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雄文:为什么“县中模式”难以在下一代身上“复制”顺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开学必看)
点击左上蓝字,订阅“黄冈新学爸”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突然问我:“爸爸,你是学霸吗?为什么老师说学霸的孩子是学渣呢?”我一听,发现这个问题比较凶险,不好回答。说自己是学霸吧,可能会给她一种对号入座“学渣”的心理暗示。说自身是学渣吧,也不合适:一方面老师没说负负得正、否极泰来–“学渣的孩子是学霸”,另一方面可能以后就彻底丧失了在学业上指引她的“合法性”–爸爸你自己学习就那样还好意思指点我?最重要的是,这也不符合事实,哈哈。
不过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我的思索。在平时的咨询中,也遇到过太多这种“父母双学霸,孩子是学渣”的案例。这些大多在“县中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霸父母很难接受自身的孩子成绩平平甚至还比较靠后,他们追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作为父母我们已经把自己最好的方法教给了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学业成功”无法在孩子身上“遗传”和“复制”呢?
一、“县中模式”的特征和“遗传退化”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县中模式”的特点。近年来在全国多个省市大行其道的“衡水中学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县中模式”,或者说它是“县中模式”的高档阶段–更高的组织化程度、更大区域的优质资源招生和更好的头部考试成绩。其特点是近乎“军事化”的时间管理、高频率的题海战术和精细化的学习方法。
从早上5:30起床到晚上22:10就寝,每天13节课安排得满满当当。6节正课,由老师上课讲解;7节自习课,大部分时间用来做题,甚至连等待打饭、跑操列队的工夫都要被利用上做题。每天作业涂卡读成绩,周测、月考都要进行各种排名–总成绩排名、单科成绩排名、进步退步幅度排名,一切以考试成绩论英雄。
了解了“县中模式”的特点,就很容易回答学霸父母的忧心追问:这些孩子的生活成长条件普遍优于学霸父母,缺少那种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斗志和内驱力,自制力普遍低于学霸父母,很难适应高强度、枯燥的题海生活。在这类情况下,学霸父母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而认为“子不类父”,在过往“成功路径依赖”的惯性下强行向下一代“推广”经验,结果在成功制造学渣的同时,也形成了紧张的代际关系。
其实,形成这个现象的下层逻辑非常简单。
一是成长动力与经济基础不适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对“县中模式”下成长的很多孩子来说,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恐惧才是。对流于父兄一样底层艰辛生活命运的恐惧、对前途迷茫的忐忑和焦灼,才是他们自我制约、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最大动力。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李强也认为,“衡水中学模式”与衡水的“盐碱地文化”有关。衡水什么自然资源都没有,只有盐碱地,考学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唯一出路。
而对于现在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在新的成长动力(如明确的人生目标、学习的成就感、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等)没有形成或者没有换挡升级之前,再去生硬套用与自身经济基础不匹配的能源机制–上一辈所使用的“县中模式”,势必会造成错配。这种成长动力的错配必然会导致能量传递的损耗和系统效能的降低,其最终结果被县中碾压是必然的。
二是在高度组织化的“县中模式”下,孩子探索和建构符合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的空间,几乎被压缩殆尽。过于严格的时间管理、频繁无休止的题海训练,使得孩子疲于奔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度思考、去深入探讨、去建构知识体系、去自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部分人在这类模式里如鱼得水,而大多数学生是牺牲品是陪衬,他们潜力挖掘到了极致,也就是平均水平,而且非常之辛苦,既不利于短期的应试目标,也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的情形,就像一个士兵站在春秋战国的战场上,既没有“虎狼之秦”军功爵位制度激励下的“闻战则喜”(内驱力),又不出类拔萃能全身而退的战术素养(学习方法),要想在惨烈的战争中存活,谈何容易。
二、两场战争给咱们的启示
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进修方法呢?
