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立规矩总失败?捉住这5个要点,比打骂管用

给孩子立规矩总失败?抓住这5个要点,比打骂管用




01

立规矩要趁早



02

立下规矩,要长期、坚定地执行



03

带着温度和尊重,孩子更愿意配合

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接受程度,自己想当然地定下一些规矩,效果孩子根本不服气,执行起来肯定效果很差。

立规矩,不是家长单方面努力就能成的事,需求和孩子一起合作来完成。

一开始制定规矩时,家长就要和孩子一块儿商量、探讨,达成一致再确定下来。

孩子参与其中,会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觉得,不是被迫服从,从而更乐意遵守。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根据规则来做事?

因为孩子一开始就不认同那个礼貌,没有认识到规矩的重要性。

只有当孩子内心真正认同那个规矩,才会自愿地去遵守。

有些家长制定和解释规则时,过于简单粗暴,强迫孩子服从,就简单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觉得守规矩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因此,家长需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和他说清楚:为什么要拟定这个规矩?有什么作用?破坏了规矩后果是什么?

比如:睡前不刷牙,牙齿上残留着一天下来的食物残渣,会有许多细菌,腐蚀牙齿,导致蛀牙、牙疼,可能还要拔牙;

在幼儿园洗手、乘坐地铁公交要排队。因为插队会让别人等待的工夫更长,对别人不公平,所以这样的行为是不提倡的;

先认真、专注地把作业完成,后面会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始终拖着,后面玩的时间就少了······

通过这样的解释说明,孩子逐渐明白爸爸妈妈是为自身好,才会发自内心地愿意配合。

孩子认知水平有限,可能需要多次重复和指示,规矩才能慢慢内化到孩子心中。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控制好情绪,耐心、平和地和娃儿沟通,比大吼大叫、发脾气,效果更好。





04

家长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遵守




05

家里人态度要一致



有位家长曾留言说:

“给孩子立规矩,最烦的是家里的‘猪队友’,成天帮倒忙。

说好的一天只能吃一次零食,孩子知道他爸好说话,想吃了就去找他,他每次都依着孩子,搞得孩子后面都不把我的话当回事了。”

在立规矩这件事上,如果家里人态度不一致,孩子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该听谁的,对规矩的认识也会模糊,规矩很快就会失效。

还会让孩子变成“两面派”,这个人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就去找另一个好说话的人。

正如“手表定律”所揭示的道理:
当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
但当他戴着两块手表,却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间,看表的人失去了对时间的判断。

给孩子立规矩,只能有一种声音。
家里的大人们要协商沟通好,明确好家里的规矩,站在统一战线,有分歧了也不要当着孩子面争吵,私下处理,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教育。

最后,立规矩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家长充满耐心,以周、月甚至是年为单位,坚定地守住底线,做好上述5个要点,相信养出一个优秀、自律的孩子,不是什么难事。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735536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