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广东省各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课外文言文阅览汇编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情景默写
1.默写古诗文。
⑴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⑵何处望神州?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⑶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⑷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不觉船移,微动涟漪,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⑹饭疏食饮水,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xiān yú( )。
⑵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piāo yì ( )。
⑶ 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fēn zhì tà lái( )。
⑷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 chōng dǒu niú( ),声震天地!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锋利的剪刀随着灵巧的双手,让一张红宣纸上下翻飞,学生们娴熟的剪纸手艺令人惊叹。
B.北京冬奥会,让世界领悟了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到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
C.看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的新闻直播,我们热血沸腾,爱党爱国的情感油然而生。
D.雅致错落的住宅、笔直平坦的马路、充满趣味的线条、多彩斑斓的色块……汕头这座城市别样的几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冬奥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对话的使者,冰墩墩虽然备受国人宠爱,而且还受到外国友人的追捧。(将“虽然”改为“不仅”)
B.近期,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欧洲能源困境,不过欧洲想在短期内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并不现实。(将“加强”改为“加剧”)
C.BA.2变异毒株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流行毒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者症状不明显,发生隐匿传播风险更高。(在“传染性强”加上“具有”)
D.志愿者们在珍惜粮食的宣传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身体力行,践行“崇尚节约 珍惜粮食”的誓言,节约粮食的先行者。(在“节约粮食”前加上“做”)
5.下列对下图作品鉴赏,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幅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洒脱奔放,汪洋恣肆。
B.这幅篆书,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长,庄严美丽。
C.这幅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略微宽扁,沉稳庄重。
D.这幅楷书,讲究用笔,横平竖直,字形方整,结构对称。
四、语言表达
6.根据对联常识,从以下短语中选择正确的短语,并组合成下图对联的下联。
春花 春雨 春山 似画 润木 争艳 斜风妍磨 点秀江山 自叶至根
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教学相长也 (4)学学半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④,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⑤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千条,勒⑥为若千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秦观劝学》)
【注】①暗疏:默写。②滑稽:诙谐善辩论。指行为放荡、玩世不恭的酗酒者。③惩艾:惩戒。④数终:多遍,多次。⑤孙搴答邢:北齐的大将。⑥勒:编。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负此自放/负势竞上 B.必寻绎数终/寻病终
C.心善其说 / 陈康肃公善射 D.得若干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败吾业”的“二物”指的是什么?
(2)从写作意图上分析两选文的异同。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材料二: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重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观光休闲农业、“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发展,是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振兴。一是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工作。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丰富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返乡入乡劳动力就业创业。二是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建设工作。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道路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
