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 孩子最讨厌的4种母亲,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成长 | 孩子最讨厌的4种妈妈,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但在教育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行动却丝毫没有照顾到孩子的感受。

 

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妈妈对孩子影响会更大一些。家庭中的亲子瓜葛不好,很多时候需要从妈妈的身上找问题。

 

有的妈妈,真的让孩子喜欢不起来,乃至感到讨厌、恐惧。

 

01 随意许诺,不守信用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给孩子做出许诺,却不履行。这样做其实只会消耗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娃儿的信任开始时都是百分百的。遇到妈妈“放鸽子”,有的孩子只要遇上一次就不会再相信了。

 

妈妈与孩子约定好,考到90分就出去玩,结果孩子考过了90分,妈妈又觉得还有进步空间,应该考到95分。孩子要母亲履行诺言时,妈妈不高兴了:“你看你们同学都考了多少,你才考90,也好意思出去玩?”

 

要孩子“一诺千金”,自己对孩子的诺言却可以不遵守,假如连妈妈都这样,又怎能要求孩子懂得守信呢?

 

02 情绪不稳定

 

妈妈的情绪影响整个家庭,一个情绪化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作用。妈妈的情绪好,家庭会更和睦。

 

有的妈妈反映自己在家动辄发火,看什么都不顺眼。

 

孩子学习不努力、老公卫生习惯差等等都是她发脾气的原因。她也不想发脾气,可总能找到缘由,合理化自己的情绪不稳定。

 

有一部分妈妈的情绪起伏大,跟丧偶式育儿有关,丈夫的不作为,让妈妈承担了过多的家庭重担。因此如果你作为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脾气不好,建议审视一下夫妻的相处是否出现了问题。

 

还有一些妈妈则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脾气时说出口的话会伤害家人,给年幼的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在快要生气前,可以试着慢慢数数。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控制理智,右脑控制情绪,左右脑是分开的,即使理智再清楚,情绪这个东西也是无法控制的,所以需要我们用理智不断的去提醒它,因此数数是一个好办法。

 

03 控制欲过强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就有一位控制欲超强的妈妈。在外用餐时,妈妈问齐明月要吃什么,女儿点完,妈妈全盘否定,自己重新点过。就连女儿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也需要得到妈妈的首肯。

 

不管是对孩子,还是丈夫,这位妈妈都显示出超强的控制欲,虽然都是出于善意,却让家人无法感激。妈妈的强势导致齐明月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了叛逆之举——高考少填一张答题卡,这也让她的高考成绩直接比模拟考成绩低了五、六十分。

 

齐明月认为自己如果不这么做,她将会被迫听从妈妈的话报考不爱好的学校和专业。但这么做,无疑改变了自己的未来。

 

父母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为了孩子将来好”的“美好”愿景中,在无意识中云云对待了孩子,这样做既毁了孩子的现在,也让孩子没有了“将来”。

 

毕竟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有尊重,才是建设良好沟通的基础。

 

04 出口伤人,语言暴力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曾有一位学生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的妈妈。

 

“你为什么总是拿我和其他的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起劲,你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结果她的妈妈竟然这样回答她:“我不断的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是会飘的!”

 

即便女儿哭着说自己并不适合激将法,妈妈仍坚持自己的教诲理念。女儿发现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妈妈,只能哭着离开。

 

许多家长并不认为自己的讲话方式构成语言暴力,但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的父母这样对你,你可以欣然接受吗?

 

肆无忌惮地打击孩子,真的能让娃儿明白你的想法吗?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相信这句话家长们都听过,如果你的孩子天天被下面这些话围绕,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你怎么这么笨!”

 

“为什么你就比不上别人?”

 

“这么笨,你还有脸吃得下饭?”

 

实验表明,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神经的连接,从而影响大脑的发展和功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马丁教授发现,受过语言暴力的孩子,他的小脑蚓部不正常。而小脑蚓部是维持情绪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基因更大。

 

这类孩子长大后多半会有焦虑、暴力倾向、没有自尊心、同情心等情况,也更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心智不全,那么他就算考了一百分,对他的未来又有什么用?

 

 

参考内容: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电视节目《少年说》

图片来源网络、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2635491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