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份学习笔记呢?这1个思惟方式帮助你

如何写一份学习笔记呢?这1个思维方式帮助你

标星我,陪你一起成长
你好呀,我是曹好~
 
今天早上我在复盘写作社群点评学员的日计划时,看到学生写了一个这样的计划:学习一节课程的内容。
 
我就提醒学员说:“听完课程后,记得写一份课程进修笔记。”
 
然后学员跟我说:“我其实知道学习成果需要输入才有效果,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输出。”
 
其实很多人都存在同样的困惑,其实只要掌握法子,每个人都可以输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那么,这个思维法子是什么呢?
 
作者李参在《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一书中分享一种法子叫做“orid”学问内化法。
 
“orid”是一个缩略语,代表4个形容词,分手是:
 
objective(客观的):记实现象。
reflective(沉思的):记实情绪。
interpretive(诠释的):解释解释。
decisional(决策性):下一步行径。
 
那么,如何写一份学习笔记呢?以下四步,可帮你轻快完成知识输出。
 
01.“o”,记实现象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就是你见过一个很棒的金句或知识点,但当想要提笔写进入文章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如果你连记都记不住,不大概灵活应用学习知识。
 
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我们从“把零碎的知识保存到脑子里”向“把知识输出成一篇篇知识卡片”迈出了知识输出的载体。
 
当我们要输出一篇文章,需要一个知识点或案例支持时,就可以只摘取你认为有价值的片段去组织文章的框架。
 
,我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写作能力很差。
 
但是我有一个写作输出的习惯,报名参加线上的课程,记录下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课后做一些整理,把它写成一篇篇干货文章。
 
最开始我只是摘录课程笔记,随着输出得多了,慢慢地开始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收获,再增加自己的观点、方法、案例,写作也越来越熟练。
 
那么,如何记录学习知识呢?
以书籍或课程为单位整理知识卡片。
 
假设你现在正在阅读一本书,那么就可以在笔记软件里建一个文档。
 
文档的名字就是这本书的书名。阅读时把摘录的内容放到这个文档里。
 
建议你可以选择一款笔记软件去建立学习资料库,把对你有帮助的方法、案例、观点通通都记录进去。
 
这就是记录。选择电子版或手抄版去摘抄下学习的知识点,作为输出的原材料。
 
02.“R”,记录情绪。
 
你们每次学习一门课程的情绪是如何?开心、兴奋、焦虑…
 
给你一秒钟去思考。其实我们在学习和思考时多是用理性思维,却很少注意内在的情绪。
 
对于学习者来说,你如果能够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会收获更大的价值,就能做出更合适的学习选择。
 
比如,今天早上一位学员向我反馈她的学习情绪,她说:“社群开营时,我在忙碌其他的事,现在不知如何融到社群中,内心有一丝焦虑,有没有学习文档可学习。”
 
然后,我和学员进行一对一语音沟通去解决问题,缓解学员内心的焦虑,同时更新社群精华手册。



所以,在日常学习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而且要及时捕捉情绪并记录下来。这往往会给你带来不同的体会。


这样的记录下来的不再是简单的课程文字,而是当时最真实的自己。
 
这就是情绪记录。情绪感觉稍纵即逝,及时记录与他人沟通,会在另一个行动层面帮到你。
 
03.“I”,诠释解释
 
前面两个步骤只是记录信息,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为我所用呢?只有加入自己的理解、观点和看法,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
 
作者李参在《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一书中分享了三种方法:
 
第一,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记录课程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分析,从而创造新知识。
 
就拿我今天学习到知识“ORID”知识内化法。这四个步骤和复盘四个步骤类似。
 
复盘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记录现象)—评估结果(记录情绪)—分析原因(诠释解释)—总结经验(下一步行动)。
如何做复盘?四步帮你轻松梳理
 
通过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时,大脑去新知识的记忆深刻,反复练习,就会将新知识融合。
 
第二,谈三点收获
 
作家史蒂·芬金说过这样一段话语:
 
“无论作品好坏,我们都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和启发。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不好的地方也能够学会以后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无论是听一节课程,还是阅读一本书,你要谈三点收获。数字“三”明确的数字会让你的输出行动变得简单。
 
第三,发表一个看法,不管是否和他人一样
 
对于课程或书籍中出现的知识,你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哪怕你的观点很幼稚,至少你有自己的观点,有你个人的思考去支撑你的观点。
 
不要害怕去表达你的观点,积极主动思考的人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创新。
 
这就是诠释解释。用自己的观点去表达对某个知识的看法,这是一种训练思维方式的方法。
 
4.“D”,下一步行动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在学习一节课程或一本书后,要列出行动清单。在学习后,我们可以有哪些行为上的改变?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第一,列出一个马上可以执行的行动
 
学习后问自己,马上可以改变的行动是什么?
 
例如,阅读作者李参的书籍,结合学员的问题,我马上写了一篇文章去解答。
 
这样的好处不仅让我对新知识的记录,而且帮助他人。
 
你们在课程或书籍中学习到知识,你用得上就立刻去实践,去行动,而不是等待时机。
 
第二,列出行动清单
 
第一个行为可以马上去执行,但是我们在学习课程中碰撞出的灵感清单,或许暂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能力去完成。
 
这时你可以将行动清单列出来,将其变成你的行动指南,铺垫成事的知识框架。
 
这就是下一步行动。将学习到知识马上去行动实践,才有意义。
 
写在最后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一定听过让自己豁然开朗的课,当我们以为自己获得了新知识。
 
可是社群解散后回归到一个人行动时,你往往就会失望地发现,学习的知识,其实根本没什么用啊。
 
是知识出了问题吗?很遗憾,知识本身无所谓对错,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人行动程度大小不一样,得到效果不同。
 
学习时,记录知识信息,这是第一步,但“下一步行动”才是改变人生的开始。当你开始行动时,学习就开始真正地发挥价值。
 
知识不会赐予你捷径,只有行动会让你一步一步往前走,过上比昨天更智慧的一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记得给我点赞鼓励哟。

End



作者介绍
曹好,一个专注个人成长和热爱生活的95后成长博主,陪你践行成长六件套



使命愿景:成为一束光,照亮他人成长


个人微信:ch838257870,欢迎围观高质量的朋友圈,添加暗号是:公众号


往期精选
不会写日复盘?3个步骤让你效率成倍提升!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写周复盘,你也能成为写作高手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4734425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