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砸万元送孩子学书法,究竟有几许收获?给家长的几点忠告

狂砸万元送孩子学书法,究竟有多少收获?给家长的几点忠告

《鲁豫有约一日行》采访了李亚鹏,当时李亚鹏经营着自己的文明公司,提起做书院,还是跟女儿有关,当初是陪着李嫣读书,慢慢地接触中国的保守文化。




李嫣看到鲁豫来,挥笔题字写下了“福德”二字。


其实,很小的时候,李嫣就拜书法大家为师,学习软笔书法。下图是李嫣写的书法:“不俗即仙骨,有情乃佛心。”


这句禅语大意为:“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雅致,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即是觉悟有情。
能理解这句话的人,不仅仅是书法上有修养,精神世界也很有境界。大概书法给我们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形而在于神吧!


01

孩子学书法,有不用?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其“用途”甚至超乎大家的想象。
     

“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书画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



马云这番话有些绝对,但并不是没有道理。书画艺术不是书画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5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让人颇感意外。
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这里说的“有用”,并非是直接转换成物质的有用,而是被艺术浸染后拥有的种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北大校长、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实际上,艺术从来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整个人生观。每个孩子都天生拥有艺术的心灵。
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唤醒又是否在相应的精确之后,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02

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

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书法是集汉字,诗词,美学,构图,章法,修养,情感,意志乃至胸怀于一体。可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以及美术的画面感。


从视觉艺术上看,书法的美源自汉字线条独特的“结构方式”与“书写方式”。


“结构方式”是书法的“空间特点”。相较于字母文字,方块字的特有结构,可以把线条按比例组合。即使不懂字的内容,依然可以被线条的空间结构和美感所打动。这就是书法的空间特征。


蔡襄《谢郎帖》


“书写方式”是书法的“时间特点”。汉字的书写具有笔顺的规定,即时间节奏的规定。只有如此,各种不同方向、形状、质感的线条组合时,才不会杂乱无序。


而且书法要求连贯书写,如同音乐演奏,这样才能一气呵成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有「结构美」「力量感」和「节奏感」的线条。但我们说欣赏书画作品,只是看纸面的呈现吗?我们更应该去理解作者创作之时流露的个性和表达的精神

比如唐代颜真卿的名篇《祭侄文稿》。


颜真卿生逢安史之乱,唐朝江山岌岌可危,颜真卿家族都投入到平定叛乱的斗争之中。哥哥和侄子都为国捐躯,《祭侄文稿》就是他悼念侄子的祭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


即便抛开文章的内容,单看作品的线条布局,就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情感起伏,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仿佛扑面而来。

很多父母送孩子去学书法、国画,却仅仅在乎孩子是否掌握的技巧的进步,忽视了通过书画陶冶情操、培养审美。在上濒少年常青藤·通识成长直播课上,老师们通过数十幅名家书法作品、世界名画,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从这里,孩子们真正走入了欣赏书画的美的世界



03

书与画的形与意


对于孩子来说,审美启蒙越早越好


二年级的孩子,就可以在通识成长直播课的课堂上,了解到:


🔺中国书法线条的主要表达方式是笔画线条的转折和飞白、排列;理解中国书法线条的表达技巧同样在中国画里有使用。


🔺理解画作表达的散点透视与定点透视的视角不同,表达效果不同;理解从写实到写意的三种表达方式。


🔺理解留白对书画表达的作用;会用书画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了解书法线条的主要表达方式,上濒的C.D.向孩子们呈现了唐朝李斯的小篆《峰山刻石》和唐代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让孩子们对比两种字体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哪一幅字看起来更有立体感?哪一幅字看起来更生动?它们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接着又把《九成宫醴泉铭》和东晋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相比较,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各自感受两幅字不同的排列方式和线条。最后再看看怀素的草书《自叙帖》,感受草书的线条特点,和“飞白”的笔画特征。


在四次课中,孩子们还将领略到李可染的《柳塘渡牛图》、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周昉《簪花仕女图》、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漫游者》、莫奈《日出》等世界名画,从角度、散点透视、写实、写意等不同欣赏角度去鉴赏,从而了解画作之所以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是因为什么。


孩子们懂得欣赏书画作品,就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体验。

快乐和忧愁、激动和难过,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同时,孩子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鸿沟,靠近书画艺术家,感受他们对自然、对天道和对生命的感悟与独特的创见


04

通识课的独特价值


有的家长要问,我的孩子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呢?上通识课有什么用吗?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吗?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很火的一个新闻:


Open AI开发的人工智能语言对话模型——ChatGPT,通过将关键信息和文本需求输入程序对话框,可以由人工智能生成对应需求的文本。


文本形式可以是普通的聊天对话、邮件正文、社交媒体文本、长文、论文、甚至剧本、诗词、代码等等。


△chatGPT能力蛛网图


有人说担心这个人工智能的技术未来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确实,如果你的主要工作就是整合信息并输出文本,例如各种量产车轱辘口水话的营销号,例如简单的收集信息的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与创意、个性、体验等无关,那么这个程序的输出能力很有可能比你强,比你高效。

那么一旦这项技术被大范围应用,你的工作可能就被它取代了。

类似的技术普及后,没有个人色彩的文本将比此刻更泛滥,这些文本将充斥在网络媒体、电视广告、学术作业、商务职场等场合。

也因此,
创意、个性、故事、文学、真实社交,自然体验,充满人性和辩证的思考……这些将变得更加珍贵。

科技永远不会为了保住人类原本的工作而停止发展,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世界还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孩子面临着比我们更巨大的挑战,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成为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机器、死记硬背的机器,那未来是很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所以,为了孩子在变化的未来依旧拥有竞争力,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底层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真实面对自己、接纳自己和表达自己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我们通识课上重点培养的。


从前面那张课表里,大家也能看出,通识成长直播课涉及的学科广泛多样,我们并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孩子学习具体知识上,而是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教育。

刚上地理板块时,我以为只有戴着眼镜,用放大镜研究石头、地球仪的科学家才能学地理。


但当凯音(上濒C.D.)带我们看非洲,美洲,亚洲各地的文化,自然风光时,我才意识到地理可以这么好玩,居然这么有意思,不仅仅是穿白大褂的科学家研究的事情。


从那以后,我特别喜欢和老妈叽里咕噜地讲历史,讲军事,讲自然,讲人类文明板块的东西,觉得怎么也讲不完。


上濒鼓励我们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


通识课并不教授孩子某个具体学科的知识,但大量的人文熏陶、博雅教育、心智启发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意志和能力,让孩子拥有终生受用的“软实力”。


这才是孩子们面向未来的底气。


👆点击图片,赢取赠书👆



👉立竿见影但后患无穷的教育方式

👉孩子对异性有好感,怎么办?| 兰海支招

👉最好的爱是共同成长 
👉孩子迷上了「流浪地球」,爸妈却聊不出什么?


– END –






上濒教育
五大核心业务
通识成长直播课 | SNG营地 
兰海说成长App | 教育咨询 | 职业培养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5232676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