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需要为自身的人生负责吗?

点击蓝字,关注“桐溪心理”
一个人若是看不到将来,
就掌握不了现在;
一个人若是把持不了现在,
就看不到未来。
我是谁?
我以后想做什么?
我以后能做什么?
带着一大堆的问号,高中学生正式开启了一门不懂又特殊的课程——生涯规划。
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生涯规划指的是我们在一生当中不断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结合摸索的结果,形成长期或短期的目标,然后不断积极行动,有效决策,行进发展的过程。
从每一个当下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处的情况,明确自己的角色,结合个人期待,合理地应对。
这样对一个一个事件的有效应对,就是生涯规划的内容。
总的来说,生涯规划就是我们了解自我,了解世界,合理规划、积极行动,有效应对,最终不断适应生活、发展自我的过程。
生涯规划,从认识自己开始
“认识自己”是一个哲学难题,更是生命永恒的课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正处在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检视自我概念,评估自我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思考未来的生涯角色定位,探索未来的工作出路。
同学们可以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的兴趣是什么?
(2)我的性格特点如何?
(3)我比较突出的能力是什么?
(4)十年后,如果我有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工作?
听到这几个问题,我们脑海当中可能会有一些概念性的想法,但更多人可能是一片空白。这说明,其实我们对自己还不是那么了解。了解个人的特质与期待是非常重要的,个人的特质可以通过科学的测评获得,比较普遍的特质包括,兴趣、人格特质、技能、价值观等。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一些特质进行了解,比如职业兴趣,有些学生更倾向于与物打交道的工作,读书的时候就喜欢动手做一些小发明,小创作等等,他可能更倾向于技术类的一些工作。
除了个人的特质之外,学生去了解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我希望做一份什么类型的工作?虽然,这个期待是动态变化的,但只要始终有期待,它就会给我们更多的力量与前进的动力。
生涯规划,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从学生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基础是树立为自己人生负责的意识与勇气。
从专业选择、如何去大学报道、假期时间如何规划开始,不断地让学生尝试为自己的生活中的事件负责,这个意识的生成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要不断培养。现在,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完全脱离家庭的管控,彻底陷入网瘾,到大学毕业,到研究生毕业,不找工作,逃避独立生存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学生从意识到能力仍旧无法真正为自己负责。
其实我们很多学生都会说一句话“我已经长大了,我要自己做主了”,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勇气。
二、专业规划
生涯从“认识自己”开始,但绝不止步于此。生涯之“生”者,生命也;生涯之“涯”者,边际也。
所以,生涯就是人的一生,就是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
生涯规划既是一个实现你终生目标的时间表,也是一个实现那些影响你日常生活的无数更小目标的时间表。
高中阶段,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个私人订制的生涯规划。
点击图片中的二维码,进入店铺查看详细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专业心理课等着你哟!此刻从改变自己开始!!!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5434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