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跟父母常做的这4件事相关

孩子受不了一点挫折,跟父母常做的这4件事有关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为人父母,我们一方面为孩子遮风挡雨,担心他以后吃亏受伤,一方面又惧怕自己养出一个禁不起风浪的孩子。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需要父母刻意制造的波折,孩子只需在真实的生活中摸索,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坚强的内心。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的行为反倒让娃儿变得脆弱,尤其是下面这4件事。



PART
0
1
.

用过度的夸奖建立娃儿虚假的自我认知


年轻的父母往往是在上一辈的打击教育中长大的,有了娃儿之后,像是要补偿自己童年一般,对孩子从来不吝啬夸奖。


但遗憾的是,很多大人不夸到“点子”上。


有不少父母无条件地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都夸:“宝贝真棒!”、“你真聪明!”这让娃儿的自我价值感全都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形成不正确、不清晰的自我认知,某次失败之后,玻璃心就开始了。


主持人金星曾在节目中分享过一位朋友的故事:朋友对孩子实行的就是过度夸奖式教诲,她经常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是妈妈的骄傲!”


有一次,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大赛,自信满满,但是获奖名单公布之后,连优秀奖都没得。


孩子受不了:“我不是最棒的吗?为什么会不得奖?”因而气急败坏地去找老师理论,并把自己的作品撕得稀碎。


这个故事值得父母深思。孩子需要赞扬,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夸奖不是只说好听的话。


如果不是实事求是的夸奖,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认知,失去理性看待自身的能力,遇到挫折就把“失败”看得很大,产生失败感和无力感。


表扬太多也会成为一种损伤。


一个孩子听到的夸奖总是言过其实,当他意识到自身的普通和平凡,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把孩子捧得越高,摔得也会越惨。


所以夸孩子,大人们也要真诚,把孩子做得好的细节和过程说出来,拒绝笼统、夸大。


PART
0
2
.

过于敏感的回应模式,代替孩子消化了种种焦虑


很多父母对孩子安抚迅速,过度的帮助和爱护,悄无声息地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


搭的积木房子倒了,在孩子放声哭之前,我们就给他重新扶起来;
孩子和小伙伴吵架了,我们立马上前帮他解决矛盾;
孩子打不开箱子,我们连忙走过去帮助他,一分钟的思考都不肯留给他…….


这种过分关注,导致孩子们错过了战胜挫折的机会,他们越来越不习惯适应失败时的痛苦,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总是好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洛莉·戈特利布曾在《大西洋月刊》中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将孩子成功送进心理治疗室》的主题文章,她举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有家长要求老师不要用红笔批改,因为家长觉得孩子看到书页上这么多朱批,会让他们心情不好。”


事实上,父母以孩子的自尊为名义的自我陶醉,可能偏偏会维持孩子的低自尊。


如果孩子们不能经历痛苦的感受,他们就没有办法发展出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量的试错,在这些小事中,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观察并选择最佳策略,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孩子就会探索处自己能力的边界,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


比如一个小孩在公园里跑着跑着摔了一跤,她马上就会体验到不慎摔倒的烦躁感,同时伴随着一些身体的不适,过了一会,这种感觉消失了,她就能自己爬起来,继续玩耍。


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孩子最终靠自己战胜了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孩子在渐渐地发展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如果这时,家长马上就冲过去抱起孩子迅速安抚,孩子之后的感受就被破坏了。


这种迅速的帮助和回应,在孩子的整个童年一直持续着,长大后,孩子遇到其他不舒服的感觉,他可能无法靠自己成功排解,也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玻璃心”。

PART
0
3
.

用“代劳”的行为暗示孩子的无能


逆商理论的奠基人保罗·史托兹在书中《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提到,逆商是由四个维度构成: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担当力)、Reach(影响度)、Endurance(持续性)。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控感。


掌控感很弱的孩子,看待问题,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想法:我不行、这不可能的、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拥有强大的掌控感的前提,是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也就是孩子们口中的:“我可以。”


这种自信是在孩子成功做成一件件事情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我不行”,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过度代劳有关。


不管是老人还是父母,有时候都舍不得孩子去尝试真实的生活,能帮他做的,就尽量都替他做了,只要大人在场,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的几率也随着减少,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成长中的挫折体验,习惯依赖,也越来越脆弱。


过多代劳的潜台词是:“靠你自己是做不成事的,没有我们,你不行。”


它最终抹杀的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等到哪天需要孩子自己面对问题,他就会手足无措。


生活中的小事,其实都是培养孩子掌控感的机会,从系鞋带、打扫卫生到学习做饭、自己去学校…..这些小挑战,都是难得的体验,父母要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而不是一手包办。


小事做好了,孩子掌控感慢慢建立起来了,遇见困难才不至于慌乱。

PART
0
4
.

父母对成功的定义,让孩子失去了看待输赢的平常心

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他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


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


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


“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中,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最常强调的是成功,比如比赛赢了有多风光、考试得了第一有什么奖励,鲜少告诉孩子:输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又该怎样去面对?

失败是孩子一生中无法避免的议题,但是我们常常忽视它。


有个班主任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件小事,班上有个英语口语很不错的学生,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他就被班里推选出来,但是到了比赛当天,发挥失常,没得名次。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又有一场评选,老师想让这个学生再试一次,但他死活不肯去了,说得急了,还哭了出来:“老师,我都说了我不行……”


一个不能正确看待失败孩子,遇事就会产生逃避和畏难情绪。


失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提醒,可以从中认识到问题所在、寻找解决办法、积累人生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何尝不是一种财富?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


我们和孩子谈失败、谈困难,实际上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变成孩子成长垫脚石,而不是拦路虎。


好的教育,一定要教孩子认识挫折和失败,让他不会长时间沉溺于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中,自暴自弃。


不被“输”所局限,能够理智地看清事实本质,并能采取相应行动的高挫折商,是孩子内心强大的体现,也是孩子未来能够赢的关键。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3034440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