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课:摆烂躺平的背地是什么?——成长型思维孵化
画外音
上学期心理课一共准备了3个主题,这篇是上学期心理课中上的最满意的一节,教案设计经过了小组的很多次修改和讨论,标题也经过了很多轮的修改,从一开始的《成长奥力给》到《破茧成蝶》到最终版《摆烂躺平的背后是什么》,每一次的修改都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更加走近了我的这些零零后学生们。当学生上完课开心的说出:原来我这个是成长型摆烂时,为师内心很满足。当然这半年也上过不怎么样的课,也遇到了在课堂做作业的学生,不管如何,成长还在继续,作为教师,我也在学习成长型思维来看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一边经历,一边成长,欢迎留言交流讨论呀。
教学目标
1、了解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领会两种思维模式对人的影响。
2、学习运用具体的成长型思维与自己对话,看到摆烂躺平背地的成长力量。
3、培养面对挫折困难的自信心,踊跃面对。
目录
热身阶段5分钟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很有趣,学生参与的兴致勃勃,有的同学能成功解开,有的同学无法解放双手,被卡住了,由此分享感受,引入高一期间被卡住的时刻。以下是结合我校学生刚刚经历了期中考试设计的卡住时刻。考前考后都可以设计,可按需修改。
团体转换阶段1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将想法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小组海报纸上,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让学生能够看见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某些对测验的担心的情绪或想法,将之正常化,另一方面,将大脑想法语言化,与本体暂时抽离,为后面设计讨论想法对个体的影响作铺垫。
流程:在同学们分享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挑出一部分可能出现的固定型思维。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形式,用一块布表示这些想法出现对小A的影响,一位同学扮演小A。表演完毕,教师需引导扮演者说出这些想法之下对情绪、行为、自我认知的影响。然后教师介绍这个思维形成的过程,观看视频,认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用布外化这些想法,将想法之下对主人公小A的影响用布表达出来,可以很好的将固定型思维对人的影响展现出来。注意:这里的固定型思维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主人公,就像茧一样,让他痛苦的同时也提供给了安全感和稳定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也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视角,为后面孵化成长型思维作铺垫。
【可以讨论的点】很多时候固定型思维和负面思维、不合理信念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还是说本质上就是一样的。在阅读了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一书后,我的理解是她们的的差别在于是不是经过了很多次的重复,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由此有了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这个思维模式对自己的影响,有了改变的动力。
【材料】此处有一些总结这个环节的ppt和具体的视频就不一一放上来,可在附件中查看。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534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