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你管教废掉了吗?

孩子被你管教废掉了吗?

孩子爱发脾气,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是让孩子理解在尊重别人前,先尊重自己。

俗话说:

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


发脾气,是能干的表现。


发脾气的小孩,没人爱好。

……

你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

01

孩子没脾气
才是真正的压抑 

同事的女儿西西一向乖巧,前段时间居然离家出走了。 

这个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进修从来都不用父母操心。

有了弟弟后,还会帮忙照顾。

在大家的眼里,她永远都是值得进修的榜样。

好在报警及时,很快把孩子找了回来。

但西西的状态却不怎么好,窝在房间不吃也不喝,带去看情绪医生才知道,她得了中度微笑抑郁。

图片来源:电影《我家买了动物园》

原来,自从同事怀二胎以后,情绪起伏较大。

一旦女儿不听话或者闹脾气,她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么训斥怒吼、要么冷眼不理,甚至还会说: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好你了。”

强制压抑久了,西西就算有什么想法或者不乐意,也不再愿意表现出来。 

从心理学上讲:

当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周围人发出的变相求助信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作为父母,我们最烦的莫过于看到娃儿发脾气,所以常告诉他们:

“听话才是好孩子。”

却忘了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如果一直被抑制,情绪只会堆积在心地,变成“心理包袱”,也彻底堵住了孩子的心门。

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认为:

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懂得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堪重负。

表面上,他乖巧又懂事,可那不过是为讨大人的欢心,戴上的一副“好的、没关系、我都可以”的假面具。

图片来源:影戏《忘不了》

在那背后,积郁的,是满满一堆负能量。 

看过这样一句话:

控制情绪这项技能,是容易学得会的。

孩子长大了,自然能了解这项技能的利益与坏处,遇事懂得权衡利弊。

而在一个应该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年纪,每天都需要小心翼翼的看着大人的脸色。

失去孩子本该有的脾气和任性,如许的孩子活得也太自卑了。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 

从小我爸妈就说,男子汉大丈夫,无论遇到什么事,第一不能哭,第二不不妨发火,要记住,宰相肚里能撑船。


所以我这些年几乎不发脾气,对所有人和事都采取最温和的态度。


对讨厌的人相敬如宾,即使谈了恋爱,也从来不舍得付出太多,永远爱自己比爱别人多。 


与其说我温和,不如说冷血,几乎没有真实情感的存在。

02

会发脾气的孩子

更懂得自爱 

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 

她儿子今年7岁,总想跟其他小朋友玩,所以表现得特别热情。 

抱着“只要大家愿意跟我玩,我就可以不计较任何事”的想法。

导致周围的孩子总是随意地对待他,动不动就说不跟他玩了,甚至还欺负他。

图片来源:电视剧《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前一秒抢了他东西,下一秒让他一起玩。

就立即屁颠颠地跟过去,连基本的自尊心都没有。 

一般来讲,在人际交往中,情商高的孩子,懂得控制情绪,讨人喜欢。

事实上,如果是为了追求友谊,而牺牲自己,那根本就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为了讨好别人,委屈自己,换来的只是得不偿失。 

不懂得发脾气,很大程度上表明不懂自爱。

这种“自我不重要感”导致孩子把“迎合、服从”当作性格温和、好讲话,所以行为才缺失分寸感。 

就像迈克尔·乔丹,他小时候从不惹事,还很会忍让。 

可一些顽劣的孩子却觉得他是个胆小鬼,有事没事总喜欢欺负他。 

最后,乔丹父亲看不下去了,告诉他:

“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是有脾气的人,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 


图片来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后来,别人再欺负他时,他把其中带头的孩子,狠狠摁在地上。

从那之后,再也没人敢欺负他。 

一味地控制情绪,坏孩子就会肆无忌惮,而听话的孩子,则会失去原则和人格。 

懂得自爱的孩子,知道如何让自己高兴。

即使难过,也知道难过的原因,懂得去发泄和调整,不会走入极端。 

在此基础上,孩子有自己的底线和脾气,也会将这个作为社交时的调控工具。 

保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才是坦荡且有趣的交往。 

正如蔡康永说:

“情商高并非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让自己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都开心。”