(《人民日报》2022年04月06日))
材料四:
潮阳海门镇坑尾村是一个纯农革命老区村,曾经是软弱涣散村、省定相对贫困村,过去经济底子薄、脏乱差问题突出,但在实施精准扶贫之后,村容村貌焕发新颜,困扰村民生活生产的烦心事、愁盼事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及贫困户的收入显著增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针对坑尾村的民生问题,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精准施策,为该村补齐短板,夯实发展根基。村前池大雨天污水倒灌是民生痛点。对此,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约200万元,对村前池拓宽浚深,并建设一条收集全村生活污水管道,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排放,改善水体环境。
坑尾村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村集体现有东京薯种植基地60亩,加上群众种植的近百亩,形成了我村较大规模的特色产业。去年该村投资30万元建设的一村一品东京圆加工厂已于春节前后投入使用,可将本村生产的东京薯进行加工成品,并借助该村注册的“外四坑尾”集体商标进行统一销售,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
坑尾村坐落于沿海地区,毗邻海门莲花峰公园,附近沈海、汕湛高速公路经过,地理位置相当优越这一优势,该村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将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该村对原50亩荒废的耕地进行重新利用,打造“十亩花田”生态旅游点,并在花田四周新种植了金凤树,新建了休闲长廊、公厕、田间小道等配套,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选自《南方日报》2022年2月22日)
12.下列对“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B.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是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
C.乡村振兴为农民而振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设,必须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
D.加强农村道路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体现乡村振兴策略的“生态宜居”要求。
13.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适应两个角度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和总要求。
B.材料二引用数据,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重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性,令读者更信服。
C.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产业,这是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建设工作。
D.坑尾村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一村一品东京圆加工厂,并借助“外四坑尾”集体商标进行统一销售,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
14.请结合前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坑尾村实施乡村振兴的策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棉花落
朱洛嬉
①小区门口,有一棵移植来的木棉花。春来吐蕊,花开得红红火火,像嵌在碧蓝天空中的红宝石。
②春雷打了大地几个巴掌以后,木棉花也跟着落了红泪,一朵一朵,掉了满地。可让保洁阿姨奇怪的是,她没能收拾到一次木棉花。每当风停雨歇,她拿了工具去整理落花时,那树下总是干干净净的,像被人整理过。起初,她不以为意,以为木棉花坚强,雷打不动,雨劈不落,毕竟那枝头还热烈着。连着几回如此,就不得不叫她心头暗生疑窦。
③她给电梯做保洁的时候碰见我,知道我家阳台正对着木棉花,便央我帮她观察观察,究竟那一朵一朵的木棉花,被吹到哪里去了?说起这事的时候,她有点吞吐,怕我不肯答应。但其实我也十分喜欢那一树傲立的红花,只是从未注意到风雨过后花树下的乾坤。经她一说,我好奇心顿时被挑起,往后的日子便有意地等着风来雨来、雷响花落。
④天气不好,哪儿也去不了。百无聊赖之间,我更加密切关注着那一树红宝石木棉花。某个黄昏,下了一场挺大的雨,我却蜷在被窝里睡了一个美美的觉。想起来,赶紧拉开窗帘往那儿望去,湿漉漉的地面空空如也,落花,早已不知所踪。
⑤我怅然地立在窗前,望着木棉树枝头盛开的春意,生出一种别样的心情:我错过的似乎不只是一场落花,更是一个真相。
⑥我胡乱猜想着花儿的去处,直到夜幕降临。
⑦第二天,我把书桌搬到窗前,摆上笔墨纸砚,调了红黑双墨,安静地描画着窗外那株木棉,等雨来。孩子问我,怎么突然想起来画画,不是许久不画了么?
⑧我指着那株木棉,问她:你看,这一树花的形象,好不好?
⑨孩子说,噢,还真是好呢。木棉的树干挺拔,花朵鲜艳,和我见过的别的乔木都不一样。
⑩我点点头,告诉她木棉花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英雄花。它高大挺拔,顶天立地,如英雄般气魄雄伟。花是鲜红的,姿态大气优雅,实在是叫人由衷地喜欢。
⑪女儿听后,坐下来说,她也要画一株英雄的木棉。墨汁在细腻的宣纸上游走,因为赋予了它许多意念,画上的木棉比窗外的木棉还要挺拔有型。看孩子在她画的木棉树下添了几朵掉落的木棉花,我提醒她,咱们窗外的木棉树下可什么都没有哦,你怎么凭空添加了落花?
