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破坏孩子专注力!该怎样培养孩子专注力

孩子上课坐不住,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写作业磨蹭这些事都让家长很忧?,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导致孩子专注力差的主要原因以及改善方法。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专注力表现,由于这跟他学习类型有关。美国神经语言科学建立了一个vak理论,这个理论依据人的感知渠道的偏好,把学习分成三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最好的情况是一个人均衡的使用这三种学习类型,但个别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比较偏爱偏重的某种学习类型。
偏视觉型的孩子,学习时会更倾向于用观察和阅读来学习,他们需要用眼睛看到才能集中精力,所以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假如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为觉型的孩子多提供一些图片,表格或者阅读材料来引导他们的注意力。
偏听觉型的孩子,学习时会更倾向于思路跟着耳朵走,会立即处理听到的信息。这类孩子最好的进修模式是听和讨论,父母可以鼓励他们大量的提问,互动中提升注意力。
偏感觉性的孩子,需要身体的参与,他们喜欢到活动起来才能集中注意力。而其中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就是亲身探索和体验,通过理论活动来学习,如果把这类孩子固定在一个小的空间里学习,他会感到非常难受,甚至变得焦躁不安。
了解了这三种学习类型之后,父母可以先对照一下自身的孩子,看看他是属于哪个学习类型。如果孩子不能老老实实的坐着学习,那到底是不专注?还是因为目前的学习方式不适合他?知道了自身孩子是属于哪种学习类型之后,就可以针对问题找到更科学的方法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如果你想让孩子像大人一样安静的学习很长时间,这基本就是妄想,因为娃儿有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在观察和研究之后得出了这样一种数据。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所对应的专注力时间长短来安排他写作业和看书的时间,一朝发现超过了专注力保持的时间,就要给孩子安排点休息或者活动。此外,专注力是可以通过培养慢慢拉长时间的。如果你发现孩子的专注力领先了以上的数据,也不要大惊小怪,顺应孩子的能力发展就可以了。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四个改进专注力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调剂孩子的饮食。是的,你没听错,我不是教你怎么把孩子安在板凳上,不准乱动,而是要从孩子的饮食入手来影响他的情绪的稳定性。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要控制孩子吃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因为过量的糖分会导致他们过度兴奋。尤其不要在睡觉前和上学前给孩子吃太甜的饮料和食物,以免他们过度兴奋,导致自控力减弱,睡不着觉或者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第二个方法,给孩子留出运动的时间。美国有一个儿童健康的研究项目,对1万多名4~13岁的儿童进行了调研,相关数据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注力更集中。运动对孩子在校学习成绩和表现有着全方位的有益影响,其中尤其对数学影响特别大。这个研究来自西班牙的联合发起人雷东多教授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运动能够通过增加脑血流量,为大脑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促进了毛细血管的形成,提升了突触与神经的传递,从而促进了神经元的连接。
此外,体育运动对于孩子的社会能力和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体育锻炼和做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孩子安排出固定的锻炼时间。
第三个方法,父母自我约束,不随便干扰孩子的专注力。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干扰孩子。不干扰孩子说起来简单,但很多父母做不到,比如孩子看书的时候,家长突然想起学校的作业,便问了孩子一句;过一段时间又过来问问喝不喝水,吃不吃饼干等等。这些看起来没太大影响的行为,其实是对孩子专注力最大的破坏。
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妈妈在家里工作,年纪很小的儿子在一旁读故事书,也许是书中的情节让他有些紧张,他急切的喊了两声:“妈妈,妈妈!”妈妈抬起头刚要回应他,却发现孩子仍然捧着书专注的读书,并没有要跟她说什么事儿。妈妈理解到刚才的呼唤,也许只是孩子下意识的在表达紧张的那份情绪,最后妈妈一直等到小儿子合上了书才走过去,请他把这个深深吸引他的故事讲给自己听。
我们想想看,如果孩子们正在专注的阅读、搭积木或者完成作业,我们却因为各种原因不时的去打断他们,孩子是很难集中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的,从而错过了对信息进行扩展理解和反思的机会。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当孩子正在专注的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不要随意的去打扰他们。
第四个方法,列出的专注力清单,主要是用来提醒父母为保护孩子们的专注力在家里为他们营建正确的环境。列清单的时候,父母可以按照事情的重要的程度来排序;清单的内容,除了刚才已经说过的,多鼓励孩子去做运动,找到专属自己的学习类型,减少高糖食物或饮品,还可以给孩子营造低干扰甚至无干扰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提高专注力的活动游戏,或者让孩子做好每日的时间清单。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准备想要做一份自己的计划来帮助你的孩子提升专注力呢?赶紧尝试起来吧!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中找出自己孩子的学习类型,并为他找到相匹配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孩子在他自己的节奏中更容易专注。
第二,不同年龄孩子的专注力时间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安排学习和活动时,不要超出他们年龄可以接受的时间长度。
第三,控制高糖饮食,安排固定的运动时间,不随便干扰孩子。
第四,用专注理清单为孩子营造提升专注力的生态环境。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5535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