03

孩子发脾气是无害的

阻止发脾气才是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提到:

“我们常常不能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就哭闹个不停。”

就像4岁的冬冬,在学校里做了一只小兔子,但是耳朵却断了一只,他就难过地大哭。

父亲对他说:

“这有什么好哭的,不就是一只耳朵断了吗,你重新做一只不就好了。”

事实上,当孩子的不开心遭到否认或忽略时,他们只会更加难过。 

作者提到:

有时候,孩子只是想让你了解他的感受,倾听他的话,然后“说出他们的感受”,就是最大的帮助。 

比如父亲告诉他:

“那你一定很纠结,甚至希望有咒语让兔子重新长出一只耳朵吧。” 

给出这样的反应,孩子一定超级感激你。 

有一期《妈妈是超人3》中,嗯哼一个人坐在地上玩玩具。

当他不小心踩到一个很尖的小钉子时,立即大哭起来,还生气地把钉子扔的远远的。 

霍思燕询问孩子怎么了,检查完脚底后,发现不是很严重,她很温柔地安慰:“肯定很疼吧。” 

嗯哼表示很疼,她就把儿子抱在怀里,没一会儿,嗯哼的情绪就稳定了很多,也不再哭了。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认为:

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

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所以,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原因,然后正视、接纳他们的情绪就好。

不要非打即骂,或是失去原则地哄,这样的结果更容易适得其反。 

另外,也要告诉孩子“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道理。 

就像作家桌子说过的一个词语:“义怒”,即学会正义、合宜的怒气,正确地发脾气。 

脾气从来都不是为了让孩子“低头”,而是为了让孩子“抬头”。

当别人的行为超出自己的忍耐度时,我们可以像小乔丹一样,进行适当的反击。


04

我爱你,仅仅因为你是你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 

一边是孩子在客厅里堆积木,堆了好一会儿,还没有做成想要的形状。

急得一下子推倒面前的玩具,倒在地上,又是踢脚,又是嗷嗷叫。 

刚下班的爸爸回来了,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撅着嘴的委屈模样,赶紧上前问宝宝怎么了。

最后,爸爸陪着孩子,捡起散落在周围的积木块,两个人一起堆出了一个大城堡。 

图片来源:电视剧《善良医生》

另一边,也是孩子在堆积木。

堆了好久,也没有堆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把手里的积木递给坐在一旁的爸爸,爸爸一边拿着手机一边说:“好,宝宝乖,自己玩哦。” 

没有闹脾气,孩子重新捡起积木块,只是低下头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落寞和难过。 

也许你会说,还是第二个孩子好,一点儿也不吵。

那么,如果是你,你想做哪一个孩子?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丈夫下班回来问妻子:“今天感觉怎么样?” 

在妻子的回忆中:

大女儿一早就哭着把她吵醒,大叫着床下有怪兽,她赶紧冲去孩子房间安抚,尽管当时自己还没睡醒。


一起玩玩具时,两个孩子总是抢来抢去,哇哇大哭。


姐姐嫌妹妹换尿不湿太臭,不断拿手拍打着妹妹的肚子。


甚至,趁妈妈没注意时,她还端走刚打开的蛋糕,最后完完整整地盖到地上…… 

对妈妈来说,有些崩溃的一天,在女儿眼里,却是这样的: 

我睡觉害怕的时候,妈妈来抱我了!


我最爱小妹妹了~


妹妹的肚皮噗噗响,我们都笑了!


妈妈还亲了我们好多下~


但是我最高兴的,还是妈妈和我用倒在地上的蛋糕,玩食物大战了……


今天是宝宝最开心的一天! 

