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幼小衔接要迷信,杜绝“小学化”宣传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两方面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幼小衔接,接什么?”
“ 幼小衔接, 怎么接?”
▌一、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三、社会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等。
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 有机会也可以通过共游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繁荣美好,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研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
▌结 语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333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