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会冒死保护孩子?神经科学家发觉有趣的事实

妈妈为什么会冒死保护孩子?神经科学家发现有趣的事实

妈妈为什么会冒死保护孩子?神经科学家发现有趣的事实


据外媒报道,母亲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承担额外的风险,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近日,由来自日本理研脑科学中心(cbs)的kumi kuroda引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小鼠中,这种养育行为和其他养育行为部分是由前脑一小部分的神经元驱动,该神经元含有一种叫做降钙素受体的蛋白质。


许多简单的行为如吃饭和喝水都是由大脑下丘脑的不同部分驱动。这项新研究的重点是确定一个更复杂的行为的驱动力:照顾婴儿。正如kuroda表明的那样–“我们能将小鼠的亲代和非亲代养育所需的脑细胞缩小到中央mpoa区域的神经元子集,该区域包含降钙素受体。”


该团队之前的研究显示,下丘脑的中央mpoa (cmpoa)区域是养育行为的中枢。大脑的这一部分包含超过七种不同的神经元,而这项新研究的目标是为最重要的神经元找到一个标识表记标帜。研究人员在养育小鼠的cmpoa中观察了20个候选基因和一个活跃神经元的标记。降钙素受体基因的双标记最高,这使其成为了最可能的养育相关神经元标记。

接下来,研究人员详细检查了这些神经元,结果得到三个主要发现。首先,产后母亲具有降钙素受体的cmpoa神经元数量高于未怀孕的女性、男性或父亲;第二,雌性在分娩后,大脑其他部分跟这些神经元的传入和传出对接发生了变化;第三,沉默这些神经元完全破坏了养育行为。老鼠的养育行为包括筑窝、在窝里的幼崽盘旋、捡起幼崽并把它们带回巢中–这被称为幼崽取回。

在关键的神经细胞被压制之后,未交配的雌性会把幼崽分散在笼子里,甚至在交配和生产它们自己的幼崽之后也是如此。其他举动如哺乳和筑巢也受到了影响,而且从整体上看,这些母亲似乎没有什么养育行为的动机。因此如果不进行干预,许多幼崽无法生存。

在确定表达降钙素受体的cmpoa神经元对养育是必要的之后,研究人员假设受体本身在产生母亲养育的增强动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小鼠检索尝试。他们不是把幼崽放在笼子的边缘,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高架迷宫上。身处高架迷宫之中对老鼠来说是有点不愉快和可怕的经历。

会在笼子里找回小鼠的未交配的雌性鼠则会拒绝在高架迷宫中这么做。相比之下,母鼠总是能找回幼鼠,这表明母鼠养育幼鼠的能源更强。然而当降钙素受体水平降低一半左右时,即使是母鼠也会犹豫,它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幼崽取回。

kuroda表示:“父母,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必须选择牺牲一种行为来照顾孩子。我们发现,降钙素受体的上调就像大脑中的一股推力,它会促使老鼠去照顾幼鼠、抑制它们的自我利益和制止危险和不愉快情况的倾向。(我们的)下一步是检查表达降钙素受体的cmpoa神经元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养育行为中的作用,这应该更类似于在人类中发生的事情。”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3732183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