站在门口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哽咽了。 

你看,孩子就是孩子,那么天真,也没有很懂事。

他们会哭会闹,会任性,也会撒娇,甚至还有自己的脾气,也会让你忍不住发脾气。 

但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啊。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被最爱的人,好好地爱着,所以才敢那么“放肆”。 

他们依恋着父母,父母也会给他们爱的回应。 

就像那两对堆积木的父子,不难想象,时间长了,一定是第一对父子的感情更好。 

心理学上提到“无条件的爱”,指的不是溺爱。

也并不是孩子知道自己值得无条件的爱,就不断索取,觉得大家都欠自己。 

真正“无条件的爱”是指:

虽然我会表扬你,也会批评你,但最重要的是,不管你做了什么。


不管你所做的是不是符合我的期望,你都不用担心我会抛弃你。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是你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值得被爱的了。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是让孩子懂得在尊重别人前,先尊重自己。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爱里,幸福长大。

把孩子教育好,就是在赚钱

儿童心理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掌握在父母手中。


孩子的成长成才,是为人父母一生最重要的考核表。


每到开学季,许多父母觉得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专注工作就行。


然而《人民日报》明确指出: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每位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纪录片《守护解放西3》中,9岁男孩小宇偷东西被店员当场抓获。


警方赶到时,他满脸无助和委屈。


口口声声说自己只偷过这一次。



还坚持表示自己是受高年级学生的指示,自己不照着做的话就会被打。



整个讲述过程,他思路清晰,逻辑分明,还有各种细节。


就连民警都很难从他的言辞中察觉出是否有说谎的痕迹。


但很快地,知情人透露:男孩所说的一切,都是自己捏造的谎言。


事发不久前,男孩已经在店里偷过一次东西了,当时是妈妈出面处理,就连爸爸都不知情。



平日里,妈妈工作事情多,自顾不暇,也不愿花太多的时间管教他;


爸爸更是成天奔波在工地上,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他的情况。


如今男孩小小年纪,满嘴谎言,甚至还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继续放任他不管,后果将多不堪设想?


身为父母,想趁年轻力壮的事多跑跑,多赚点钱养家,让孩子享受最好的吃喝用度,这无可厚非。


但把全部心思都扑在工作上,错过陪伴和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赚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一个三观正、性格好的孩子。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说:


“对孩子教育失当等于丢弃了那个孩子。”


不要以为努力挣钱养家,满足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很多时候,赚了一身荣誉和金钱,孩子不成器,足以让自己晚景惨淡。



去年,在深圳一家大公司当高管的表哥,决定放弃高薪辞职回家自由职业。


一直以来,表哥都是同辈亲戚中的“标杆”。


聪明有才华,985名校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直接免面试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工作5年,他工作兢兢业业,发展势头迅猛。


不仅比同期升得快,就连大领导都非常赏识他,打算派他去北京总公司担任要职。


就在大家纷纷羡慕他的事业有成时,他突然决定辞职。


消息一出,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辞职的理由很简单:


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女儿,现在孩子都快不认得自己了,想想比起高薪,还是女儿重要。


有人不解,像他那么厉害的人,多赚点钱给女儿花,不是更好吗。


但我却特别理解。


没有任何事情,比教育自己的孩子更重要。事业再大,也大不过对孩子的陪伴。



有一句话这么说:


孩子教育得好,你就是股东,会不断地给你分红。若教育不好,是债权关系,你就是债务人。


如今,看到表哥经常晒在朋友圈上的一家三口的合照,他脸上洋溢出来的幸福感,和表侄女对他的亲昵,实在令人羡慕。


在别人看来,放弃那么好的工作机会,很不值得。


但只有他知道,对孩子的陪伴,错过就没了;缺席孩子的教育,以后出问题想改,就难了。


说到这,特别佩服最近凭借《逆局》再度翻红的周渝民。


粉丝期待他乘势追击,再拍好剧火一把。


他却决定暂停工作,回家照顾女儿,只因不想再亏欠女儿的陪伴。


李玫瑾教授说过:“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抚养。”


父母再有钱,家业再大,都不如全心全意,好好陪伴在孩子身边,教育和引导他。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表示:


“教育孩子并非消遣或享受闲暇,也不是只要花钱、花时间就能轻而易举办到的事。”


对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得过父母爱的指引和陪伴。


不管此时父母经济条件如何,生活环境怎么样,在孩子的教育上,请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1、给予孩子必要的关心


