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小升初考试怎么这么多?怎样辨别和挑选?考试深度解析!

过完年,小升初考试怎么这么多?如何辨别和挑选?考试深度解析!


年关刚过,考试与测评就来了,年前还在担心到哪考试?怎么列入考试?现在似乎需要担心的就是要去参加哪里的考试更好一些了。
实际上,在我年前的直播中就不断强调过,到了三四月份,测验会多得数不清。

现在,甚至才刚刚到二月,有些家长曾经要头疼参加哪个考试了。
能看到这么多考试,要肯定一点,这部分家长绝对是对孩子的进修、升学等问题非常关注的家长,在想方设法拓宽孩子的升学渠道。
那么今天稍微谈一次考试吧,要说到测验,首先来聊聊考试的真假。

考试的真假


考试这件事,本身是桌子底下的事,既然是桌子下面的事,学校很多时候是没办法直接出手的。
不能出手,但又想办事,那末只好借用第三方的力量了。
对于家长来说来说,面对考试,更多时辰也是和第三方进行沟通。
在这样的需求中,神奇的第三方与奸刁的第三方都出现了。
这两种第三方长得都有点像,都市收取一定的费用,都会组织考试。
但是差别就在于狡猾的第三方并不真正与学校有联系。
换句话说:他们没胆子真的和学校联系,但是有借着和黉舍有联系敛财的胆子,而且很大!
对于家长而言,能做的就是放稳心态,擦亮眼睛,减轻损失。
首先有一些学校是从来不组织考试的,好比某总、某实验等。
过年前的几天,有家长和我沟通,说参加了某总的测验,一两百报名费,直录(一次考试即可录取)。
2022年郑州市区毕业生82475名小学毕业生,而该校的招生计划是600名,这600名还蕴含300名是推荐生,另外300名还要拿去划片。
那么即便是真的考试,能拿出多少名额来考?学校在有推荐生制度的状况下,又有什么理由冒着风险为这些名额去组织考试?
另外,有一些学校组织考试也会尽可能把自己的名字隐掉,最佳能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把试给考了。
因为这些学校的名字拿出来,本身就是一个靶子,一旦这个靶子被人射中,今年都不要想再组织考试了,严重一点甚至领导还会受处分也说不定。

因此,明目张胆把学校名字在群里写得清清楚楚的,这种也是真的少,假的多。
除去真假问题,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去试试考试,什么样的孩子没必要去试我们也需要聊一聊,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学校组织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考试的目的



学校冒着风险组织考试的目的无外乎三个:掐尖、掐尖以及掐尖
掐尖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出成绩,学校能够出好成绩,成为名校,师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好的学生苗子。
君不见经开区某校通过三年努力,打出了金字招牌,去年中招成绩一出来,其他学校只能流口水。
学校掐尖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尖子里掐尖子,第二种是广撒网,要大鱼。

尖子里掐尖子,比如直接去某些学校、机构里拿走尖子的名单,组织这群尖子考试,再择优录取。

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用直录,一次录取,个别学校会有复试(但是很少)。

第二种则需要大量、多次且初复试结合。

由于没办法去拿到尖子生的名单,只能采用广撒网的方式,然后通过初复试结合的方式,捞到大鱼。

一次考试捞的大鱼少了,可能还会组织多次。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参与了考试,且被录取了,是否就是万事大吉了?
答案是否定的。
学校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通常是找到了更好的学生、风声太紧、管控太严等原因)变卦,而学生和家长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通常是找到了更好的学校、学校出现重大变化)反悔。
不到最后一刻,家长和学校始终会处在博弈状态。
那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谁要去考试?

谁要去考试



以下几种情况,各位家长可以考虑参加考试:
第一种:对这个学校或这个体系很了解,也感兴趣,可以试一试;

第二种:孩子的成绩符合这场考试的要求。
比如考试要求数学突出,那么如果你的数学没那么突出,建议没有必要去参加;
如果考试的学校非常强,但孩子的成绩处于中等,也无参加的必要。

第三种:接到了神秘来电,邀请去学校参观或者参加考试,可以试一试。
第四种:纯粹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可以试一试。
以下几种情况,各位家长则无需去参加考试:
第一种:本身划片学校不错,那就没有必要去承担多余的风险了;

第二种:孩子成绩一般,短时间内很难突破,很难被“掐”,也无需参加;
第三种:打眼一看,这个考试鉴定为假,那也没必要浪费钱和精力了。

最后说几句



现阶段参加的选拔考试,会一直延续到六月份小升初报名结束,在多种组合中,有名校+名班,普校+名班。
为什么没有名校+普班呢,还是那个问题,学校组织考试本身就是为了掐尖,没有必要为普班组织考试。
对于学生而言,一切的核心依然是成绩,一切的落脚点都是名班。

如果现阶段成绩没那么亮眼,不如把心思放在最后的分班考中。

小升初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没有所谓“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持久战”也不是让家长带着孩子天天去考试,而是沉下心来,做好每一道题,学好每一个单词,学习有了,就什么都有了。

参加十次考试,不如吃透一个知识点。

决定命运的不是五六年级的某一次考试,不是一所好或者不好的学校,决定命运的是你朝着目标,或犹豫,或坚定地踏出的每一步。

以上,今天说的有点多,感谢各位家长阅读至此,小强老师也会一直陪大家到小升初结束。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4231614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