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受欢迎的“四有”父母——廖老师的育儿经(九)

做受欢迎的“四有”父母——廖老师的育儿经(九)



做受欢迎的“四有”父母

                                          ——廖老师的育儿经(九)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因爱而聚,有缘相会。感谢大家如约前来,无论你是在我面前还是在网络那一端,都请接受我真诚的祝愿:祝你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祝你拥有更多为人父母的快乐与幸福!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做受迎接的四有父母。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四有新人”这个词。大家还记得这四有新人是哪四有?四有新人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明,有纪律”,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是咱们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我所说的四有怙恃是指:有边界感,有洞察力,有典范性,有同理心。为什么没有提到爱?因为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仅仅有爱远远不够。只要充满智慧的父母之爱,才能成为子女成长、成才的丰富养料。“受欢迎”包括两个层面:受娃儿欢迎,受社会欢迎。受孩子欢迎的父母,可亲、可敬、可信,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和引领者。受社会迎接的父母,自己言行得体,孩子表现良好。

你是孩子欢迎的父母吗?我们先做一个简单测试,15个小问题,每个1分,做到一条则得1分,请你为自身打一打分,也可以让孩子给你打分。

你是孩子欢迎的怙恃吗?

1.习惯对孩子使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积极表达期望;耐心倾听,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

2.经常拥抱、爱抚孩子,生气也不打或很少打孩子,不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  )

3.会主动送孩子上学、放学,愿意听孩子分享学校或幼儿园的事儿。(  )

4.会在节日、生日以外的重要时刻为孩子准备惊喜,生活有仪式感。(  )

5.答应孩子的事一定做到,即使偶尔失约,也会尽量及时弥补。(  )

6.乐于和孩子一起画画、下棋、看书、唱歌、打球等,而不只是为了完成打卡任务。(   )

7.孩子的事尊重孩子的意见,允许孩子说“不”,接受孩子做不到或做不好。(  )

8.熟悉孩子的好朋友,欢迎孩子把朋友带到家里,支持他们的聚会。(  )

9.认识孩子的老师,经常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保持良好的家校联系。(    )

10.了解孩子的特长,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以“都是为你好”为由自作主张。(  )

11.坚持拍照、录视频、写日记等记录孩子成长,以写信、发信息等形式跟孩子沟通。(  )

12.有专门的亲子时间和“家庭日”,陪孩子时不受其他事打扰,也不玩手机。(  )

13.家有家规,孩子犯错有惩罚而不是简单责备或体罚,家长错了能主动道歉。(  )

14.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和孩子一起定目标、列计划,但不强行干涉和绑架孩子。(  )

15.为了成为好爸爸(妈妈),经常进行反思,愿意作出改变,不断提高自己。(   )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也许不是满分家长,全能父母,但可以通过反思、学习、探究,做成长型父母,成为受欢迎的父母。

做受欢迎的四有父母,首先就要有边界感。

一、有边界感

心理学上,“边界感”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是我们常说的底线、分寸。简而言之,就是“别把自己不当外人”。比如,别人的东西不随便动、别的房间不随便进、别人的隐私不随便窥探和传播,说话做事体现自己的身份。举个例子,我是个老师,但我不能见到亲戚朋友的孩子就开始指教,旁人也不能随意安排我辅导他的孩子,除非我们都乐意。

最近有个视频很火,六岁男孩上女厕所被年轻女孩指责,男孩的妈妈和爸爸对这个女孩进行围攻谩骂。且不问男孩都六岁了为什么不自己上厕所,爸爸为什么不带着去男厕所;也不论“你他妈是农村的吗”这话有多没素质;更不说情绪管理、社会公德之类更深的话题。我只想问问,“公厕是你家的吗?你想怎么上就怎么上?”“你家孩子是众筹来的吗?大家都得惯着他?”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你的孩子只是你的孩子,你不能要求所有人为TA大开绿灯;你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不能要求TA随时随地听你指挥、合你心意。