⑫她笑问我,哪一棵树没有落花?我竟不知道如何解释。犹豫间,风雨骤来,我紧张地站起来,严肃地站在窗前望着被风雨吹打的木棉。女儿悠悠地说了一句,其他小花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只有木棉,纹丝不动,就连吹落的花朵,都是整朵整朵噗噗地掉落。它真是与众不同。
⑬我近视,并没有察觉木棉花已经掉落,经她一说,便离开房间,准备到阳台去看。刚到阳台,就看到一个黑灰的影子,急匆匆地穿进了雨幕,去到木棉树下。我定睛一看,黑色的是伞,伞下露出一双墨蓝色水鞋。伞离地面很近,为了快速捡起落花,他一直佝偻着身子。他似乎并不在乎寒风呼啸冰雨侵袭,木棉花掉落一朵,便捡起一朵。倘若无花飘落,他就安静地站在雨中。或动或静,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风雨不停,他亦不走。
⑭我犹豫着,要不要下楼去迎接他,要不要告诉他,我对他有着深深的敬意。这敬意,我原来只给过葬花的林妹妹。但又担心我的自以为是打扰了他,打破了他的世界的宁静。
⑮风雨渐歇,慌乱中我还是冲动地下了楼。在一楼大堂,还穿着棉拖鞋的我,终于见到了那双墨蓝色水鞋的主人。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慢慢走近我,喘着大气,我能感到,他浑身上下冷透了。他一只手拿着伞,另一只手托着盆,一朵一朵沐浴了春雨的木棉花摆得整整齐齐,像仍在枝头一样。
⑯大爷……我鼓起勇气开了口。您去几楼?我帮您按电梯。
⑰谢谢,五楼。
⑱好的。我家在三楼,您要不要进来喝口热茶?
⑲不用了,谢谢你。
⑳这花,的确是很好,不但好看,还可以清热解毒,可以治痢疾。
㉑大爷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电梯来了,我把他请进电梯,按了五楼,他再度道谢。临走时说了一句:这花不是用来吃的,这是我爱人最喜欢的花,每年春天,我将它收起来,摆在她的照片前面,是给她看的。
㉒他说完转身走了,留下我呆站在电梯里,那股早前停在眼眶的热流,终于轰轰烈烈地奔涌而出。
(选自《羊城晚报》,2022年03月30日)
1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第⑤段中“我”错过的“真相”。
16.简析文中写“我”与女儿画木棉花这一情节的作用。
17.文段结尾为什么“我”眼眶的热流轰轰烈烈地奔涌而出?请结合选文,以文中“我”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
18.有人认为“木棉花落”这个标题不好。你的观点呢?如果你认为好,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好,请为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导航仪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天下再无“路盲”。 导航仪让驾驶人员在路途中视觉更加清晰,而不会迷失方向;导航仪让驾驶人员避免绕道,缩短行车时间;导航仪还为驾驶人员提供多种路径规划、智能规划路程服务……。其实,我们成长路上,也需要人生“导航仪”,也都有过被“导航仪”引领的经历与体验。
请以“这就是我的人生‘导航仪’!”为结尾,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八、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电!”我十分惊奇地喊叫起来。
“是的,先生。”
“可是,船长,您这船只有着非同一般的移动速度,这同电的能量是不太相称的。时至今日,电的动力仍很有限,只能产生小小的力量啊!”
“教授先生,”尼摩船长答道,“我的电并非是人世间的那种电,而这就是我所要对您讲述的一切。”
“我不是要刨根问底,先生。我只是对这样的一种效果感到非常惊奇。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要是问得不合适,您可不必作答。您用来制造这种神奇般原动力的材料一定会很快用完的吧。比如锌,既然您跟陆地完全没有了联系,那您如何补充这种元素呢?”
“您这个问题将会得到答复。”尼摩船长答道,“首先,我要对您说,海洋底下有锌、铁、银、金等矿藏,开发起来并不难。因此,我相本不需要依靠陆地上的这类金属,我只向大海要生产电力的原材料就行了。”
“向大海要?”
“是的,教授先生。我的办法可多着呢。譬如,我将浸泡在不同水层的金属线连结成电路,通过金属线受到的不同热度,这样便能生电;但我更喜欢采用一套更为方便的方法。”
“什么办法呢?”
“您是了解海水的成分的。一千克海水含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的水、百分之二点七不到的氯化钠,另外还有少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钠、硫酸钠、硫酸盐、碳酸盐什么的。因此,您看得出来,海水中所含的氯化钠的比重很大,而我从海水中提取的正是氯化钠,我就是用它来制造我所需要的物质。”
“是元素钠?”
