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正文 幼小衔接 | 元宵,良夜,乐团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福 元宵节由来 元宵佳节闹元宵,2月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又称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以是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传说 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霸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 为保刘氏江山,刘襄起兵讨伐诸吕随后并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毕竟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都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火把节 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逐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也有认为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义。 明帝敬佛 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瓜葛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怀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 元宵习俗 01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寄意团团圆圆。在北方叫做”滚”元宵,南方 叫做”包”汤圆。 02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有闹花灯的习俗。各地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03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保守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04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龙舞流行于中国许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05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安康的活动。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半夜,始归。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6316381.html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