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正文 孩子有些底层能力,最好从小学阶段结束养成! 文|图图妈 本文由|三个妈妈六个娃(pkumum) 授权发布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了吴军博士的一段采访。 吴军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抛开清华优秀毕业生、作家、google中日韩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之外,他还是一名父亲。 在采访中,他提出了三个看法很有洞见,值得分享给大家: 1、以“课本上教育”为主,在技艺以外教得太少; 2、带着寻求“规范答案”的思路在学习; 3、把考试和临时的成败看得太重。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成就孩子、帮助娃儿追寻自己?还是帮助孩子赢得既定规则的竞争? 双减之后,我迷惘了好一阵子,考试政策会变、竞争选拔方式会改,大概很多盯着眼前考试的孩子,会在多年之后的改革中落败。 只为了眼下考试方式努力的教育,是最危险的赌注。因为教育选拔制度往往是落后于未来人才网job.vhao.net方向的,而孩子走入社会后,高考成绩只是一张纸,社会需要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选拔标准。 作为一个小学生妈妈,我还没去研究未来20年什么专业抢手,什么领域稀缺,也许谁都不能给我们准确答案。 但抛开知识、专业,有些底层能力一定是长期不变的,完全可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养成。 1 管理时间的能力 我是个喜欢每天要做个任务列表的职场妈妈,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即是把当天的待办事项简单列一下,然后按照紧急程度执行。 对于孩子也一样,可以培养ta记事的习惯。图图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他们每天写记事本。做记事本的本质是,对于事情排优先级,因为工夫是个稀缺的资源,不会完全够用的。一定要先做重要紧急的事,再做紧急不那么重要的事,接着是不紧急但重要的事。 除了心中有目标,有优先级,还要帮忙孩子建议时间感知和时间观念。 比如我们说好要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看多久动画片,玩多久乐高和玩具,这个不是我用母亲的身份逼迫他,而是我们商量着来的。 我会跟他讲道理,既然你同意了,那你就要信守应承,这是男子汉的担当,也是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面。 刚开始,图图做起来确实有困难,经常是前一天自己信誓旦旦说好的事情,到了第二天就变卦。甚至小树弟弟也许用撒娇来延迟看动画片时间,还会意犹未尽地控诉我“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在男孩妈妈的字典里,静待花开是出现率极高的一个词。我觉得没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件长期的事,我会给他时间。 至少现在他已经能够做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2 接纳结果的能力 没有谁能保证这一辈子都是坦途,也没有谁能替别人走属于ta的人生。 作为妈妈,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未来能活得精彩出色,但我也同样能接受他是一个内心富足的普通人。 哪怕有一天,图图告诉我他就是想开一家面馆,或者他就是想去烤地瓜,我一样觉得这是件很不错的事儿,至少他是发自内心认定且感觉到快乐。 所以第二点,是培养孩子接纳结果的能力,无论好坏。 图图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个“不太出彩”的孩子,我陪着他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一年级没有评上三好学生,二年级没有评上小队长。 但那又怎么样呢?我从来不觉得没评上就是他不聪明、不合格、没能力,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绽放时间和绽放姿势。 所以在每一次的落选之后,我从来不会否定他,也不会安慰他,我会带他出去玩。 八岁的图图比一般孩子都更成熟,他根本不需要我跟图图爸绞尽脑汁想措辞帮他“找理由”,他会在玩的时候自己琢磨明白。 《墨菲定律》中有个基利定理,说的是: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失败,但最好的机会也往往藏在这些失败的背后。懂得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并把它变成你的一种常态,这样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的成功。 我一直很相信这句话,事实也证明,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并接纳结果的图图,在三年级终于开挂了。 在我看来,成功与否并不那么重要,让孩子拥有通透达观的心态与幸福感更重要。 3 做家务的能力 最近,一位妈妈教育儿子的视频火了,被网友称为“人间清醒”。 视频来源于一档节目《少年说》,儿子吐槽老妈逼自己做家务,他说: “现在我写完作业,就得刷碗、擦地、择菜……我还学会了做焖饭、煮粥、拌凉菜,我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你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务了吗?” 听起来心疼又好笑。 没想到妈妈霸气回绝:“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的能力,它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让你有耐心有爱心。” 你现在做家务,会有责任感,你将来会对你的家人承担责任。无论你有多大学问、你会说几门语言,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纯爷们。” 男孩天性好动,做家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他们的“破环力”,除此之外,也会让他意识到性别平等,将来组建家庭之后能够尊重伴侣,培养他的社会性。 另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对全国 2 万多名家长和 2 万名小学生进行过一项激情教育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 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 3.17%。 做家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是否可以变得更优秀。 4 拥有管理时间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变得懂得自律,在学习和生活安排上更高效; 拥有接纳结果的能力,可以让孩子直面挫折与失败,离成功更近一点; 拥有做家务的能力,可以让他们明白义务与担当,具备社会性与责任感。 教育不应该只看眼前,而应该看30年后的样子,这几种能力,现在来看可能不起眼,但一定永远不过时,用得上。 来源:三个妈妈六个娃(pkumum)三个北大妈妈,六个孩子的日常。育儿路上我们跟你一起吐槽、一起学习、一起越变越好。每天晚上,孩子睡了,世界静了,叨叨当妈那些事。原文标题《清华博士一语点醒了我:“双减”之后,这3个能力才是父母最该教给孩子的》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白杨 ▍素材来源:网络 ▍综合整理:上和学堂 ▍编辑:shanglc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因条件限制,无法找到准确来源。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联系QQ:270618266)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至朋友圈!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47339247.html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