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如何做好幼稚衔接?
因为疫情,孩子们暂时还不能返回校园,不少大班孩子的家长开始坐不住了:孩子们九月份就要从幼儿园踏进小学校园,但最后一学期的在园幼小衔接课程活动眼见“打折”,怎么办?铺天盖地的“网课”、“宅家进修秘籍”,让家长眼花缭乱;而孩子对节奏不适应,也难免手忙脚乱。以上种种,很多家长不由得心生焦虑。
▲宅家是“玩”还是“学”引发讨论
今天,小编为家长们梳理了一份“宅家幼小衔接”指南,让家长找到头绪,理清思绪,找到适合自己与孩子的节奏,尽快行动起来,为新开始做好准备。
幼小衔接,接什么?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是游戏模式,而小学是课堂模式。
▲图片来源:新华网
教育部研究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比起让孩子在“ABCD”、“加减乘除”上消耗珍贵的童年时光、透支未来的学习兴趣,以下这些才是“幼小衔接”的正确姿势。
01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书包、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进修用品等。经常做事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反应也灵敏,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相对紧凑的生活。
02
学习能力
在语文方面的准备上,家长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孩子不至于面对课本时觉得陌生和乏味。
在数学科学的学习能力准备上,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事物,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娃儿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之后小学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03
入学意识
当然,幼小衔接最需要的就是让孩子有入学的愿望和兴趣。家长要向孩子说明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孩子对上学有心理准备。另外,孩子还需要有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现在家中怎么做?
了解孩子的具体能力
疫情期间,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家长不妨先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孩子本领发展的具体情况,这里准备了12个小问题,帮助爸爸妈妈来对孩子做初步判断。
有的放矢改变弱项
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弱项,试着一起改变心理状态、养成习惯,让他们逐渐接受“我在长大,我很快要成为一位小学生”这件事,并为此产生自豪感。
1、增加孩子对小学的具象化认识:
疫情期间,无法进行参观校园等活动,家长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孩子描述学校。沪16区小学、初中网上“校园开放日”流动正陆续开展,快点击链接看看,有没有你想了解的学校吧!待疫情过去,可以去附近小学转一转,让孩子实地感受。
2、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和憧憬:
可以和孩子玩“倒计时”的游戏:在挂历或台历上圈出上学日期,每天算算距离上小学的天数。还可以和娃儿聊一聊,上小学后可能需要的学习用品,书包、文具等,更能引发孩子对于上学的兴趣和期待感。
3、鼓励孩子进行角色转变的演练:
可以和孩子玩“上学”的模拟游戏:家长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小学生,给孩子背着书包模拟小学生上学的情景,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角色内涵。
4、指导孩子确立时间观念,规律作息:
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小学生活具有严格的时间作息、规则要求,培养孩子的作息规律和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更有助于孩子日后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具体如何做,我们在之前推送的“‘学习型家庭’一日生活安排参考”中有详细讲解,点击就可查看。
5、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① 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
② 能将用过的物品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③ 能独立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④ 能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⑤ 能比较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
注重能力培养
— END —
责编:七月 | 主编:吉页 | 指导:听
声明:
-
文章内容来源于《幼小衔接手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官微《干货|“入学准备”备什么?6岁开始已太晚!》;新华网《“幼小衔接”的正确姿势!》,作者王眉潔。
-
封面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
联系我们:kexueyuer@outlook.com。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633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