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自负的孩子,内心可能藏的是自卑!快来看看,自馁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那个自负的孩子,内心可能藏的是自卑!快来看看,自卑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哈喽!亲爱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里是娜姐家庭教育,我是娜姐。学习家庭教育,我们是认真滴!










亲爱滴云闺蜜们,大家好,又到了咱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今天的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怎样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这个话题。


今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板块:娃儿自卑的常见表现。


为了让大家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呢,我将用案例分享的方式给人人介绍这一部分内容,希望能给有类似困扰的父母一些启发。


1
“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平时,我们会把“自卑感”和“自卑情结”统称为“自卑”,但其实在心理学中,这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按照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自卑感”是一种主观心理,主要就是对自己的不认可,或者对自身状况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情感。

有自卑感是人类正常的普遍现象,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卑感。

而且适度的自卑感并不一定是坏事。

我来个大家举个例子。

假如一个人因为学历不高,没有找到好工作,他内心对自己的这种状况非常不满,这时他其实就是有了“自卑感”。

但如果这种“自卑感”并没有打垮他,而是激励他继续努力,进行学历提升或者自己想办法创业。

这种情况下的“自卑感”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

阿德勒还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因为人类正是感受到自己无知,所以才去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去探索宇宙。

那什么是“自卑情结”呢?

“自卑情结”是指:自卑感过于强烈,虽然对自己不认可,或者对自身状况不满意,但却不去付出努力改变或过度努力但始终对自己不满的一种情结。

我们还是来举两个例子。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表现:不付出努力去改变

假如一个人因为学历不高,没有找到好工作,虽对自身状况不认可,但却放弃付出努力,并且以“我学历不高”或者“我能力不行”为由,不再努力去改变自身状况,那么他就是被“自卑情结”操控了。

第二种表现:过度努力,但始终对自己不满

假如一个人对自己或者自身状况不满意,所以一直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

但是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内心都始终对自己充满了否定,无法享受成功带给自己内心的幸福和对自己的认可,那人生也是不会幸福的。

所以,接下来我和大家讨论的“自卑”,指的是 “自卑情结”下的这两种情况,适度的良性“自卑”,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2
自卑的常见表现形式
01
对他人的看法过于敏感

训练营中真真的妈妈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真真今年9岁。经常因为生活中的各类小事而“受伤”。

真真妈妈给我举了几个例子。

真真过生日邀请朋友来,结果有一个朋友因为提前有安排,所以没来,真真很是难过,她觉得是朋友不喜欢自己所以不来的。

一次真真忘记带作业了,老师也没批评,嘱咐真真下次要仔细收拾书包。效果真真回家哭了好一会儿,情绪特别低落,怕老师再也不喜欢自己了。

在家里也是,经常因为小事“过敏”。妈妈有一次和真真开玩笑,说真真的做的皇冠像两个m过家家,效果真真觉得妈妈在讽刺自己,气的好一会儿不和妈妈说话。

真真妈妈觉得养育真真非常累。不了解哪一点就又让真真炸雷了。

其实,真真表现出来的“敏感”,深层原因是 “自卑”。真果然“低自我价值”让她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接受自己。

她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去寻求别人的认可。任何人际交往中的“小摩擦”都能成为她不足好的证明,很多在我们看来的小事,都能让她苦恼和郁闷半天。

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想帮助孩子走出自卑,必须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教给孩子积极的思维方式,帮孩子找到支撑自己的底气。

具体如何操作,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给人人详细拆解,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关注!


02
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

这种情况也非常常见。

训练营中凯凯的妈妈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妈妈说,凯凯做事情总是唯唯诺诺的。很多事情,他都没有尝试,就说自己不行,要放弃。

妈妈举了几个例子。

体育老师指定凯凯当体育委员,但是凯凯特别烦恼,觉得自己做不好,让妈妈去和老师说,自己不想当。

上机器人编程课,老师分配小组任务。他非常担心,怕自己这里做不好,那里做不好,让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他也摇摆不定,总怕自己把事情搞砸,影响了小组荣誉。

妈妈总说凯凯是瞎操心,让他心大点,但凯凯情况一点都没有改善。

和妈妈深聊后,才知道原因所在。

凯凯妈妈在养育的时候,“控制欲”比较强,总是告诉凯凯这个不要做,那个不要动的,生活中给凯凯制定了非常多的规矩。

时间长了凯凯就变得畏首畏尾的,认为自己做不好事情, 做什么都是错的,心中的羞耻感很强烈,所以不敢拿主意,凡事都想往后缩。

这种情况下的“自卑”唯有多给孩子掌控感和选择权,让孩子体会到“为自己做主”,建立“我能行”的信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至于具体解决方法,我还是在之后文章中给大家拆解,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关注!

