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 | 初中女生的广告戳中谁的泪点?
谁的童年逃脱过 “他人家的孩子”的魔咒?
Ta总是优秀到“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
我们就是这样被一路“比”着长大。所以当我们看到《少年说》里的那个站在“勇气台”上的小姑娘,情不自禁哇一声:“这不即是应试教育娃本娃的我们?!”
芒果台6月11日首播的这档综艺切准了我们的青春轨迹,主打青少年心声的开释和表述:少年站在高高的“勇气台”,喊出自己想要告诉大人的真实想法。
节目形式类似于此前日本综艺《校园疯神榜》中的创意环节——“未成年的主张”。然而日版的热血,少年侧重表达“爱的初体验”,在天台大声表白。
中国版里,孩子显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理性,少了懵懂的情愫,更多的转化为向成年人表白真实想法的勇气。聚焦于教育、亲子,明显更符合“中国式”关系。
就比如反响最大而在微博上疯转的“别人家的孩子”,女孩对于自己妈妈的“吐槽”仿佛复刻了我们的童年。
中国孩子的记忆里,妈妈总是拿我们的问题同那些优秀到令人发指的学霸比较:
图片为节目截图,来自视觉志
永远看不到我们那么认真努力,看不到咱们的小进步和螺旋式上升:
图片为节目截图,来自视觉志
永远这方面提高了,还有另一方面的不敷会被发现继续嫌弃:
图片为节目截图,来自视觉志
这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童年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共识,一时间网上掀起一波讨论热潮。
有网友抨击应试教育,“日本孩子的青春在天台表白,中国孩子的青春被教育埋葬。”
图为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有网友畏惧于中国爸妈压倒一切、掌控一切的强势。
图为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更多的网友在大呼这活脱脱就是自己的童年!
图为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为什么这档综艺,这期节目会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少年说》到底说了什么,让大家如此瞩目?
少年说:怯懦的表达熠熠生辉
当少年一步步小跑上天台,面对妈妈大声“吼”出自己的心声:“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感动我们的是那一份对父母权威说“不”的勇敢和坦荡。
面对如此直白的表达,向来强势的妈妈在众人目光下不好意思捂了脸:“那就不吃了。”
那个“勇气台”带来的大方仪式感对孩子进行了“赋权”。《小王子》里说,典礼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或许观众眼里,不过是校园教学楼的一个小天台。但是对少年而言,踏上台阶,高高站在那儿面对楼下的一众同学和父母们,仪式感赋予了他们突破强势话语权,赤诚表达的无畏。他们不再是平时“听妈妈的话”的乖顺孩子,不再努力活出别人家孩子的样子。与其他时刻的他们产生了一点儿不同,开始勇往地表达自我主张。
学霸勇敢登台,坦诚自己也有软肋,为闺蜜打call
中国内敛的文化和框架内的教育模式决定了中国孩子在学会完全表达自己之前就思虑了表达意味什么,能换取什么,“三思而后行”。但是站上这个被“赋权”的勇气台,他们不再畏惧大人的权威和众人的“观看”,仿佛一张被卷成一团的纸利落地被铺展开,大家惊艳于纸张包裹下的纯白无暇少年心。
这虽只是一档综艺,或许背负着抄袭版权的骂名,“勇气台”却在某种意思上折射出社会对青少年的尊重和赋予权利,开始关注那些少年们的表达和诉求。
中国式教育:我们的同款芳华
中国“嗜血”的应试教育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脱离“人”的倒退需要而又赋予“人”的发展需要,矛盾之处让人左右为难爱恨交织。
去年10月,朋友圈被一个名为《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刷屏,阅读量超过400万。
在中国,买了学区房就买到了一张通向“高贵社会”入场券
文章口口声声是“反标签”,却恰恰也在贴标签:“我不认为教育才是完全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工具,我也可以旅游让孩子见世面”,但是这一观点却是恰恰以默认学区房决定孩子命运为前提的。
知乎上提问“14岁女孩高考677分是不是对中国教育模式一记响亮的耳光?”,题目辛辣批判中国式教育,出人意料,答案却在为中国教育的“平等宽容”讲和。
知乎上“教育”“考试”相关话题关注度极高
