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3届高三年级教学品质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2.B3.A
4.(1) 取材于革命年代,反映伟大的革命战争生活,能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战争年代的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大爱与小道: 2) 塑造和刻画了系列典型人物,反映了普通人也是英雄人民创造历史的主题,手法高超,作品充满了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4 分。各2 分,从主题和艺术两方面思考,意思符合即可)5.@诗作反映个人命运和时代生活,反映人民的真情实感。@诗作有对于生活的执著和对于国家与人民的热爱。@诗作质量普遍上乘,能感动不同时代的读者。
(4分。从创作的时代性、人民性、感染力等方面思考,每点2 分)6.c 7.b
8.@相遇前,“我”在孤独中仔细倾听,享受孤独带给“我”的丰富的体验:相遇与交流后,我认识到孤独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成长。2我与孩子的相遇与交流,使我对孤独的认识超越了个人主观的体验,有了哲学的意味,孤独即渺小,孤独又是在时间一般荒茫的风景与气象中呈现的永恒。
(6 分。每点 3 分,意义基本符合即可)
9.示例:@本文以“我”的亲身经历写“我”最原始的独特感受:2“大地肌肤深处的秘密”,指作者发现阿勒泰的广袤山川的美丽、深厚和奇妙无比:3“生之爱恋”指在广袤山川下更真实、直接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独以及幸福。
(6 分。每点 3 分,联合文本,写出恰当的理解)
10.B 11.A 12.D
13,(1) 齐宣王于是快步走,到门口驱逐他,跟他一起进门。
(2)大王您听说的情况不对,我在乱世出生,侍奉着昏乱的君主,怎么敢直言正谏呢。14.淳于晓通过讲寓言故事向齐王谏言,表达委婉,使齐王明白利弊,用的是比喻说理的方法。王斗将齐宣王与齐桓公对比,指出齐宣王“不好士”:又通过类比“好冠”而不忧国爱民”,来反驳齐宣王“当今之世无士”的狡辩。先后采用了对比、类比说理的方法,语言尖锐,击中宣王要害,促其反思。(3 分,淳于毙1 分,王斗 2 分,酌情扣分)15.D
16:示例一:和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第二句直接点出“愁”,结尾“蜡蜓飞上玉搔头”暗示了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蜻蜓错把尤物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暗示主人公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表达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婉曲动人,别出蹊径。
示例二:白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第一句暗示主人公女子身份,第二句直接点出“愁”,之所以背向鹦鹉,怕的是鸟儿学舌,勾起伤心之事,伤春伤别。“思量何事不回头”没有明说其“愁”因,引发读者自去联想想象,更加含蓄有味。
17.(1) 金风玉露一重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清清沙自鸟飞回
(3) 示例:烟笼寒水月笼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 牵牛星,皎皎银河女。(6分。前4空每空1分,互文 2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浩如烟海望而生畏束之高阁
19.古籍数字化是以光盘、网络等电子数据形式保存、传播古籍文献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20.如今,大量深藏在书斋、写满历史沧桑的古籍借助这种伎俩得以复活,古籍阅读的体验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1.D
22.@但还是有不同点 2教师经常指定学生去完成某项目 手艺贯穿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 (每点2分,共6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634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