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孩子做家务终归是为了什么?

liveinHislove
分享在地如天的每时每刻
发现最近讨论教育是一个热门,特别在chatgpt爆火之后,大家都在思虑教育的走向。
所有的人都想知道怎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
在开始学习一个长达100天的课程后( 点击阅览:教育的绝妙喜乐),我突然意识到很多人在找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但从最简朴的做家务开始就可以给到孩子很好的训练。
听基础理念课程时,第一次听说“莫尔法则”——头、脑、心全人倒退教育原则,而且邓老师说只要遵循这个法则的教育基本上很难不成功。
我们很难忘记对孩子头脑的训练,但让孩子动手去操作一些东西,拼乐高、做饭、刷马桶等等(弹钢琴属于才艺,不算是手工工作时间。)咱们会觉得是次要的,需要尽可能满足“学习”之后,再附带着做一些训练。毕竟中国传统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学校无奈,居然把家务当作一项“作业任务”布置下去,但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家长让孩子摆拍一下,而后让他赶快去写作业,毕竟作业做不完是有后果的,家务做不做有多少影响呢?
邓太太训练她的孩子从抱怨自己要做的事太多,到后面可以很熟练地指导弟弟妹妹该怎么做,而后觉得做这些事是为了“祂”,为了大家,可以服务很多人感到很幸福。
我以前也会训练孩子做家务,但是从没有觉得要和看书、写作业相提并论,只知足于孩子会做,觉得他们做家务算是帮忙,没有考虑到“心”的训练。
得到的恶果就是有天儿子大喊:“我做这些都是帮你们!你们都不用做!”
“每次都是我做,为什么不让**做。” “我做了这些,你怎样不奖励我。”
我真的看到没有训练心的恶果,如果孩子做什么不从心里做,不知道自己该交账的是那一名查验人心肠肺腑的,仅仅只是“会做”,“帮忙”而已,那么做什么只是一个表面而已。
参加这次学习的大部分是孩子还比较小,三四岁的样子居多,大部分都没有上小学。甚至有弟兄姊妹还没有宝宝就来课程里预备自己的心。给我一个打击就是“我孩子已经好大了,感觉小时候最好训练的时期已经过了,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思路,还来得及吗?”
但祂一直给我的感谢就是没有来不及。
那么回到家务,我意识到需要给他们固定做某几项家务,不只满足于会做,做了,而是关心用什么态度做,是不是坚持做,有没有当作是自己的责任。
训练孩子的时候也训练自己的心。不要为了怕麻烦,不愿和孩子起冲突而放低对孩子的要求。训练心的部分更需求忍耐、安静、温柔、坚定,这也是训练自己脾气,安静下来依靠主的过程。这也是我反复学习的功课。
训练孩子做家务,自己首先要做示范,分解步骤让孩子学习;
再让孩子操作,一开始需要陪同,不要太注重结果,而是在心智上锻炼他们;
第三让孩子独立去做,最后来把关结果,可以说:“这次洗碗你洗得比较好,只有两个碗有点油,我相信你下次会洗得更干净。”
随着孩子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可以慢慢提高要求。
从邓先生邓太太一家的实践来看,需要让孩子长期坚持做某几项家务,并且反复训练,让他知道不做会自然带来后果,这项家务就是他的责任。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透过家务训练帮助他有自信、自尊、价值感。
把学习的事情放下,先训练他们做家务,训练他们的心,这是我一直有感动,但没敢放胆去做的。
“会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耽误他们?”
正如邓老师所言,我们都太把学习局限化,把教科书高举了。这些训练可能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虽然看起来训练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心力,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养育孩子也是。
愿我不去想怎么做,什么时候才能达成,能不能做好,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833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