“正是,先生。钠与汞混合,成为汞合金,能够替代本生灯电池中的锌。汞是消耗不尽的,消耗掉的只是钠,而大海却可以向我提供所需要的钠。另外,我还可以告诉您,钠电池应是能量最强的,它的电动能是锌电池的一倍。”
“我全明白了,艇长,钠是好东西,您处于获取它的得天独厚的环境当中。大海里确实含有钠,但钠得制造出来,也就是说,得把它提取出来。您是怎么提取的?当然,您的电池可以用来进行这项工作。但是,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那些电动设备所消耗的钠超过了所提取的钠。这样一来,为了提取钠而消耗掉的钠要多于所提取的钠!”
“所以,教授先生,我才没用电池去提取钠,而是利用地下的煤里的热能来提取。”
“地下的?”我惊诧地问。
“如果您愿意,我们就说是海里的吧。”尼摩艇长说。
“也就是说您可以开采海底煤矿?”
“阿罗纳克斯先生,您将会看到我如何采煤的。请您稍有点耐心,因为您有的是时间。我只是请您注意一点:我的一切全都取自于海洋;它为我发电,电向‘鹦鹉螺’号提供热、光和动力,一句话,电给了‘鹦鹉螺’号以生命。”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20.下列有关海底探险过程所遇到的险境,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章鱼袭击 ②狩猎遇角鲨 ③被儒艮报复 ④遭土人围攻 ⑤与鲨鱼搏斗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④⑤①
C.②⑤④①③ D.②④⑤③①
21.请概括文段中尼摩艇长介绍自己获得“电”的方法。结合你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出你了解的当今发电的两种方式。
22.结合选文,简析凡尔纳是如何做到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紧密结合的。
参考答案:
1. 独怆然而涕下 满眼风光北固楼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风水面琉璃滑 惊起沙禽掠岸飞 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解析】
【详解】
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怆、涕、满、碧溪、帆、济、涯、琉璃、禽、肱”等字词的书写。
2. 鲜腴 飘逸 纷至沓来 气冲斗牛
【解析】
【详解】
鲜腴(xiān yú):新鲜肥美。
飘逸(piāo yì):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浮;飘散。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3.B
【解析】
【详解】
A.娴熟: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在此形容剪纸手艺,使用正确;
B.领悟:着重指理解、悟出、弄明白;适用范围窄,一般用于道理、含义等抽象事物。在此写“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搭配不当;应使用“领略”一词;
C.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在此形容爱党爱国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
D.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在此形容汕头这座城市别样的几何之美好到极点,使用正确;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C.病因:语序不当;将“目前”移到“我国”一词前;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体鉴赏。中国书法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主要的书体。篆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草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书书写较快,潇洒飘洒。
图中所写的“秋月照人如镜临水”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工整规范,交待清楚,不潦草、粘连,在结构上强调部首和笔画均衡分布、比例适当、重心平稳、横平竖直、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的排列大小匀称、行款整齐;为楷书;
故选D。
6.示例:春雨润木自叶至根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的特点有: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当、内容相关、结构相称。
本题中“秋月”对“春雨”,“照人”对“润木”,“如镜临水”对“自叶至根”。下联为:春雨润木自叶至根;
或“秋月”对“春花”,“照人”对“争艳”,“如镜临水”对“点秀江山”。下联为:春花争艳点秀江山;
7.(1)味美;(2)反思;(3)推动,促进;(4)同“敩”,教导。
8.(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9.A
10.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11.(1)年轻时不勤奋、成年后善忘
(2)同:两篇选文都是劝说人们要学习。异:【甲】文告诉人们要教学相长,【乙】文告诉人们少年要勤奋学习。
【解析】
7.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2)句意: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反:反思。
(3)句意: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长:推动,促进。
(4)句意:教人是学的一半。学:同“敩”,教导。
8.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虽:虽然;至道:最好的道理;弗:不;善:好处。
(2)困:困惑;自强:自我勉励。
9.
