高三年级学情检测 地舆试题
高三年级学情检测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要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跨产业升级是企业资源和能力积蓄的量变到战略性重大调整的质变效果。下图示意我国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s集团跨产业晋级注重( )
A.发展下游关联产业 B.发展新型替代产业 C.收缩区域合作范围 D.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 我国鼓励S集团类企业主动实施跨产业升级,主要由于目前我国( )
A. 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减弱 B. 高端技术领域实力较强
C. 人力资源数量逐渐不足 D. 市场需求规模逐渐扩大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S集团跨产业升级路径可知,该集团的跨产业升级从服装产业向新能源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升级,上下游关系不明显,A错误;合作范围由国内到澳大利亚等国外,合作范围有 扩大,C错误;不断的发展新型产业,但是都向高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展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C错误,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地价的增加,资源的过度开发,与高附加值的产业相比,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减弱,迫切需要转型,A正确;我国高端技术领域实力较弱,B错误; 人力资源数量多,但人力资源的素质有待提高,C错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仅对高端产业产品的需求在增加,对传统产业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的,故不是升级的最主要的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企业在原产业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境下,由具有创新导向和全球视野的企业家推动实施跨产业升级。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双重学习路径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演进,有助于实现产业内升级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在原产业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境下,由具有创新导向和全球视野的企业家推动实施跨产业升级。同时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双重学习路径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演进,有助于实现产业内升级和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强核心簇群式结构(下图)是目前全球超大型城市—区域集聚的常见空间组织模式。以一个集聚核心功能的超级城市为中心,通过新城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向周边扩展的同心圆状城市体系。我国广州都市圈即为典型的强核心簇群式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强核心簇群式都市圈
3. 与普通地级市相比,广州成为强核心得益于其( )
A. 地形更平坦开阔 B. 交通运输更便利 C. 环境人口容量更大 D. 资源集聚能力更强
4. 强核心簇群式都市圈中“绿带”( )
A. 具有分隔交通运输线路,美化城市的作用 B. 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划定增长边界
C. 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 D. 塑造城市绿色空间,促进城市间相互联系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以一个集聚核心功能的超级城市为中心,通过新城建设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向周边扩展的同心圆状城市体系”可知,要作为强核心必须具备较强的集聚能力,广州的资源集聚能力更强使其成为强核心,D正确;同为珠三角的其他普通地级市,地形、交通和环境人口容量相差不大,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强核心簇群式都市圈中“绿带”位于外围次要节点与功能节点之间,可以有效的控制内部城市无序扩张,划定增长边界,B正确;不能分隔交通运输线路,应保持内外部的交通联系,A错误;能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但是对整个城市群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 能塑造城市绿色空间,但对内外部城市的联系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广州都市圈“强核心簇群式”空间布局模式,呈现“一核六极、十字主轴、网络辐辏”空间格局。“一核”是构建以广州中心区为主核、佛山中心区为副核的广佛核心区,打造多中心的都市圈内圈层,主要承担行政管理、科技创新、总部经济、金融商务、文化交往、现代物流等职能。“六极”即培育六组外围圈层联动组团,包括以广州空港经济区、花都城区为核心的广清联动组团,推进广州北部与清远南部一体化发展。
从国际社会发展历程来看,一般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但我国江苏省各地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却呈现“越富越年轻”的规律。下图示意江苏省各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江苏各市老年人口占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历史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策因素 D. 文化因素
6. 人口老龄化促使江苏省( )
①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提升②农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③工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④各种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2020年江苏省各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情况图,可知南通、泰州、扬州、盐城等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老龄化更严重,苏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人口老龄化较轻。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年轻人的迁入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故为经济因素,B正确;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对该省人口老龄化分布影响不大,A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有政策影响老龄化的分布,C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人口老龄化会使年轻人和社会福利压力增大,劳动力比重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①错误;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促进农业向机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②正确;劳动力数量减少,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工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③正确;人口老龄化使与老年人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而年轻人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可能会发展缓慢,④错误;排除ABC,故选D。
