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潜伏期丨孩子视力1.0,医生却指示“已在近视边缘”

近视潜伏期丨孩子视力1.0,医生却提醒“已在近视边缘”




写在前面

周末带孩子(5岁)去检查视力,视力1.0,我在心里暗暗窃喜:“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孩子的视力保持得不错啊”
没想到医生却语重心长地说:“要多注意孩子可能一年后会近视……”
啊?为什么会这样???
“医生,你这不是诅咒我家孩子吧?”
真不是!
这是根据小孩眼睛的“远视储备”消失来判断的。




远视储备跟近视有什么关系?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且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先天性近视眼的人除外)


孩子到了4~5岁的时候,双眼会伴随200~250度的生理性远视。这200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储备粮食”供“损耗”,“保护”孩子不患上近视。


随着生长发育,眼球的前后直径相应延长,即眼轴不断增长,视力逐渐趋于正常。


这时候这种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眼球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 4-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200-250度,即有200-250度的近视储备值;

  • 6-7岁为175-200度远视;

  • 8岁为150度远视;

  • 9岁为125度远视;

  • 10岁100度远视;

  • 11岁75度远视;

  • 12岁50度远视。



但是现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上平时的不良用眼习惯,比如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上网课,造成眼球“正视化”速度的提前。


如果5岁的小孩,已经达到1.0的视力,说明他的“正视化”提前了,那么一年后会怎样呢?早早耗尽远视的“本钱”,继续透支就会变成近视眼。





0~6岁是孩子的“近视潜伏期”


很多家长认为预防近视是孩子上学后的事。事实上,0~6岁是孩子的“近视潜伏期”。


对于6岁以前的儿童来说,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以后近视的概率。


因此,在幼儿园开始就要保护眼睛,守护宝贵的“远视储备”,这样才能做到:


小学阶段不近视



幼儿园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这阶段要重点保护“近视储备”,为小学阶段预防近视争取更大的空间。

同时,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也必将受益终身。


初中阶段迟近视

小学生保护视力有良好的条件,在小学阶段争取不要发生近视,这个关口过去了,到中学阶段,眼球可塑性会变小,发生近视的风险也随之变小。


高中阶段低近视

中学阶段如果发生了近视,要采用合适的矫治方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阻止其成为高度近视。




是不是孩子远视度数越高越好?



如果孩子的远视度数远远大于平均水平,比如6岁的孩子有500度远视,这肯定是不正常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早检查,不然由于远视度数太高,小朋友一直处于看近看远都不清楚的状态,就有可能影响他的视觉发育,从而导致弱视。
如果远视过高了就需要及早配镜,远视储备偏低,就需要尽早干预避免过早发生近视。


因此,建议家长最好给孩子建立一个视力档案,一般孩子从3岁起能较好配合视力检查,从这时开始每年检查记录孩子的视力状况,以便及时掌握孩子视力状况是否正常。
近视潜伏期丨孩子视力1.0,医生却提醒“已在近视边缘”


什么情况下,需求检查远视储备?

需要散瞳吗?


真正的远视度数,需要散瞳后才能准确验出。什么时候才需要特意去做散瞳呢?


如果检查视力眼位屈光度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是不需要为了确切的远视度数而进行散瞳的
近视潜伏期丨孩子视力1.0,医生却提醒“已在近视边缘”


如果初步验光筛查出孩子近视超过50度,结合眼轴判断,预计孩子可能是真得近视了,这时建议散瞳验光,主要是为了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此外,初步电脑验光度数超过300度远视,建议进一步散瞳验光,来确定真正的远视度数,避免弱视的发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2631663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