企业家李开复带领全家人离开美国,重回中国后,发现小女儿特别不适应中国的教育。


学习跟不上,语言交流有障碍,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中。


为此,李开复再忙,一回到家就陪女儿聊天,不断鼓励开导她,还坚持写信,用文字给女儿成长的力量。


正是他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女儿慢慢恢复了自信,学习越来越有动力。


对他也更加信任,有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和他分享,寻求他的指导。


父女俩的关系一如既往地亲密、有爱。


作家苏芩说过:“爱和信任,不是要来的,是换来的。”


想要赢得孩子的心,保护他不受外界一切恶意的侵扰。


父母一定要察言观色,多了解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及时给他关注和引导。


唯有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对父母很重要,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和父母亲近。


2、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郭晶晶在一次访谈中,聊到丈夫霍启刚陪娃的情况:


不管每天多忙,都会抽出时间陪在孩子身边。



一到周末,不用上班,他的时间也几乎花在孩子身上。


陪伴中,他会带孩子上街卖旗义卖,或下田插秧体验劳动者的辛苦,或给自己洗车换取零花。



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利用父母的权威,逼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是充满爱的氛围里,一点点指引孩子知道要做什么,不去做什么。


没有足够的亲密感,光凭大道理要求孩子遵行,孩子只会感到被冒犯,被命令。


只有父母自己先做好自己的本职,给孩子心灵滋养,孩子才能不断调适自己,成为世界受欢迎的人。


3、温和而坚定地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出现问题,管教他会破坏亲子之间的爱和温暖。


事实上,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自己有哪些需要守住的规矩和界线,当他犯了错或行为失当,父母会如何接纳他或教育他。


温和而坚定的管教,充满爱,也能提醒孩子:


就算你有不足,我们也爱你;你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凭着为你负责的态度,引导你向上。


好的教育,应是恩威并施,这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股神巴菲特,不仅是投资界的佼佼者,就连教育子女,也是许许多多父母效仿的对象。


作为富可敌国的成功人士,他想的不是自己要赚多少钱,好让自己的后代拥有多少财产。


而是从小注重对孩子的教育。


不缺席孩子的重要场所,一有机会就和孩子交流每天发生的事情。


甚至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自己打零工挣钱,靠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


虽然自己财富很多,事业很大,他也没有要求孩子要照着他的老路,走一样的人生。


所以,在他的悉心陪伴、谆谆教诲下,三个孩子都特别独立,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实现人生价值。


究竟什么是父母最该做的投资?


答案始终只有一个:


那就是孩子。


为人父母,无非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真正的成功,就是把足够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培养他,规训他。


好让孩子的未来,在自己的手中不断增值,走向最高的峰顶。


投资孩子,就是投资自己的后半生。


教育一个优秀的孩子,便是此生最大的财富。


【亲子】别把你的孩子养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长读3遍


总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01 

你活得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问他玩得是不是开心。他告诉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


他细细跟我讲道,弟弟缠着爸妈要去日本玩,他妈不放心,便邀请我朋友跟着弟弟过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刚上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赚钱,却有着挥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来讲吧,日本物价很贵,一片哈密瓜要30元人民币左右。


朋友问我:“你能够认同自己还不能挣钱,家里也不是很有钱,眼都不眨只是因为口渴了,不肯买水却一口气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吗?”


这孩子,让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02 

身边这样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很一般,却把日子过得很“高级”。


她嫌单位盒饭难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馆子,下午还必定订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总会拉着我吃人气很高、价格也很昂贵的餐厅。


和她旅游,她对景区里各式物价虚高的食物和纪念品,向来都是潇洒地买买买,花钱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尝了一块,吐出来,嫌恶地皱皱眉,扔了。


我都不敢劝她花钱别太大手大脚。每次试图奉劝她,她都不服气地斜乜着眼,搬出她的那两句名言,理直气壮地开腔。


第一句,“女孩子,要富养”
       第二句,“出来玩,就一定要开心,别太在乎钱。”


似乎我要是劝她适当地节约,倒显得我太抠门太小气了。


我本以为她必定家境殷实,直到有一次去她家里。她住在城郊的民房里,老旧潮湿,又窄又小,从一楼上二楼,要从一个很陡峭的楼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着她高中时的校服外套,坐在家里拣菜。她问奶奶怎么不去打牌,老人家说道:这两天输了几十块钱,今天不高兴去了。


我借用他们家卫生间,奶奶不忘嘱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过拖把的水冲,别按按钮,水一冲哗啦啦的,浪费钱。


正是这样节俭的老人,却把自己靠卖菜一块一块攒来的积蓄,尽数交给孙女,任由孙女挥霍。


中午和她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她爸表态,不指望她赚钱养家,她赚的那点工资,给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后来,那位朋友约我假期一起去旅游,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准备买车,家里人也同意给她买。听到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



 03 


有句笑话这样说,“我视金钱如粪土,爸妈视我如化粪池。”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时间网上讨论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


我也想问问那些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的子女:孩子要富养?你爸妈欠你多少钱啊?