【点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老龄化无疑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现在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半导体、芯片,以及数字经济的建设,需要具备专业认知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这部分是老龄化带来的瓶颈。原来是技术含量低的工种,年纪大一点无所谓,现在不行了,产业的升级将会倒逼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倒逼个人进行更多的学习。低端产业会越来越少,研发创新会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在集热塔周围布置一定数量的定日镜(一种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固定方向的光学装置),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吸热器内装有一种可以高温传热、储热的熔盐介质,通过熔盐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以蒸汽作为动力来发电,实现光热电的转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
A. 甘肃敦煌 B. 山东济南 C. 四川成都 D. 广东深圳
8. 下列日期中定日镜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变化最大的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9. 与光伏电站相比,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
A. 占用土地面积较少 B. 光照资源需求量少 C. 电力输出较为稳定 D. 单位时间发电量大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发电原理是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吸热器内装有一种可以高温传热、储热的熔盐介质,通过熔盐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以蒸汽作为动力来发电,实现光热电的转换。故建设该种发电站的地区应具备丰富的太阳能,由此可知以下四地中,温带大陆气候的甘肃敦煌晴天最多,太阳能资源最丰富,A正确;而山东济南、四川成都和广东深圳太阳能资源与甘肃敦煌相比不甚丰富,故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定日镜是将太阳光线反射到固定方向是装置,而北半球夏至日由于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一天中的太阳高度和运动轨迹变化最大,故该日定日镜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变化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通过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而热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能够在太阳落山后的几个小时继续产生蒸汽来发电,而光伏电站只能在白天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发电,故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发电比光伏电站更稳定,C正确;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需要较多的设备,占地面积也比较大,A错误;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也需要丰富的光照资源来进行发电,B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知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是否单位时间内发电量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端海拔高程差比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作用下,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 )
A. 地表蒸发 B. 大气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地表径流
11. 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 B. 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量大于补水量
C. 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 D. “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
12. 要缓解局部干裂缺水症状,中下游地区适宜( )
A. 降低植被覆盖率 B. 进行生态调水补水 C. 增加人工降雨量 D. 降低流域两端高差
【答案】10. C 11. A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气流流动的方向是以水平方向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而大气的流动会携带一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会增强水汽输送作用,C正确;地表蒸发是水汽的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能体现流域两端内气流的水平运动,A错误;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B错误;地表径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携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出现干裂化现象,A正确;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量相对较小,对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B错误;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化,C错误;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携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上游较下游地势高,水分不会向下游输送,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A错误;为回补中下游地区的缺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以缓解缺水问题,B正确;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水问题,中长期对缺水问题影响很小,C错误;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D错误。故选B。
【点睛】水汽输送指的是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水汽在运移输送过程中,水汽的含量、运动方向与路线,以及输送强度等随时会发生改变,从而对沿途的降水以重大影响。
八字门滑坡(下图)是三峡库区重点监测滑坡之一,由于每年受强降雨或持续性降雨影响,目前该滑坡仍处于位移变形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八字门滑坡体滑动方向是( )
A. 由东北向西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东南向西北
14. 目前八字门滑坡发生位移变形的主要海拔范围在( )
A. 145m以下 B. 145m—156m C. 156m—175m D. 175m以上
15. 推测八字门滑坡积累位移变化特征大致为( )
B.