A.都译为“凭借”;
B.探究、研究/不久;
C.喜欢/善于;
D.摘录/同“德”,感激;
故选A。
10.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根据句意断为: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11.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1)【乙】文首段先写作者年少时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因为常与“滑稽饮者游”,首段结尾“废于不勤”点明荒废学业的原因;第二段写数年之后作者发奋读书,读过书却常忘记书中内容,第二段结尾“废于善忘”点明荒废学业的原因;引出第三段“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的内容;可见“二物”指年轻时不勤奋、成年后善忘。
(2)【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将品尝食物的甘美类比成通过学习从而懂得最好的道理,接下来论述学习后得知自己的不足、困惑,然后反省、自我勉励,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意在劝导人们学习。
【乙】文,先写作者年少时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因为常与“滑稽饮者游”,因为不勤奋荒废学业;再写数年之后作者发奋读书,读过书却常忘记书中内容,因为“善忘”荒废学业;结尾“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意在强调少年时就要勤奋学习。
【点睛】
参考译文:
【甲】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的下。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探究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此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因为健忘荒废了。
唉,荒怠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12.B
13.C
14.⑴精准施策,推行基础设施建设。驻村工作队注重乡村建设工作,结合实际推行农村道路、生活污水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⑵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如东京薯种植基地、加工厂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宽。
⑶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如打造“十亩花田”生态旅游点,吸引周边游客打卡。
15.⑴木棉花失踪的原因(木棉树下总是干净的原因);⑵白发老人风雨中捡花;⑶老人为过世的爱人收花。
16.⑴通过母女的谈话加深读者对木棉树、木棉花的认识。⑵表现了木棉树在风雨中纹丝不动,突出它的与众不同。⑶暗示白发老人的像木棉树般坚贞。⑷为下文“我”到阳台发现白发老人捡花埋下伏笔。
17.木棉花里原来有大爷大娘的故事,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只因是过世的爱人最喜欢的花,大爷在寒风冰雨中守候,捡花,表达了对大娘的怀念。木棉花是那么的鲜艳,那么的热烈,象征大爷他们热烈、真诚的爱情,即使大娘已经离世,大爷依然把捡来的木棉落花摆在照片前。木棉树是大爷他们坚贞爱情的诠释,风雨中纹丝不动,大爷每年春天都捡花、摆花。
18.示例一:我认为“木棉花落”这个标题好。理由:①“木棉花落”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怀疑树下木棉花的失踪、画木棉花、发现真相等一系列事情;②木棉花落后而失踪,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表达了对白发老人的捡花的感动和坚贞爱情的震惊之情。
示例二:我不认可“木棉花落”这个标题,可以改为“情系木棉花”。理由:⑴木棉花是全文叙事的线索,串联起了文中的所有事件,人物的活动是围绕木棉花失踪展开。⑵“情系木棉花”暗示白发老人对爱人的怀念之情。⑶借物抒情,借木棉花表达作者对白发老人真诚、热烈、坚贞的爱情的赞美。(参考:《失踪的木棉花》、《木棉花情》、《真相》等)
20.D
21.(1)将浸泡在不同水层的金属线连结成电路,通过金属线受到的不同热度,这样便能生电;制作钠电池来发电。(2)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22.作品中大量的幻想以科学知识为依据,新奇大胆。如选文写尼摩艇长从海水中提取钠,钠跟汞混合成为一种合金,可以代替锌来制造钠电池,给潜艇提供动力。锌作为电力原材料是按照科学设想的,但用来供电的钠电池则是幻想。作品中的科学设想和幻想,都是建立在凡尔纳丰富广博的物理学、生物学等知识上的,符合科学的原理令人信服,充满对未来的幻想而令人憧憬。
【解析】
20.