让我们从二战中的两场战争开始谈起。二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场战争,不是珍珠港海战,也不是诺曼底登陆,而是硫磺岛战役(电影《硫磺岛家书》就是以此次战役为蓝本)和广岛战役。
1945年2月爆发的硫磺岛战役中,日军彻底丧失了制海权、制空权,因此美军信心满满,计划5天拿下硫磺岛。登陆前,美军的空袭和炮击往硫磺岛上倾泄了每平方公里平均1200吨的炮弹、炸弹,整个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龟缩在坑道里无法活动。然而,登陆后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日军凭借坚固的地下工事,顽强抵抗绝对优势兵力的美军达一个月之久。很多高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战斗异常残酷、激烈,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战役结束后,美军伤亡共计28,686人,日军守备部队伤亡23,7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硫磺岛之战成了太平洋上最残酷、最艰巨的两栖登陆战役。
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使美军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伤亡将会更惨重。此前美军已经制订了在日本九州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在关东登陆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结果使得美军对日军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伤亡重新做出评估,预计盟军方面伤亡在100万人以上,打到东京至少得2年之后,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的巨大伤亡间接促成了美军最终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决定。
这两场战争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惨烈,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战争史上原子弹首次使用所展现出来的巨大威力和对战局的决定性作用,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军不断更新对战争的理解以及思考如何赢得战争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同一维度的竞争必定异常惨烈,而且结果往往充满不确定性。要想赢得先机,就永远不要和对手在同一层次上竞争。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美军此后越来越重视构建“领先对手一代”的充分优势,以保证美国能在战争中碾压对手。大到国防战略、作战理念,中到军事科技、主战装备,小到作战单元的策略、单兵战术素养,无不追求对对手的“代差”优势。通过对对手的“降维打击”,来保证最终胜负结果的确定性和代价最小化。
三、黄冈中学“1+3+4”学习法的基本框架
1、以试题训练为中心 V.S. 以构建知识体系为中心
学习方法亦是如此。如果拼勤奋、拼学习时间、拼刷题数量,我们可能永远也拼不过很多县中的孩子,拼不过衡水中学,因此,如果在这个维度上跟他们较量,其结果早就是注定了的。
因此,我们要对学习过程进行重新审视、重新组织。传统的学习模式是以课本知识为输入,以试题训练为中心组织学习过程。通过简单的题目,加深对单点知识的理解;通过复杂的、综合性的题目,建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结。不同题目知识点之间的联结方式不一样,因此解题套路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刷完足够的题目,才能掌握足够多的解题套路,才能应付越来越灵活的试题。
这种模式对老师、对学生甚至对学校来说,都很好操作,工作量、成果也容易量化,最终比拼的就是时间和毅力。衡水中学的成功就是把“刷题–批改–讲解”这个过程的循环速度做到了极致。每天13节课的时间、涂卡读成绩、老师的勤勉,都是为了加快这个过程的运行速度而服务的。
这种模式一旦与学生内在的自我驱动同频共振,就会产生惊人的能量。最终,具有强大内驱力、同时又适应这种快周转高强度模式的学生脱颖而出。然而,相对于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这种模式的整体效率却并不高,而且大多数学生并不能与之产生共振,只是被裹挟其中快速向前。
另一种更高效的方法是以构建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学习过程。课本知识作为初始输入,试题训练作为反馈输入。课本知识用来构筑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通过试题训练来加深知识框架中各节点知识的理解、来建立和丰富知识框架中多个知识点之间的链接,最终形成一个包含知识框架(知识如何组织)和分析框架(知识如何分析和利用)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学习模式中,试题训练只是我们理解、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的必要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试题训练中发现的每一个相关知识、新知识,都要纳入这个知识框架并归置到其中的合适位置;试题训练中获得的每一个具体解题套路,都要抽象成一个分析框架、一个分析角度,纳入到这个知识体系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有的放矢地查“漏”和补“缺”(否则根本不知道何处漏、何处缺),才能主动选择试题进行训练–有所为有所不为。别人在题海中遨游的时间,我们要用来建立、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不能只存在于我们脑中,要学会可视化、结构化地表达出来。有了这个知识体系,我们自己也可以当命题人,可以评价出题者的命题质量。
2、系统学习的3个关键
在这个以构建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系统地学习。系统学习有以下三个关键:
一是整体学习。先把握知识的结构层次和整体框架,弄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认知结构,使脑内浮现一张“地图”,在此基础上,再去掌握和理解各部分的知识点、重点和细节,这样就可以脑有全局、重点清楚,从而能系统地建立、把握和运用知识系统。
传统教学法是一节一节、一章一章地学,先掌握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在运用的时候,再根据问题的不同需要,去进行知识点之间不同程度的整合,这种整合属于“后整合”,不系统、不全面,因为每个综合性的问题最多只会考查知识整体结构中的一个剖面或几个点罢了。长此以往,知识组织必然“碎片化”,必然漏洞百出、顾此失彼,而且整合效率低。这也是为什么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的根本原因。小学阶段知识点较少,知识点之间的整合运用少、整合强度低,所以好的学习方法与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成绩展现上好像差别不大,到了初中、高中,跨章节、跨部分甚至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频繁,“裸泳”的孩子很快就会力不从心、掉队了。
二是注重学科融合。任何单一学科都只是理解事物的一个角度、一个切入点而已,而世界是综合的,所以学科之间必须要融合。
比如,高中数学老师在讲解题的时候,强调“由题意得、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综上所述、因此”这个解题思路的描述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写作,就跟议论文中“提出论点、列出论据,逐层推进,得出结论”的写作过程一样,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简洁有力。他还说,不要光以为写作只存在于语文、英语的学习中,要树立一种“大写作”的思维,与数学解题一样,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的论述题解答也是写作,甚至平常上课的提问、交流也是一种写作,要统一起来看、加强融合与应用。
老师如此,学生亦然。数学老师讲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重心、垂心时,学生就会有人回答他们“心心相印”(重合)。英语老师讲“Mind Act Upon Mind”的意思时,就会有同学列出“y=f(x)”,x代表你喜欢的人的心情,y代表你的心情。y=f(x)代表“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种融合是不是有点意思?