“莱阳14岁少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假新闻,从一路引吭高歌中国孩子的聪慧,到中国教育下的“功利孩子”成为众矢之的。舆情反转之迅猛,关注度之声势浩大,情节之跌宕起伏。
这些极端而又戏剧化的事件都能提炼出一个热敏词——“应试教育”。这个太矛盾的词却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上帝,向左赐予孩子别开生面的的命运,向右将孩子坠入地域。
中国的教育文化自科举中的八股文体就可见端倪:观点上,与“朱圣人”不同的观点无法通过考试,丰富内容就此受到制约。形式上,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限制。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但不得不承认,“及第”对个人是从此风云际会、龙腾虎跃的崭新蓝图,对社会是推动了阶层的上下流动,对国家是为国家机器源源不断传输新鲜血液。
中国教育最是成功:打开个人新际遇,维护了社会安定,有限的资源在尽可能多的人口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中国教育最是失败,条框束缚了国民思想,功利主义摒弃了所有的生活热情。价值观被扭曲,“事倍功半”成为可耻的事儿,孩子的天性被“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地压抑。
图为《青春派》电影截图
《青春派》中秦海璐演的班主任很露骨地揭露出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的一个现状,“没有什么比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儿了,所以家长们要有破产的,请你们坚持坚持;要离婚的,也先凑合凑合。现在你们最高的使命,就是高考!”
中国教育伤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正是“高考”这一存在即合理的机制,决定了教育模式和家庭关系。
”父父子子“:中国秩序下的集体意识
每次一出成绩,妈妈都是教训和贬低:“你成绩那么差,学霸怎么会愿意和你做朋友。”
每次女儿袒露心迹,妈妈第一反应都是驳斥,三言两语就调换概念反驳得女儿哑口无言。
妈妈胸有成竹、笃定泰山:“我太知道闺女,就得打击!不打击就有点飘!”。
图为《少年说》视频截图
有没有发现,当母亲面对女儿的时候,不自觉就陷入严厉“母亲”角色——严格训诫孩子,以长辈的权威压制孩子?
但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傲慢的女人,当“别人家的孩子”发言的时候,她也会偏着头认真倾听,也会点头鼓掌。
视频中妈妈对别人家孩子的发言赞赏有加
一来她内心本就对这个小学霸非常认可,二来只有面对其他孩子的时候,她的目光才是平视的,才能不带着关心则乱的情绪去倾听发言者,思考发言内容。
而别人口中永远考第一的“别人家的孩子”在父母那里也没有得到平等对待,也会被自家家长嫌弃“体育不及格,性格不够开朗大方,什么都不行。”父母对自己儿女都惯于掌控的状态,努力发现不足,继而去填鸭弥补。
学霸也有被父母嫌弃的弱势项
知乎网友评论说:“中国家长,可能真的只会以‘父母自我’的身份和孩子进行‘交错沟通’。”
这一通病来自于思想层面的集体潜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父父子子的秩序感,社会的规则和公共约束是威严而超越个人独立存在的。
中国礼法中讲究威严的父亲和孝敬谦恭的孩子
这种集体潜意识出于父母对孩子“关心则乱”的本能和中国传统礼教秩序的历史积累。它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父母焦虑孩子前途的条件下被唤醒、激活。
认真读书,考取好大学,成为公务员,拥有稳定生活,集体无意识中这才是理所应当的人生轨迹。也正是这个轨迹,让父母不断用一句“为你好”捆绑住孩子扑腾着想要飞的小翅膀。但是现在,《少年说》,少年呐喊,少年的声音也被听到,少年的独立人格也被尊重。少年们正在用一种隐忍的反抗,面对家长们的集体潜意识。
《少年说》里,少年开口,绝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吐槽大会”,而是通过一种仪式感打开了中国教育新模式的大门。不论网友对节目模式有何争议,在节目里,我们看到,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参考文献:
视觉志,《初中女孩天台告白看哭百万人:妈妈对不起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知乎问题,《如何评价湖南卫视<少年说>中的家长们》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4532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