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怎么做?“四大筹备”请收好

幼小衔接怎么做?“四大准备”请收好



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

一、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


二、幼小衔接有何意思?<<<<

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就是幼小衔接。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幼儿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方式,以满足适应性情况的需要。如果幼小衔接做得好,适应过程就会比较顺利,能够使幼儿入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


三、幼小衔接最容易出现的误区?<<<<

1

盲目互相攀比,忽视自身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需要一段适应期。但是,不同幼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些幼儿进入小学一个月就能实足适应,而有些幼儿可能就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所以,不要将幼儿横向与他人比较,而是应更多的纵向与自身的发展进行比较。

2

盲目急于求成,疏忽循序渐进

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看起来似乎只是6~7岁幼儿(即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这种理解,一些幼儿园在幼儿大班下学期时才开展衔接工作。但幼小衔接并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应从幼儿一入园就开始,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时间去适应生活、调整自我,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适宜的成长环境。

3

盲目单方教育,忽视多方合作

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育要求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但是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的事情。去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揭示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关系,明确了幼儿园和小学双向配合的实施主体,即幼儿园和小学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双主体,其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基本原则”中提到的“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表明作为衔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小学和幼儿园均应根据阶段性任务和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履行相应的职责。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主要包括“四大准备”。

@ 干货来啦

万幼特意为家长们

整理出以下“干货”,

请您收好!

一、身心准备

总的来说,身心准备主要是环抱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

2.帮助孩子发端了解小学生活。

3.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

4.树立热烈的自信心。

5.培养幼儿喜欢运动的习惯,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各种体育器械或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和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二、生活准备

在生活准备方面,家长们需重视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习惯:

1.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任务意识。

2.树立良好的工夫观念。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请不要让孩子在过强或过暗的情况中进行读、写、画,不让孩子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

三、社会准备

在社会方面的准备,家长同伙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

2.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3.注意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主动与同伴、老师问好。

四、学习准备

在学习方面的准备,既不是让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也不是让孩子学会加减法,而是培养以下能力和习惯: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533111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