三是建立“输入—建构—输出”闭环。很多学校上课时,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总是那么少数几个人。在黄冈中学,想做“沉默的大多数”,也不太容易,因为每个人每个学期都要上去讲课,其他同学在台下质询,最后老师总结点评。不要以为这个很轻松,同学质询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出糗”、让大家开心。讲错了、被问住了、理解不太到位、方法不够高明等等,都是被“诘难”的常规类型。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脸皮薄、要强的,哪能让你随便抓住“把柄”、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攻击呢?记得我第一次讲课是要讲一篇文言文(自编教材,不是课本上的),时间15分钟。为了准备这次课,我查古文词典、分析难句结构、理顺文章意思、收集作者背景信息、查找同类或相似文章、写讲课脚本,前前后后忙了一周,才敢上台讲。战战兢兢讲完,质询环节还是有几个知识点上被“攻击”了,当时是夏天,下来的时候衣服差不多湿透了。但通过这个经历,我基本上掌握了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方法,而且印象非常深刻。
不光语文课,数学、外语等课也是一样的要求,甚至每个人每年还要在全班教一首歌。这种学习方式的底层逻辑,就是通过强制输出检验、拷问你的知识建构情况,倒逼你认真完成知识建构和形式表达,再通过其他人的质询和启发,不断修正、丰富和完善。
3、深度学习的4种方式
系统学习是宏观的学习方法,具体到每一个知识,我们还要学会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式来开展:
一是纵向思考。纵向思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弄清楚每个知识的What、Why、How。What代表知识点本身,Why代表知识的背景信息:知识从何而来?事物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结论来自何处?结论之前的试验是谁做的?怎么做的?怎么想起来做的?How代表知识的应用,包括它在理论体系中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二是横向思考。与纵向的深度拓展不同,横向思考重点是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任何知识都不会孤立存在,在横向建立联系就是不断追问:
与此类似的知识还有哪些?是哪些方面类似?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
面对同样问题,其他区域、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同一领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同一个发现者,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
围绕这一结论,还有哪些其他的事实?面对已知的事实,有没有其他的分析角度?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横向思考不仅可以高效地对知识进行横向整合,还有利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三是关注方法背后的思维方式。题目千千万,各科解题方法加起来应该有数百种,而解题方法背后共性的常用思维方法不过一二十种(如逻辑思维中的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这一二十种思维方法在各科中的组合运用,就形成各种丰富多彩的解题方法(也是分析方法)。因此,与其去题海刷“经验值”,不如更进一步把这些解题方法背后的思维方法学通弄懂,这样才能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假以时日,你也能创造出“神来之笔”的解题方法(也是分析方法)。
所以,在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的时候,除了要学会解题方法本身,你还可以继续追问一下: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方法背后的思维逻辑是什么?因为解题方法只是“鱼”,产生解题方法的思维方法才是真正的“渔”。学人之“鱼”,不如学人之“渔”。
四是提炼思维模型。所谓思维模型,就是在底层思维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类型的问题或场景,形成的观察事物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
我们年少时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时,总是感觉不得要领。明明自己明白了作品中的每个字词,怎么就体会不到作者的那种情感呢?这首诗我有点感觉,怎么换了另一首诗好像又体会不到了呢?缺少一定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一套分析这些作品的(通用)思维模型。
含蓄内敛,早就深深植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种含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就是过多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讲究“你品、你细品”。怎么办?他不讲,我们只能自己去调查。调查什么呢?调查他创作这个作品时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时代背景,二是个人境遇。了解清楚了这两点,再结合作品的字面意思、表达习惯,基本就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就能对整个作品有比较深入、准确的理解。这个思维模型如下图所示:
以构建知识体系为中心(一个中心),系统学习(三个关键)、深度学习(四种方式),这就是黄冈中学 “1+3+4” 学习法的基本框架。上面只是一个简要的介绍,后面有机会我们可以分专题详细讲解。
四、本公众号的初心和使命
1、创建此公众号的初心
由于有过3年的兼职教师经历,而且跟踪辅导的百余名学生绝大部分都考入985名校,因此很多人建议我把用以教授他们的黄冈中学学习法系统总结一下,写成书和大家分享。我一直没有动笔,没时间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恐怕是自己内心深处从不觉得学习是一件费心费力的难事,没什么好写的。
有了孩子之后,开始觉得有必要认真探索和总结一套适应当今中国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全球化形势、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要求的K-12教育模式、学习方法,作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论。因为我始终相信,没有一定方法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但这仍不足以让我有动力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运营一个公众号,频繁的加班、每周给女儿上课、锻炼、阅读,耗费了我的绝大部分精力。
真正刺痛我的、激发我做这件事的是,我发现很多学校的教育方法还“停留在清朝”,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非常原始、低效,天天学到晚上十点、周末赶场参加辅导班,学生辛苦、家长也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却连上个一本都费劲。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经过大量调研和深入访谈后发现:在绝大部分学校,老师教知识的多,教学习方法的少;教学习方法,也主要是针对单一章节或者某一类型知识的技术性、细节性学习方法,针对本学科的整体性学习方法几乎空白,更别说跨学科的、通用性的学习方法了;教解题方法的多,却很少去教解题方法背后的分析框架、底层思维方式。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现象,掩盖不了这个最尴尬的事实: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作为学习中最重要的技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授。
面对这个普遍性的问题,我真的难以保持淡定。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为了他们少一些题海中的低效徒劳和光阴虚掷,为了他们在学业上游刃有余,为了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童年和青春,我下定决心,从零开始地创建这个公众号。聚焦学习方法革新和思维能力提升,让天下没有难学的功课,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2、内容体系简介
带着这份初心和使命,这五年来,我查阅了不少教育思想、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著作、论文,认真研究了“虎妈”蔡美儿(著有《虎妈战歌》)、“狼爸”萧百佑(著有《“狼爸”教你上北大:所以,北大兄妹》)、韩国妈妈全惠星(6个孩子全部哈佛、耶鲁博士)等人的育儿实践,系统总结了母校黄冈中学的教育方法,也与10余位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大学教授深入探讨过如何帮助孩子构建影响其一生发展和幸福的关键能力,慢慢形成了基本的框架和核心要点。他们非常赞赏和认可我的想法,也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建议,并鼓励我发表出来和大家分享和交流。
在这个四层体系中,我们将以第二层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基本课程的知识为切入点和载体,深入到第三层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第四层的底层思维的构建,最后再回到第一层的综合应用。除了常见的K-12课程,我们还加入了经济学、心理学和博弈论相关知识的渗透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后面有时间,我们再详细介绍这个内容体系。
3、本公众号的服务方式
我们先要在目标上达成共识。本公众号ID是freedom-to-985,所以也默认各位读者把孩子实现“985自由”作为基础的现实教育目标之一。如果不是这个目标,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关注本公众号。
这不是装13,因为不同层次的目标,其实现方法往往迥然不同。普通人学羽毛球,培训班三个月就能对打了,但要走专业路线,可能前半年甚至一年你都在练习架拍,教练不会让你碰球的。
公众号的服务方式初步设想有两种:
一是运营团队按体系、按节奏输出。以各科知识点的学习为例,详细讲解黄冈中学学习法,以及上述内容体系中的主要内容。
二是各位读者“点菜”。“想吃什么”,不管内容体系中是否涉及,只要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相关,我们就把它当作您给我的命题作文,尽量提供。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433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