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睡拉锯战、看手机没完、总要买东西,孩子为什么总有无比无尽的过分要求?
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
当父母的都知道,不能把孩子惯坏,面对孩子的过分要求,要理解拒绝,要守住底线,无论孩子如何哭闹都不能让步。
但虽然你心里明白这一点,但可能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明明孩子的要求已经挑战底线,你内心已经在骂人了,但是最后还是鬼使神差地对孩子妥协了:好好好,看看看,买买买,小祖宗我真的是欠你的啊!
其实对于父母的这种软弱,橙子也非常能理解,因为你太累了,你没有力气去拒绝孩子,也没有勇气去面对他的情绪反弹,一想到自己一个不字出口,熊娃儿就要大闹一场,你的脑仁就开始疼。天啊太可怕了,原则教养什么的都见鬼去吧,你现在只想歇一下,清静一下,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于是,孩子今后还是会不停的提出过分的要求,因为他算得很明白:就算妈妈可以拒绝我一次两次,乃至骂我一次两次,但只要我多闹几次,她总会意志力崩溃,终于无可奈何的顺着我的。
尤其是那种个性强,脾气大的小孩,每天专注和大人作对,一旦崩溃就要花一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当父母的虽然看似强大,但由于每天要顾及的事情太多,当然难免会在这场意志力的拉锯战中败下阵来,被熊孩子牵着鼻子走。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走出这个死循环,让孩子能懂事点,不要成天忙着和大人撒泼打滚、软磨硬泡的讲条件呢?
当然有办法,而且很简朴,六个字:加强制度建设。也可以是更简朴的三个字“立规矩”。
这听上去有点老生常谈,但是我这里所说的规矩,并不是单指大人“外力强加”的规矩,主要是指孩子“心里内化”的规矩。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当你走进超市,就算是没有监控,你也不会想着偷东西,这不单是因为偷东西可能会被抓起来,而是因为你心中的道德感告诉你:偷东西是很丢人很差劲的事情,我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我才不会去做这种事。
所以,当你心中有“偷盗可耻”的道德感时,你就不太可能去偷盗,就算有人强迫你偷盗,你也会有心理障碍。这就是内心制度建设带来的效果:让人情不自禁的去自我约束,完全不想去破坏规矩。
和孩子“立规矩”也是同理,无论是你奖励孩子还是惩罚孩子,那都是“外部力量”强加给孩子的。如果孩子的内心没有建立起一套制度,不明白这件事自己为什么不能做,那么你的命令对于他来说,就只是束缚的绳索,他只会想着用各种方法挣脱。而一旦小孩子每天致力于认真和你作对,忙碌而疲劳的父母,多半是撑不住的。
所以,要想让孩子停止挑战原则底线,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要如何阻止他或惩罚他,而是要在他的内心建立规则,让他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对的,从而完全不想提出过分的要求,这才是釜底抽薪的路子。
如何在孩子内心建立规则呢?大概有以下三个要点
一、制定一套基于客观标准的制度
我曾经说过 ,最糟糕且无效的管教就是用情绪管教。也就是说孩子能不能做某事并没有具体规则,只看大人的心情好坏:心情好了什么都行,发飙了那就肯定没戏。这样的管教就是基于“人制”而不是“法治”,孩子心中不可能会有规则,他想做什么事不会问问自己这样做应该不应该,是对是错,而是会观察你的脸色,推测这件事的成功率。你用情绪管教越多,发火越频繁,他就越能掌握规律,很快他就会摸清楚你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心情,也就越来越擅长钻你意志力薄弱的空子。譬如说有些孩子一出门就作妖,因为他知道父母爱面子不会让他当众打滚,特别容易满足他要求。
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一套基于“客观”的制度,也就是说这个制度是不会不因为自己的心情而改变的。
举几个例子,上床时间就是9点,每天看电子屏幕就是7:00-7:30,每周只买一次玩具,吃两次糖……当然具体细节你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调整,但一定要制定一个这样客观具体的制度条款。而不是总是靠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指导孩子行为,孩子提一次要求,你就沉吟考虑一次,没有客观的制度来限制,你答应和不答应很大程度上会被心情影响,也就很难坚持底线了。
所以,我们的家庭需要制度建设:和孩子一起商量好规矩(3岁之前你来定,3岁之后可以让孩子参与一起定),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告诉孩子需要这么做的原因:不睡觉长不高,看屏幕时间长了眼睛会坏,总买东西很浪费,等等,取得孩子认同之后,写成文字或者画成画儿贴在墙上。每当孩子提过分要求的时候,你不需要沉吟考虑,也不用指责训斥,直接平静的提醒他:我们家有规矩啊,还记得吗?不记得去看看那张纸
妈妈,我可以再玩会儿吗?不能,因为快九点了
妈妈,我可以看IPAD吗?不能,因为还没到ipad时间
妈妈,我能买那个娃娃吗?可以啊,拿你的零花钱吧。噢!花完了啊!那没办法了。好可惜哦~~~~
当然,这样的拒绝可能会让孩子哭闹,闹得太厉害又会让人头疼,难以坚持,那要怎么办呢?往下看
二、维护制度的稳定
维护制度的稳定,让制度成为客观的存在,而不是出自父母主观的决定,是让制度内化成功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如果你想彻底解决孩子的问题,请在一段时间之内,调动所有的资源,全都用来维护一个制度的稳定,持续几天就能看到效果。
譬如说,我觉得孩子现在晚上睡觉磨蹭是个大问题,急需解决。那么就找自己比较有时间精力的几天里,集中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要先和孩子做好铺垫,读绘本讲道理,让他认同这个制度,并和他订好实行制度的时间,并且经常提醒他。
到了正式实行制度的那一天,你可以在其他时间纵容孩子一点,和孩子搞好关系,让他开心放松,你自己积蓄力量,到了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开始正式和孩子死磕,注意,不是发怒的那种死磕,是动用意志力,平静的和他较量,拼的是一个耐性:
到时间了,该上床了,现在想不想要上厕所喝水,如果不去,上床之后就不能去了。不想去吗?那现在立即上床!