03
骄傲自大,无法听取别人的意见

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骄傲,无法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会感到这个人是自大。

确实是“自大”,但这只是表象,“自卑”的深层原因其实还是“自卑”。

训练营中东东的妈妈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东东8岁,成绩很好,很喜欢吹牛,总是说自己这个好,那个好,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好”。日常平凡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大家都必须听他的,不然东东就会发脾气。

妈妈刚开始以为东东是自信,但后来发现,东东经常用自己的“好”来抬高别人,任何场合都总是想要炫耀自己很优秀。

其实东东的“自大”正是“自卑”的表现,他内心对自己的价值感其实并不是很确定,所以总是需要通过炫耀自己的优秀,来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可。

因为“自卑”,所以他也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因为他觉得采纳了别人的意见,就是否定了他自己的价值,他就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但一个真正自信的人,他是能够听进去别人的意见的,同时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04
过度争强好胜,追求完美

 

自卑的第四个常见的表现是:过度争强好胜,追求完美。

训练营中婷婷的妈妈遇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婷婷非常要强,凡事都想争第一,哪次稍微做的不好就非常气馁。

为了能保持“优秀”的状态,婷婷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睡眠时间越来越短。

妈妈刚开始觉得孩子要强是好事,但后来才发现,婷婷已经开始有些焦虑了。

过度的争强好胜,无法接受失败的自己,其实也是一种“自卑”。

婷婷妈妈告诉我,她之前总是向孩子强调如何成功,慢慢让孩子觉得,只有成功了,才值得被爱,才能得到关注,对失败的恐惧,变成了“不被爱”的心结,自卑的种子就悄无声息的发芽了。

在婷婷的内心,她认为自己不能输,必须足够优秀足够好,才值得被爱,自己才是好的。她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自己的个人价值等同起来了。

具体怎么引导婷婷,我也会在之后的文章中给大家详细的分享。


每个孩子都需要尊重和认同,让我们少一些说教,当我们多给孩子一些爱和关怀,孩子才能获得自信,变得越来越好。 

愿所有的孩子,都有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愿他们都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去创造充满无数可能性的丰饶人生。

好了,关于“自卑的几种常见表现”我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下篇文章里,我会给大家介绍“如何引导敏感又自卑的孩子”,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记得关注哦!

还为辅导作业头疼?四步引导法一定要看,定能救你出火海!

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差!

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力?那一定要知道这几个关于学习的真相,孩子才能学习力up,up,up!

孩子不爱学习?千万别逼,搞懂原因才是关键!不然真的越帮越忙!

孩子总爱“抢风头”?其实孩子缺的是合作能力!用好这三步,轻松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孩子竞争意识过强,已经没法和朋友和谐相处了,该怎么引导?

这些方法千万别用了,不仅培养不了孩子的“竞争力”,还把孩子带“沟里”了!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真的对吗?看完这篇,你再也不会这么想了!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观念真的对吗?看完这篇,你再也不会这么想了!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来来来,学会这三个步骤,轻松帮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一定要试试“逻辑后果”的方法,不打不骂轻松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为了培养规则意识,狠心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几个常见的误区也一定要了解!

科学规则制定好了,可孩子还是不守规矩,怎么办?

孩子总是没规矩怎么办?可能是制定规则时出了错!三步教你制定一份清晰的家庭规则!

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些影响因素!快来看看,找对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啊!

孩子学习一点都不主动?别急着催,一定要把孩子内驱力发展的规律了解清楚再说!

错误的养育方式导致孩子抗挫力太差怎么办?来来来,这些补救方法教给你,父母一定要看!

孩子天生抗挫力太差怎么办?别担心,简单好用的方法一步步拆解给你,不看后悔系列!

培养孩子抗挫力的这些错误方法你是不是还在用?快进来看看,别把孩子伤了!

孩子抗挫力太差?找到原因是关键!影响孩子抗挫力的几个因素,父母一定要了解!(2)

孩子抗挫力太差怎么办?找到原因是关键!影响孩子抗挫力的几个因素,父母一定要了解!

孩子彻底“躺平”了,怎么催都不动怎么办?这样做,从心理层面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出困境!

越催孩子越不动?原来是陷入了权力之争!解决办法手把手教给你!

孩子只有催催催才去写作业?别催了,因为孩子心里是这么想的!

孩子磨蹭先别急着催,找到原因才是关键!孩子磨蹭背后的这些“心理机制”,你一定没想到!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435483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