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吗?千辛万苦,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是你吗?千辛万苦,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文章来源于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

作者王美文儿 




帮狗狗捂耳朵的可爱小孩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条很可爱的热搜:

狗狗被鞭炮吓到缩角落,萌娃帮捂耳朵。

因为治愈性太强,所以直接被网友们顶上了热搜第一。

视频中,小女孩蹲在发抖的狗狗旁边,戴着毛线手套的小手还捂错了所在。

她一边轻轻拍小狗,一边念道着:

“一会就放完了,放完就不放了,别怕啊。”

女孩说话时带着些口音,咬字也不是很清晰,可语气是温柔的、安抚的。

拍视频的妈妈说,小狗是对门家的,那天不小心被锁在门外。

正好母女俩在门口玩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鞭炮声。

小女孩本来也被吓了一跳,躲到妈妈身后,抱着妈妈的腿。

但看到一旁的小狗瑟瑟发抖却又无处可躲时,女孩就跑过去安慰小狗。

等到鞭炮声停了,女孩还摇摇晃晃地给小狗跳了会儿舞。

评论区的网友们都在夸女孩可爱,说她善良、有同理心、共情能力强。

我被女孩的背影治愈,却又突然想起前段工夫那三个看着妈妈晕倒而无动于衷的孩子。

我们做父母的,都想要个知冷知热的贴心宝贝娃。

没人希望自己倾尽所有,养出一个“白眼狼”。

孩子们的天性其实都是向上向善的,可为何反应如此不同?

我想,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

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是爱,还是冷漠。



“等你哭好了,我再跟你抱抱”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身旁有哪些现世报的例子”。

别的答主讲的都是些因果报应,唯有@胡小二,讲的是她和她女儿的小说……

七八年前,胡小二刚做妈妈时,学了许多“科学育儿”理念。

比如当时非常流行的“娃哭不抱,不哭才抱”。

所以当女儿两岁时变得爱哭爱闹以来,胡小二就是这么应对的。

她总是情绪很平静地看着女儿:“你哭好了吗?”

“没哭好可以再哭会儿,哭好了再喊母亲。”

如果女儿在哭泣的时候想要妈妈的拥抱,胡小二也会说:

“等你哭好了,母亲再抱你吧。”

整个过程里,胡小二的情绪都很波动,她不会批评女儿,也不会大喊大叫。

等到女儿说“妈妈,我哭好了”,胡小二才会抱着她综合、讲道理:

关于这件事值不值得哭,以及“哭”这个举动,到底有没有意义。

孩子哪里能听得懂呢?仅仅茫然地点点头配合妈妈。

但这个方法确实让胡小二省了不少力气。

女儿即使哭闹,也不会再持续很久。

胡小二觉得三两岁的女儿已经能够“自己消化情绪”了。

直到有一次,胡小二发烧了,身体很不舒服。

再加上刚和婆婆、老公闹过别扭,就一个人躺在床上默默流泪。

这时,胡小二的女儿走进房间,摸了摸妈妈的脸。

胡小二当时很想要一点安慰,就伸出手说要抱抱女儿。

女儿也很平静,问妈妈怎么了。

胡小二说:“妈妈好难过。”

女儿收回了自己的手,说了句:

“那你哭吧,等你哭好了我再跟你抱抱。”

躺在床上的胡小二瞬间崩溃!

她这才明白她对女儿都做了些什么!

原来这么长的时间里,她竟然一直如此残忍、如此冷漠!

孩子那么小,只能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难过和悲伤。

她向自己最信任的妈妈求助,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开、被拒绝。

她不是自己学会消化情绪的,她是在妈妈的冷漠里被迫学会压制情绪的!

因为不被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胡小二根本克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也是从这天起,她改变了和女儿的相处模式。

胡小二在知乎上写这篇回答时,女儿上了小学。

性格活泼开朗,爱哭爱笑爱撒娇。

看起来远没有小时候“乖巧懂事”了,但胡小二非常庆幸:

“还好一切来得及。”

有过胡小二类似做法的妈妈,并不在少数。

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实实在在伤害了孩子。

其实只要我们诚实地问问自己,愿意被别人如何相待,答案就会浮现。

孩子要在家庭中被养育者好好地爱过,才能自然发展出施与爱的能力。

如果从小感受不到被爱,凡事都得不到积极的回应,生命里就只剩悲凉。

自然也不会有足够的能量,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众生。

“给小板凳揉揉疼”

父母的爱和看见,是孩子发展善良和同理心的源泉。

回到具体生活,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向善呢?

尹建莉老师曾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讲过“给小板凳揉揉疼”的故事。

圆圆小时候常常会磕到小板凳上,疼得大哭。

换作我们,可能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打两下小板凳“报仇”:

“坏小板凳!欺负我们孩子!以后还敢吗!”

孩子破涕为笑,皆大欢喜。

但尹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她也是先安慰女儿,亲亲抱抱。

等圆圆状况好一些,再像对待孩子一样,带圆圆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这样一来,小板凳不再是伤害圆圆的“坏蛋”,反而变成了分担者。

而且圆圆给小板凳揉疼时,注意力也被转移,情绪很快就会好转。

尹老师说:

“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

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或许有的爸妈会担心,“人善被人欺”。

但其实,培养孩子的善良和同理心,恰恰是为了更长远的幸福。

一个小时候就能给小板凳揉揉疼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也会是个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愿意释放善意的人。

而TA从生活中获得的,也会是这些。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毕竟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

彭凯平: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职责是让孩子的积极天性发挥出来。

同时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幸福的孩子,成绩更好,朋友更多,更积极上进。

幸福的成人:工作效率高22%,收入高83%,寿命更长。

作者介绍

王美文儿,努力多写美文儿的大老王,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

成为自己幸福的负责人

用爱点亮自己,点亮家庭,点亮世界


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生病的孩子,八成都因为伤了心

1-14岁孩子成长密码,强烈建议收藏

抚摸孩子的这些部位,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化解情绪


             
               
               
               
             
               
                
                  
                  
                  
                
                  
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某些方面(如读书考学、婚恋情感、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亲子教育、自我认知等)的不顺、挫折或打击,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困惑、烦恼和痛苦。
如果你最近处于某些困难的阶段,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困惑、烦恼及痛苦,影响你的生活,并且,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改善。或者你“毫无缘由”的常被一些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恐惧、悲伤)困扰,怎么都摆脱不掉。
那么,您可以联系我们有十余年工作经验的有温度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632104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