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幼小衔接——买办孩子如何做好升学准备
幼小衔接
还有半年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家长在准备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各位家长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01
幼小衔接要关注哪些问题
家长不要忽略了孩子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交往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
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认识孩子情况时作参考:
1. 是否对入小学布满期待与向往?
2. 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3. 离开家人进入不懂环境后是否会沮丧?
4. 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 对阅读是否感兴趣,能否能回答相
关的问题?
6. 是否能独立完毕系鞋带、戴围巾、
收拾玩具等事情?
7. 是否会照顾自身,如:主动饮水、
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
8. 是否会反复简单的口信?
9. 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
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10. 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
并执行这些任务?
11. 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
姓名、电话号码?
12. 是否会主动请求帮助?
02
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
“
一、生活习惯培养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让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教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文具,让娃儿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学会削铅笔等。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休息,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子等,在游戏或就餐前后,拿出或放回玩具、图书、餐具和其他用具等。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部署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
二、行为习惯培养
1.养成优秀的坐姿习惯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孩子的身体也有益处。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例如:养成做事有计划、有准备的好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娃儿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完成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于当下的学习。
3.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4.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孩子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等。
“
三、学习习惯培养
1.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是孩子应该具有的一项重要学习习惯。
2.正确的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让孩子保持规范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3.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4.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
四、良好的心理准备
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
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及时帮助孩子克服相关困难。
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
如果出门不方便,我们可以让孩子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姐姐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孩子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
3.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
孩子对于小学一定充满着好奇感和新鲜感,如果直接带孩子参观小学不太方便,爸爸妈妈可以上网为孩子收集一些小学的图片、视频,带孩子来一次“云参观”。参观结束后,可以让孩子用画笔记录下他心目中的小学。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让我们多些耐心,和孩子一起做好成长的准备。这个准备的过程不仅是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帮孩子获得勇气、建立自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收获珍贵的品质和习惯,见证他的成长!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5332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