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幼小衔接,青岛入选省级试点!家长:又省钱了!

近几年幼小衔接班成为
幼升小家长群体中的热门话题
有的孩子直接从大班开始退园学习
一年费用下来少说三四万起步
可入学后真的能取得明显优势吗
不参与的“零准备”家庭也不安生
入学后拼音、计算、自理能力
全面适应 努力追赶 叫苦不迭
“幼小衔接”成为很多家长
心目中的烫手山芋不知如何是好
青岛的家长有福气了
把银子都安安稳稳揣回兜里吧
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名单出炉
青岛作为市级实验区榜上有名!
市 |
实验区 |
青岛市 |
市级实验区 |
威海市 |
市级实验区 |
济南市 |
市中区 |
商河县 |
|
淄博市 |
张店区 |
博山区 |
|
枣庄市 |
市中区 |
东营市 |
东营区 |
烟台市 |
蓬莱区 |
莱山区 |
|
潍坊市 |
寿光市 |
高新区 |
|
济宁市 |
任城区 |
泰安市 |
肥城市 |
宁阳县 |
|
日照市 |
五莲县 |
东港区 |
|
临沂市 |
兰山区 |
罗庄区 |
|
德州市 |
齐河县 |
禹城市 |
|
聊城市 |
阳谷县 |
滨州市 |
沾化区 |
滨城区 |
|
菏泽市 |
牡丹区 |
为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引导幼儿园、小学、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提高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质量,近日,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正式启动幼小衔接行动计划。
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实施步骤是什么?保障措施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二)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帮助儿童在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做好入学适应。
(三)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幼儿园和小学要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四)开展联合教研。完善教研体系,建立健全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强化区域教研、联合教研、园(校)本教研制度。
(五)强化培训指导。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制定幼小衔接专项培训方案,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
(二)实验阶段(秋季学期—6月)。6月底前,试点区、园(校)同步开展工作,完成幼小衔接工作部署及教师培训等工作。秋季学期开始,幼小衔接实验区、试点园、试点校进入实验阶段。
(三)总结提升阶段(春季学期起)。采取实践探索与总结交流同步推进的方式,及时宣传推广实验区、试点园(校)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实验区和试点园(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全面推行阶段(秋季学期起)。全省幼儿园、小学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二)开展实验区、试点园(校)建设。全省共遴选20个幼小衔接实验区、200个幼小衔接试点园、200个幼小衔接试点校。
(三)成立专家团队。吸收高校、教科研人员、骨干园长(校长)、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等专业力量组建省级专家团队,为实验区、试点幼儿园和小学提供专业支持与指导。
(四)编写指导手册。分幼小衔接的基础知识、幼儿园篇、小学篇、家庭篇等四个方面,以问答的形式具体指导各级教育部门、幼儿园、小学、家长宣传和学习使用。
(五)加大治理力度。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长效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方式,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小学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
(六)强化调度督导。建立双月调度和通报机制,将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幼儿园、小学年终评估和办园(学)行为督导、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及幼儿园年检等工作中。
家长们对幼小衔接
和此次试点怎么看
您还会给孩子报名几万块的幼小衔接班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 | 青岛新闻网记者 王淼,文件内容综合自山东教育发布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3833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