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补什么孩子就要补什么,化解发急,要拒绝被“剧场效应”绑架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家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两天我二姨突然给我传了很多视频,都是在各种补习班的试听视频。
象棋班、绘画班、舞蹈班、奥数班、钢琴班……形形色色的补习视频看得我眼花缭乱。
“二姨,怎么突然给我发这些?”我疑惑地问到。
二姨回我说:”哎呀这些都是我领居给他小孩报的班,说是许多家长都报了,我就马上转发给你了。”
我无奈地说:”我家宝宝才四岁呢,哪里上得了这么多补习班?”
二姨听完却急着说:”什么叫才四岁””?目下当今小孩在娘胎里就开始胎教了,你是不知道那些小孩啊……”
我只好默默地举着电话听着。
其实,二姨的行为在生活中很常见,家长们看到别家的孩子都报了很多补习班,内心突然有了紧迫感,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班。
实际上,家长已经被这种”剧场效应”绑架了!
|什么是”剧场效应”?
我们先用一个很简单形象的例子来表明什么是”剧场效应”。
比如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有座位并且都在看戏。
一开始大家都坐着看戏,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演员的演出。突然有一个人可能是因为想看的更明白,亦或者是因为身高较矮,所以就站起来看戏。
周围人都劝他坐下,他却置若罔闻,大家去求助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
于是周围人为了看到演出,只能被迫都站着看戏。末尾全场的观众就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获得了短暂的欢愉,但是等到大家都站起来,所有人看戏的效果和原来的几乎是一样。
唯一变化的就是大家从坐着酿成站着,身体更累了。
所有人都比原来多付出了体力劳动,但得到的确实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观剧效果。
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人第一个坐下看戏。
因为他们知道,坐下了就什么也看不到。
甚至会有人开始站在椅子上看戏,进而引发更多人站在椅子上看戏。
结果,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表面上,要怪那个破坏秩序,先站起来的观众,是他,首先破坏了顺序。实际上,真正的责任人,应该是剧场的管理员,毕竟,他是秩序维护者。
|”剧场效应”绑架教育举例
“剧场效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儿童教育中泛滥成灾。
-
不断延长的上课时间
其实国家有明确规定学生每天应该有多长时间的学习,生理上也有规律,然而”剧场效应”却一再地触碰学生的健康底线。
坐着看戏:所有学校都按照国家的规定制定标准,如一周上五次课,天天上八节课,没有早晚自习。
一个人站起来看戏:突然有一个学校改成了一周上六天课,且每天都有早晚自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赢得了家长的追捧。
所有人都站起来看戏:于是,其他学校为了竞争学员以及在一些家长的压力下,也纷繁延长上课时间,于是大家的办学时间达到了诡异的平衡。
站在椅子上看戏:某些学校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极端地设置半个月休息一次的制度,于是其他学校也被迫跟进。
如此只会越来越可怕,尽管如此,也没有学校愿意变回原来的办学制度了。黉舍、学生、教师都累,但得到的不过还是原来的排名罢了。
-
愈演愈烈的补课
这里就不详细地分阶段说了。
其实现在在国家政策的压迫下,学校并不敢对孩子太过压迫,这时候,补习班便派上了用场。
同样的道理,一开始班里的同学们成绩有好有差,但是老师和家长并未太在意孩子的成绩,基本也没有人会愿意为孩子提高分数而上补习班,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校,几乎没有补习班的存在
这时候突然有人利用周末的时间找了补习班,甚至1V1的家教,短时间内就提高了自己的排名,引发了其他家长的效仿。
后来愈演愈烈,以前是成绩差才需要上补习班,现在成绩好也要上补习班了,由于别人的孩子都在学习,你不努力就会落后!
而这样的后果自然就苦了家长和孩子。
家长不断砸钱,孩子没心思,在补习班里发呆浑水摸鱼,末尾只是浪费时间,也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
疯狂的作业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业少,孩子们放学就一起放风筝、扔沙包,男生上树掏鸟窝,女生跳皮筋做手工。
后来某个科目的老师增加了作业,这门科目的总体成绩都提高了,迫于考评的压力,其他各科纷纷跟进。
只增加作业数量已经过时了,作业的种类和形态也与时俱进。除了老师改的作业,还有家长改的作业,除了课内作业,还有课外作业、网络作业、手工作业、拍照上传……
同样悲剧的是,当每个学生和每个学校都多写了这么多作业后,他们成绩排序与作业少时并不会有显著变化。只是,所有的老师、学生、家长都更加疲惫不堪,日益心力交瘁。
|谁是”剧场效应”的受害者?
在”剧场效应”的笼罩下,所有人都无法幸免。
-
孩子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无论是越来越长的补习时间,还是越来越多的补习班,亦或者疯狂的作业,主体都是学生。
他们本可以拥有充足的睡眠、能愉快地和朋友玩耍、可以静静地欣赏成长的风景,如今的他们却是通宵学习、在补习班里穿梭、每天学校、补习班、家里三点一线。
如果孩子已经对读书厌倦了,怎么还能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提起兴趣?
-
家长们也是受害者
听到有一句话觉得特别有道理:”钱包被掏空了,身体被榨干了,亲子关系被破坏了。”
成功的人永远只是少数,而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也只能破灭,甚至会招来孩子的冷漠。
当孩子熬夜将身体熬坏、当孩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怎么能指望孩子对家庭关系的呵护?
-
老师也逃不过
虽然从表面上看,老师在补习班的获利也不少,但大多数老师仍是被迫舍弃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甚至都未必能让学生走向好的发展之路。
在付出了高强度的劳动后,他们培养的学生,很多除了成绩,在人格、道德、思想上仍是小孩子的水平。
私以为,学校最重要的作用是教化,是教会孩子做人、成人。而不是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和一大摞作业来”成就”孩子的成绩。
虽然”剧场效应”已经越走越远,无法挽回,但或许在学校教育无法停止地向前奔走时,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他们想要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能有自己的思考时间,有自己的放空时间,让他们能够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学习成绩也并不能决定一切,所以问问孩子的喜好吧,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将自己和孩子都在快乐中成长。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535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