【答案】13. B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滑坡体运动的方向一般是由高处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和图中指向标可知,该滑坡的滑动方向是有西北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175m以上的区域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说明该处为谷地,受到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影响,滑坡物质不断被流水所侵蚀,导致滑坡体物质发生位移变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滑坡受到降水影响较大,由此可知,第一年5-9月份为雨季,降水较为集中,滑坡体移动范围应该较大;而后9月份–第二年的6月份,长江流域降水较少,滑坡体移动较为缓慢;第二年6-8月为雨季,在降水的影响下,滑坡体开始较快移动;11月–第三年5月,此时降水较少,滑坡体移动较为缓慢;最后第三年5月后雨季再次到来,滑坡体又开始较快移动。由此可知,C选项能够反映该滑坡累积位移变化特征;AB选项无法反映冬夏季节降水变化对滑坡体的影响,AB错误;D选项与冬夏季节该地区降水变化特征不符,D错误。故选C。
【点睛】诱发滑坡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降雨。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体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极易诱发滑坡;(2)地震。引起坡体晃动,破坏坡体平衡,易诱发滑坡。(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可能诱发滑坡。(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地下采空、水库蓄水、泄水等改变坡体原始平衡的人类活动,都可以诱发滑坡,常见的可能诱发滑坡的人类活动有采矿、切坡建房、道路工程、水库蓄水放水与渠道渗漏、堆(弃)渣填土、强烈的机械震动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许多沿海城市选择填海造地建设海上机场,如我国香港的赤腊角国际机场。航站楼与地面交通中心共同构成了机场地面交通组织的“交通核”,根据“交通核”的分布情况海上机场形成了岛内单核模式(图左)和岛外单核模式(图右。不同模式海上机场功能区的布局和人、物的跨海需求量差异较大。
(1)说明香港选择填海造地建设机场的原因。
(2)若要建设同等客货流规模需求的海上机场,从填海造地和跨海设施建设两方面成本最优的角度考虑,你倾向于选择哪种模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随着经济发展,香港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机场建设需要较大规模的土地资源;香港陆地空间狭小,海洋空间广阔,填海造陆可以缓解陆地用地紧张状况。
(2)选择岛外单核模式。
理由:岛内单核模式机场所有功能区都需填海造地,规模大,成本高。(或答岛外单核模式比岛内单核模式少航站区的全部陆侧区域,填海造地规模较小,成本低。岛内单核模式的跨海需求是机场所有功能区的需求,需求量大,跨海设施建设成本较高。(或答岛外单核模式的跨海需求只是岛内功能区的需求,需求量小,跨海设施建设成本较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上机场的建设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建设、交通区位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对于人多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城市有限空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方法。不少沿海大城市,例如东京、香港、澳门、深圳及天津,均采用该法制造平地。机场的修建说明当地的交通出行人口数量较多,随着经济发展,香港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机场建设需要土地面积大,而当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所以选择填海造陆;香港沿海,且位于沿海大陆架上,海洋空间广阔,海水浅,填海造陆可以缓解陆地用地紧张状况。
【小问2详解】
从填海造地和跨海设施建设两方面成本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比较岛内和岛外的单核模式跨海设施建设成本,要建设海上机场考虑的是人口出行,而人口主要集中在岛内,所以岛内单核模式的跨海需求是机场所有功能区的需求,需求量大,跨海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如图示岛内单核模式机场所有功能区都需填海造地,填海造陆规模更大,成本更高。所以综合填海造地和跨海设施建设两方面成本,应选择岛外单核模式。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地处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随着板块运动,安第斯山脉隆起,秘鲁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为秘鲁位置及其太平洋沿岸某地植被分布示意图。
(1)指出纳斯卡板块与美洲板块在图示区域的运动方向。
(2)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秘鲁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变化对秘鲁陆地生物区域差异的影响。
(3)发菜是一种耐高温及干旱的藻类植物,喜湿润的空气,但降水太多反而不易存活。说明秘鲁太平洋海岸存在发菜种群的自然原因。
【答案】(1)纳斯卡板块向东(东北)运动,美洲板块向西(西南)运动。
(2)板块运动形成高大山脉,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明显,使生物物种分布出现垂直差异;高大山脉阻挡气流,使其东西两侧出现降水差异,并且高大山脉形成生物屏障,阻碍两侧生物的交流演化,生物物种呈现东西差异。
(3)该地纬度低,气候炎热干旱,环境恶劣,(物种间竞争弱)发菜适应该环境;受秘鲁寒流影响,沿海地区易形成海雾,为发菜生长提供所需的湿润空气。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安第斯山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构造运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响植被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安第斯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纳斯卡板块位于安第斯山西侧,应向东(东北)运动,西侧的美洲板块向西(西南)运动,才能形成中间东南——西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
【小问2详解】
两大板块挤压形成了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垂直高差大,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明显,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使生物物种分布出现垂直差异,物种丰富;高大山脉阻挡东西两侧气流的交换,使其东西两侧出现降水差异;山脉过于高大形成生物屏障,两侧生物无法交流演化,生物物种东西差异大。