我认识一个男生,他从上大学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销,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条的。偶尔出行旅游花的钱,也是靠自己兼职打工赚来的。工作后,他就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抽钱一笔笔地偿还父母。


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经没有了抚养义务,压根不必探讨穷养、富养的话题。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结了婚,还让爸妈背房贷。


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于平凡的家庭,那么你应该很清楚,父母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很不容易。


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真的不会有一丝丝愧疚吗?

当父母被领导大呼小叫的时候,当父母被客户呼来喝去的时候,你却在呼朋引伴、潇洒度日,真的不会于心不忍吗?

当你用iPhone、iPad、Mac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10块钱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最后还没舍得买;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

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因此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别在缺钱的时候才想起父母,他们不是ATM,他们胸膛上有温度,他们心跳里有感情。


爸妈爱我们,爱得不容易。在远方的,给母亲打个电话吧,跟妈妈说声感谢不丢人;在身边的,记得回家吃饭,如果再能买个小礼物,相信妈妈会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万别忘了,也问父亲好。



 04 

许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帖子,发帖人小A,10岁时父母相继过世,年长他20岁的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供他上了大学,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姐姐在工厂上班,姐夫在学校门口摆一个小摊。现在姐姐退休了,退休金每月1800元。


姐姐的儿子——小A的外甥考上了外地某个大学的建筑专业,学费比本地大学其他专业贵。姐姐家收入锐减,开支突增,财务突然紧张起来。


姐姐想让小A每个月给她1000元作为养老费(实际应该是补贴外甥上大学的生活费),小A不干,并劝说姐姐不让外甥读学费昂贵的建筑专业。姐姐一气之下,扬言小A不给抚养费就要将他告上法庭。


小A问,如果姐姐将他告上法庭,他需不需要承担抚养费?会不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影响?他特别强调,姐姐只是将他养活大,对他没有对外甥好。至于如何不好,他举例说,上大学时,姐姐每月仅仅给他300元的生活费。言辞间很多对姐姐的不满,毫无感激之情。


姐姐将他抚养成人并送去上大学,小A本应心怀感激、知恩图报,他却认为姐姐姐夫做得还不够。我不熟悉法律,不知法律上这位弟弟有没有义务赡养姐姐。但从朴素的人情道义来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抚养自己十几年,还送自己上大学的姐姐,在她遇到困难时,有什么理由不帮帮她呢?


我替这位姐姐感到悲伤,带着弟弟出嫁本已不易,多年辛苦竟养出一只白眼狼。


我可不想将女儿养成白眼狼。我养育她是我作为母亲的职责,不图她的回报。但是,如果她长大后认为我替她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我哪天做少了,或者不做,她就怨恨我……如果发生这些,那是我的悲剧。


于是,我告诉她,妈妈刚才反思了一下,可能我以前一直替你盛饭,使你觉得为你盛饭是妈妈应该做的。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从今天开始,盛饭就是你自己的事,应该由你自己盛。


从那以后,我更加警惕是否替她做了太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替她做她份内的事情,并将一些家务分配给她,让她承担起家庭一员的责任;在我们劳动的时候,邀请(并要求)她帮忙,让她体会我们劳动的辛苦;教导她表达感谢,如果她表示了感谢,她会得到更多,如果她没有感激之心,下次我不再替她做那件事;物质方面减少满足,让她懂得并不是她想要任何东西都可以得到。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


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可能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几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他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


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24岁的青年本应自立,靠自己打工解决(或部分解决)留学费用。


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温室生活,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


这个案件让父母们警醒,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833598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