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已离婚,孩子怎么办才是下策

不得已离婚,孩子怎么办才是上策

情感医生潘幸知(微信:sharpshow),帮你普及恋爱和婚姻情商。

幸知在线情感咨询师,24小时贴身陪护。请添加微信号xingzhizaixian7进行付费预约。帮你疏导情绪,专业、高效、分步骤的解决情感问题,重建婚恋关系。


作者:杨凤 来源:壹心理(onexinli) 本文已获受权发布


我见过许多完整家庭的孩子出现成长问题,也见过许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长,所有形式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家庭结构更重要!——(美)弗吉尼亚·萨提亚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男性与女性通过婚姻进行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全方位的联结,性爱让男性与女性的身体深度结合,并孕育了新的生命。虽然这个新的生命在母亲的子宫里被孕育,他(她)的身体被母亲滋养,但是新生命的开始却是来自父亲的精子与妈妈的卵子的结合。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一半是母亲,一半是父亲。所以简单地说,在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时,亲子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孩子(受精卵)就是父母二人爱的结晶。


孩子出生以后,在婴幼儿时期孩子虽然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但他(她)的存在却依赖于亲子关系。所以在生命早期,孩子与紧急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生存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内化为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影响孩子对外界的探索。

1973年英国心理学家艾因斯沃斯和同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这个情景遵循下列步骤:母亲带儿童进入一个陌生房间;母亲坐下来,儿童自由探索;一个成年陌生人加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儿童说话;母亲离开房间;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母亲再次离开,留下儿童自己;陌生人回来;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在这个实验中,妈妈如同一个安全岛磁场,妈妈陪伴婴儿,婴儿感受到磁场就等于感觉到安全,如果把妈妈这个磁场去掉(母亲离开),实验人员发现婴儿的四种依恋类型,婴儿的不同情绪与行为反应。孩子呈现出不同的依恋类型:

1. 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孩子就很自在,他们能独立的探索环境,时不时回来找妈妈互动一下。当妈妈离开时,孩子表现的有点心烦,但是母亲回来就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

2. 焦虑型依恋:他们对母亲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到了新环境中,儿童紧紧挨着母亲,几乎不去探索新环境。他们在陌生人进来后,母亲离开前甚至就有些焦虑了,当母亲真的离开时,他们会施展阐发出巨大的哀伤或愤怒。然而一旦母亲回来,他们一方面表现的要跟母亲接近:他们要和母亲有身体接触。另一方面却又选择了负面情绪的身体接触方法:他们对母亲又踢又打,往往还伴随着愤怒的表情或者号哭。

3. 回避型依恋:不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后也没什么难堪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也还是对她比较冷淡。

4. 混乱型依恋:顾名思义,他们的表现不可预估,时而平静时而恼怒。但一般认为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最没有亲密关系安全感的孩子。

在母婴互动的过程中,婴儿在身体的内部会形成一个心理自我(自体),心理自我包含对外部照顾者的关系体验、情绪情感,这些内容(即母婴关系或者亲子关系)形成一种内在的人际关系体验,这种体验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也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及长大后的密切关系。这里的母婴关系其实就是生活中重要照顾者,可以是母亲、父亲、爷爷、奶奶等,其实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可以给孩子提供食物、照顾、安全感,在这个关系中孩子体验者周围的世界,形成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与体验,形成固定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模式。

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进入儿童期的孩子获得了更多的独立探索的能力,亲子关系的功能依旧给予孩子保护安全,这个过程中,保护不仅是确保身体安全还有心灵的安全。进入青春期,亲子关系会产生大量的冲突,其中主要的冲突就是由于孩子的生理逐渐成熟,孩子有种成人感,而孩子心理的发展水平落后生理,在大人眼中依旧还是幼稚期的娃儿。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独立行为表现在为自己做决定、选择自己喜欢的朋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父母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阅历对孩子的选择决定进行判断,并进行引导。在这两个时期,孩子与父母产生大量的互动,在亲子互动中建立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的价值感,是否值得被爱,同时也获得爱的能力。

所以,简而言之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作用孩子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认识。

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夫妻两人在一起的关系是1+1=2还是1+1=1?(1+1=2,两个独立的个体组合在一起,依旧是两个自力的个体;1+1=1,两个独立的个体组合在一起,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磨合,各自去掉自己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当进入亲密关系中的恋人,互相熟悉并适应彼此的依恋模式,其中稳定的联结可以发生在回避型的男性和焦虑型的女性之间,但是焦虑型的男性的回避型的女性不会维持长久的关系(吉尔·萨夫,大卫·萨夫,2009.5)。自然如果是安全型的依恋可以给恋人更好地照顾,形成的关系比较稳定。当两个人在互相的接触中,彼此也成为对方最好的心理医生(其实就是重要照顾者),重新修复与建立内在的人际关系,从头塑造自我的人格状态。在相处的过程中,恋人的情感稳定并且亲密,就会建立契约,互相作出承诺进入婚姻。进入婚姻后,双方保持个人独立的边界同时又彼此融合,形成一个共同的夫妻人格(其实是1+1=3)。其实这个共同的部分,在孩子的身上就会体现出来,就如同荣格的原型学说:每个男人身上都有女人的一面(阿尼玛),每个女人身上都有男人的影子(阿尼姆斯)。

当孩子出生以后,家庭的关系由夫妻关系增加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父女关系、母女关系)。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很多成为父母的家长都会弄错,忙于照顾孩子忽略了伴侣的感觉,出现很多沟通问题。夫妻双方不应该为了孩子就疏于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当夫妻两人的情感融洽时,这就是对孩子最好地帮助与教育,这是对孩子终身受益的。

离婚给孩子的影响

离婚这件事的确对于孩子是一个挫折事件,但是更大的挫折是父母作为成年人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去看待这件事情。甚至一些父母离婚之后,自己本身就没有处理好自己与另一半的关系,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孩子的成长依旧在战火之中。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无论是从身体上,他携带了父亲一半的基因,母亲一半的基因,两者之间的离异,在身体上将孩子分裂;如果两个人在离异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处理好关系上的问题,那么孩子在心理上(夫妻人格部分)也就分裂;这些对于孩子来说真是一件灾难!