【小问3详解】
秘鲁太平洋海岸纬度低,气温高,由于秘鲁寒流的作用,降水少,气候炎热干旱,环境恶劣,物种间竞争弱,生物少,而发菜是一种耐高温及干旱的藻类植物,适应该环境,能够生长;低纬海洋蒸发量大,受秘鲁寒流降温的影响,沿海地区易形成海雾,但不容易产生降水,为发菜生长提供所需的湿润空气。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降风是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下坡气流。我国南极中山站坐落在南极埃默里冰架附近的拉斯曼丘陵上,下降风非常典型,图为中山站(69°22'S,76°22'E))某年1月份持续48小时下降风气象观测相关数据。
(1)在下图中用→画出中山站下降风示意图,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图中中山站下降风风速有明显的日循环变化特点,结合海陆风分析该特点的成因。
(3)图示季节下降风对我国中山站科考活动影响较大,请对此加以解释。
【答案】(1)画图。
形成过程: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地面空气温度下降,冷空气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下降风。
(2)太阳高度较大时,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减缓下降风风速;相反太阳高度较小时,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增强下降风风速。
(3)此时为当地夏季,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较多;下降风风速大,气温低,给科考活动带来威胁;下降风引起沿海浮冰随机漂移,给船载物资卸运造成障碍。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南极中山站下降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南极中山站坐落在南极埃默里冰架附近的拉斯曼丘陵上,坡度大,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地面空气温度强烈下降,冷空气收缩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下流动,形成下降风,坡度陡加强下降风。风向如图: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下降风风速的日变化,可知白天风速慢,夜晚风速较快。原因是白天太阳高度较大,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海洋升温慢,气温低,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是下降风风速减慢;夜晚,太阳高度较小,则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使下降风风速增强。
【小问3详解】
图中山站(69°22'S,76°22'E))某年1月份持续48小时下降风气象观测相关数据。1月份为当地夏季,气温较高,适合科考活动,我国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较多;但下降风风速大,气温低,给科考活动带来威胁;下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会引起沿海浮冰随之漂移,影响海洋运输,给船载物资卸运造成障碍。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体中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重要地位。河流—河口—近海连续体是陆—海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关键场所,如图为我国长江—河口—近海连续体,图中反映了长江口区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情况。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连续体内颗粒有机碳发生了明显时空变化,从而影响着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1)从外源和内源中任选其一,指出长江口水体中颗粒有机碳的主要来源。
(2)随着流域内人类活动强度的提高,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呈缓慢增加趋势,影响了其生态环境安全,三峡水库建成后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结合图文资料,论述三峡水库对该问题的缓解作用。(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1)外源:来自于长江流域陆地土壤流失的颗粒有机碳;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颗粒有机碳的输入。
内源:长江口水体内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产物;海底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碳的再悬浮。
(2)三峡水库截留了上游大颗粒物质,可降低河口地区颗粒有机碳量;河口沉积区颗粒有机碳沉积数量减少,使水体上泛带来的颗粒有机碳变少;三峡水库可减缓河水流速,使部分颗粒有机碳沉积在下游河道中;三峡水库库区水体停留时间增长,浮游植物在水库中吸收营养盐而大量繁殖,减少了河流向海输送的营养盐,可减少河口地区浮游生物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河口—近海连续体的颗粒有机碳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污染的成因、水利工程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外源来讲,长江口的颗粒有机碳主要是长江从上游带来的,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人口城市多,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颗粒有机碳,以及来自于长江流域陆地土壤中随地表径流流失的颗粒有机碳。从内源来讲,主要是长江口处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颗粒有机碳产物;海底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碳在一定条件下悬浮于河口处。
【小问2详解】
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上游,拦截上游大颗粒物质,可降低下游颗粒有机碳量;到达河口处沉积的颗粒有机碳沉积数量减少,随水体扰动上泛悬浮的颗粒有机碳也会变少;三峡水库减少下游流量,可减缓河水流速,使下游河道沉积部分颗粒有机碳;三峡水库库区水体停留时间增长,泥沙淤积,营养盐类丰富,浮游植物在水库中吸收营养盐而大量繁殖,最终河流输送到海洋的营养盐减少,可减少河口地区浮游生物量,从而减少长江口水体内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颗粒有机碳产物。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30735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