考查名著内容和情节的识记。
根据原著的阅读,可知尼摩船长他们经历了许多险情。
第一次遇险——遭遇角鲨:潜艇航行到太平洋时,在海底森林进行一场狩猎,遇到一对角鲨。全体人员伏倒在地,角鲨视力不好,没看到他们,逃过一劫;
第二次遇险——搁浅:潜艇在驶进波罗阿尔岛的时候,意外触礁搁浅,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
第三次遇险——土著人围攻:潜艇搁浅后,船上的人到附近陆地觅食休憩,遭到土著人围攻。船长给潜艇的铁扶梯通了电,土著人无法登上潜艇,他们遭到电击后纷纷逃跑;
第四次遇险——与鲨鱼搏斗:潜艇航行到印度洋时,到锡兰采珠场参观,为了救被鲨鱼攻击的印度采珠人,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在危难关头,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将其杀死,救了尼摩船长;
第五次遇险——击杀儒艮:潜艇航行到红海(阿拉伯海底隧道)时,在捉捕儒艮时被报复,小艇差点被儒艮掀翻。尼德·兰抱住艏柱,用鱼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脏;
第六次遇险——冰山封路:潜艇航行到南极海域时,在南极圈遭遇冰山封路。潜艇潜到更深的水层去,选择从冰山底下穿过去;
第七次遇险——缺氧:在南极点,遭到浮冰围困,潜艇再次搁浅,众人面临缺氧危险。众人轮流凿冰,并用沸腾的开水喷射冰,最后撞开冰层;
第八次遇险——章鱼袭击:潜艇航行到大西洋(朝合恩角开去)时,遭到章鱼袭击,艇员集体用斧头与章鱼肉搏,最后牺牲一名艇员,击退章鱼;
第九次遇险——战舰攻击:参观复仇者号的坟墓时,遇到了一艘战舰的攻击。尼摩船长下令用诺第留斯号攻击战舰底部,击沉了战舰;
第十次遇险——卷入大漩流:潜艇航行到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时,阿龙纳斯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准备从艇上逃跑时,遭遇迈尔海峡的大漩流。三人被漩流抛入水中,被渔民救起;所以情节排序为:②④⑤③①;
故选D。
21.
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第一问,通过第⑧段中“譬如,我将浸泡在不同水层的金属线连结成电路,通过金属线受到的不同热度,这样便能生电”的内容,可概括为:将浸泡在不同水层的金属线连结成电路,通过金属线受到的不同热度来发电; 通过第⑫段中“正是,先生。钠与汞混合,成为汞合金,能够替代本生灯电池中的锌。汞是消耗不尽的,消耗掉的只是钠,而大海却可以向我提供所需要的钠。另外,我还可以告诉您,钠电池应是能量最强的,它的电动能是锌电池的一倍”的内容,可概括为:从大海中提取钠,制作钠电池。
第二问,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出自己知道的现代社会在发电的两种方式即可。
示例:风力发电、潮汐发电。
22.
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联系《海底两万里》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紧密结合的特点,联系选文内容进行表述即可。
联系选文第⑧段中“譬如,我将浸泡在不同水层的金属线连结成电路,通过金属线受到的不同热度,这样便能生电”和第⑫段中“正是,先生。钠与汞混合,成为汞合金,能够替代本生灯电池中的锌。汞是消耗不尽的,消耗掉的只是钠,而大海却可以向我提供所需要的钠。另外,我还可以告诉您,钠电池应是能量最强的,它的电动能是锌电池的一倍”的内容可知:《海底两万里》的科学与幻想主要体现在里面的故事都是非常神奇的,与众不同的,引人遐想的,也就是内容是幻想的,但是又基于一定的科学基础,现行科学方面有相关的研究,在现实世界可以找到原型,来源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但是又高于现实。如选文中尼摩艇长利用大海中提取钠,制作钠电池给潜艇提供动力。故事的逻辑和思想符合科学性,故事情节紧凑,让读者亲临其境,非常吸引人,受众广泛。但是有好多物种又是基于现实幻想出来,充满神秘色彩。书中所述的故事都很罕见,但是都可以用相应的原理解释的清楚,但应的也是作品的科学性,但是内容的精彩程度又通过幻想展现。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1035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