在生活中,父母双方在离异之前出现大量的争吵,甚至对彼此有身体伤害,对于孩子来说,家里没有一个心灵的“安全岛”,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就难以形成安全型的依恋模式,对于他的人际交往出现影响,变得内向、害羞、回避、胆怯的模式,或者也会相反,变得脾气暴躁,攻击行为明显。

在日常的咨询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例家庭离异的孩子,找我心理辅导,我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多是由父母离异这个事件引起,以我接待的一名女生为例,她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组建新家庭,偶尔会看望一下母女俩,母女俩家里的问题表现在:

1.母亲没有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依旧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之中,母亲每天像祥林嫂说自己是如何不容易,天天唠叨,女儿成为心理慰藉品;

2.母亲依赖女儿,控制女儿,但女儿开始需求独立,母亲不能有效控制时经常歇斯底里对女儿发怒;

3.母亲要求女儿选边站队,要求女儿必须和自己在一起反对父亲,甚至攻击父亲。


离异之后,原来的家庭结构打破了,这对于孩子来说还不知道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作为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离异之后夫妻关系结束但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的关系却一直存在。离异之后,成年人并没有很好地去面对这件事,依旧使用否定、逃避、攻击的方式对待对方,这样的情绪与态度原本就是大人自己的问题,之前导致婚姻破裂,现在对于孩子来说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如果因为孩子从小就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在内心没有形成安全感,那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就会被安全感所吸引;生活中只要能够给自己安全感的人或事都会对他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男孩来说,有一群讲道义的兄弟会给他安全感,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去混社会;对于女孩来说,男朋友会给他安全感,那么很可能会早恋,结果与单亲母亲会发生更多冲突;结果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吸烟、酗酒、网络成瘾、自伤甚至自杀倾向严重,而这些都是我遇到的个案身上出现的问题。

当孩子长大了,早年原生家庭的生活经历会对他的亲密关系带来影响,当他习惯了早期的家庭互动模式,那么在自己的新关系中可能就会重复过去,甚至自己也觉察不到。比如为什么有人总是过得不幸福,因为他的原生家庭过得不幸福,一个不幸福的不开心的妈妈或者父亲潜移默化地暗示自己的孩子不能活得比他们轻松与开心;作为孩子要忠于甚至要像自己父母,虽然不情愿,但是自己也无法抗拒。所以你会看到一些单亲家庭女生恋爱总是遇到很多渣男(一个单亲母亲责备自己或者前夫,她的女儿可能就会获得“永远不要相信男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样的信念,结果女儿对男性产生消极看法),一些被家暴的男生非常反感暴力最后也成为了施暴者,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怀疑被抛弃,暴力攻击都是他们最熟悉的模式,自己好像很难摆脱命运,这就是精神分析里的强迫性重复。这是由于当事人(无意识地)引诱他人用当事人熟悉的方式去对待自己,最终踏上“回家(原生家庭)”之路。我们经常说到,当两个人坠入爱河他们都回到了三岁的状态,这种亲密关系其实就是早期母婴关系的重现。所以成人的依恋模式与早期的母婴依恋模式相似,甚至这种依恋模式还会通过代际传递给下一代的孩子,如同树叶上脉络的模式与树叶长在树干上的模式大致相似,又与树干长在树上的分布模式大致相似(吉尔-萨夫,大卫·萨夫,.5)。当最终这些孩子组建新的家庭,那么这种模式通过代际传递,传给下一代,变成了家族的命运。

接受分开,用爱灌溉

每个小孩最原始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生活在一起,这就是他(她)的全世界。但如果分开已经不可避免,正如开篇萨提亚女士所说,任何形式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家庭结构更重要!家庭的结构不管是否完整,原生家庭的成员关系对孩子的影响重大。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警惕自己掉入离婚陷阱——责怪自己与对方、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过度依赖孩子不开始新的生活,可以尝试(约翰·贝曼,.7):

1. 允许自己和孩子在夫妻一方离去时经历哀伤阶段,不管这种离开是配偶死亡、远离或离婚;

2. 让孩子了解真相,不但是从你这里,也要从另一方,甚至所有人那里了解家里发生了什么(永远不要认为孩子太小不能被告知,相反可能年龄越小他们对这些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就会越出错,对孩子影响越大);

3. 不要利用孩子去反对或者攻击另一方,这样孩子就会出现分裂的痛苦,不愿意表达内心的感受,开始压抑自己想法,变得沉默;

4. 主动寻求帮助,处理好自己的感受,接受分开,寻找并适应新的生活;

5. 让孩子可以自由表达对父亲或者母亲的思念与爱恋,也允许前妻或者前夫可以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于爱恋。

希望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获得他(她)们应得的爱!

幸知,在这里有一分钟的语音。 欢迎扫二维码提问我。收听我。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2134933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