不想上床嘛,那全家关灯,你不上床也没得玩哦。
不高兴吗?嗯,我明白,你还想玩,但是没办法哦,到时间了,我们说好的你记得吗?
你要想哭就哭一会儿吧,哭完就去睡觉。
如果你不想躺在床上,那就站在墙角这里吧,你自己选择看看哪个姿势舒服。
不可以再念书,也不可以再拿玩具,我们说好的这个时间要上床,我们订好的规矩如此,抱歉哦!
……
总而言之,心肠硬起来,礼貌而温柔地,拒绝到底!
第一天很重要,只要这一次让孩子屈服了,他知道你是认真的,下一次虽然也会挣扎,但一定会顺利很多。继续坚持下去不要松动这个制度,一两周之内就会形成习惯内化。从今之后他再也不会跟你提出要拖延晚睡的要求,因为他内心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
一个制度建立得比较稳定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建立下一个制度了。
三、在细节上给制度“打补丁”
当然,制度的实行也不能过于死板教条,有的时候需要灵活松动一点,特殊的情况也要有特殊的对待。所以也需要我们加强制度建设,经常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制度的主体做些细节说明,把各种漏洞都补好。
举几个例子:
虽然平时必须9点上床,过年过节放假之类的,可以10点睡,上学期间则要恢复。
每天7:00-7:30看ipad,如果今天看得超过了一些时间,明天就要减去相应时间。
原则每周才能买一次玩具,但如果你看上了一个比较贵的大玩具,那需要攒两周才可以。另外每年生日的时候,你可以要一个大礼物。
咱们本来一周只能吃两次糖果,今天你在小朋友party上吃了不少糖,那明天的糖果配额就没有了哦!
……
当然做这些“小补丁”的时候,也要和孩子说明道理,让孩子能够理解为什么要怎么做,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讨价还价。但是商定好了之后,就一定要坚决执行了。
如果一些制度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已经不合时宜,孩子也可以提出修改某些制度,和父母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再讨论出一些新的章程出来。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制度建设的一个大概的思路。
制度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是比较难的,也会遭到熊孩子频繁的测试底线,但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孩子内化形成了习惯,再也不会每天想着怎么钻空子占便宜,之后的生活是会非常轻松的。
就像我家小朋友们,大概从三四岁之后,就基本不会提出什么很过分挑战底线的要求了,就算是非常倔强的毛头也不例外。关于什么时间必须睡觉,什么时间可以看ipad,什么情况能买东西,他们都是心里有数并且十分认同的。于是就会像吃饭喝水一样非常自然的执行每一项制度,不觉得我在强迫他们。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他们会跟我打报告,说明他们的理由,和我商量这次可不可以酌情改变一下规矩。譬如说,毛头前几天说不知道为什么睡不着,我就说那你随便玩点什么吧,只要不发出声音,困了再睡,于是他就在床上看书,看累了果然就自己睡了,我完全没管,他也并不想熬夜。
总而言之,我们这种有制度建设的家庭,小朋友们都非常自觉,从来不会发生那种亲子之间的拉锯战。
可能有人会说,搞这么复杂干嘛呢?揍一顿什么都解决了!
嗯,这话说得也没错,“你给我听话”比起这种麻烦的“制度建设”,其实是更加省心省力的方式,配合威胁和体罚,效果肯定十分立竿见影。
问题是,这种方法没有可持续性,只适合管教没有反抗能力,且整天在你眼皮子底下的学龄前小孩子。一旦孩子长大一些,你渐渐的拽不动打不动他了,也没办法时时刻刻看着他了,外部束缚开始松动,而孩子心中却没有内化任何规矩的时候,他的行为问题一定会集中爆发,到时候他力气大嗓门大,比你还有精力,再管就难了。
所以啊!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好好抓一下家庭的制度建设吧!有制度,带娃越来越轻松;没制度,带娃越来越崩溃呐!
热门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跳转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3733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