1、守住自己与孩子的边界:不要管太宽。

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不省心,也许不是孩子不省心,而是家长不放心。“不放心”的心理,不仅累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如果孩子身上有这三个迹象,那你就管得太宽了。

迹象一:过于依赖大人监督

大人管得太多,孩子明显的表现就是:只要你不在,我就“不乖”。比如:你平常准时督促孩子做功课,孩子能完成。你不在家,孩子就不自觉学习。再比如:你对孩子玩手机管得很严,哪天你顾不上管,他就会偷偷玩手机。
  被过度管控的孩子,容易失去自理能力。

迹象二:动手能力很差

培养孩子的能力,一般分为四步: 第一步,我们为你做。第二步,我们和你一起做。第三步,我们看着你做。第四步,你自己做。

但很多父母不循序渐进,舍不得放手,导致孩子缺乏生活能力。

比如有人不爱吃煮鸡蛋,原因是不喜欢剥鸡蛋。小时候习惯了大人剥好再吃,长大了宁愿不吃也不动手。我身边中就有不会做饭甚至不会煮面条的,简直让我怀疑,TA家是有佣人伺候还是直接吃生的呢?

生活能力需要锻炼。父母过度养育,孩子容易生活不独立,缺乏责任感,内心不强大。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离开家,在这之前,他需要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迹象三:经常对抗父母

父母过度的“管”,也容易引来孩子的对抗行为。

有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管教压力过大,就会用一种不易察觉的行为来对抗,如拖拉磨蹭。这是一种对父母的隐形攻击:表面看,孩子不哭不闹、逆来顺受;但常常拖延、出错。潜台词就是:你越急,我越慢,我看你能怎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性格急躁的父母,反而有个慢腾腾的孩子。

还有孩子用激烈的叛逆来对抗父母,常有顶嘴、哭闹、扔东西,甚至是暴力、离家出走等过激的反击行为。

耐心、理解和尊重,是亲子沟通的基调。当你心平气和、果断坚决地表达时,适当给孩子赋权,让他感觉良好,可能孩子更听你的。

父母对孩子既要管也要放手,一边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明确界限,一边也要给他空间野蛮成长。

智慧的家长懂得把握尺度,宽严相济。

2、分清家里家外的界限

   人们常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其实家里也要讲理,这个理是母慈子孝,长幼有序,夫能妻贤;走出家门更要讲理,小则规则,大则道德与法律。我们老师批评学生就爱说,“你以为这是在你家啊?”不管这句话是否有杀伤力,也不管说出这话的前因后果,但老师这句口头禅就说明,很多孩子分不清楚家庭和学校、社会的界限。在家里,你是个宝贝疙瘩,家里人都能理解你、体谅你、迁就你,进入社会你就是个普通人,就得规规矩矩来。

大人自己也要分清家里家外的界限:进出家门前整理情绪,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或带出门。分清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回家了就别再当领导、当老板、当老师。不把家里的事在办公室里直播、转播,显得没礼貌、没涵养。

3、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感

孩子的边界感来自父母的示范、引导。

在我家,孩子和父母进对方卧室都要先敲门。物品收纳,各人负责。孩子经济独立前,正当的物质愿望我尽力满足,但会告诉她,“我愿意为你花钱,但我的钱不是你的钱。”女儿有一次问,“我们家穷吗?”我答道,“我们家不穷,我们在工作都有钱,只有你是穷人。”

孩子的边界感需要不断强化、固化。

这些话我们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我可以帮你,也有权拒绝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要分工合作。”“你不能欺负别人,如果有人欺负你,就要告诉老师和父母。”“朋友关系再好,也不要形影不离。”“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

孩子如果缺乏边界感会怎么样呢?没有性别界限,自我保护意识单薄,更易受到侵害;也可能因交往随意,成年后难以获得真爱。没有角色界限,成家后男生容易成为妈宝男,女生也容易变成扶弟魔。无论男女,没有必要的边界感,在家庭和社交圈子都可能得不偿失。

说完孩子的边界感,我也啰嗦一句,大人也要增强边界感。我们四川人天生热情耿直,很不注意边界,过度热情、自来熟、套近乎、替人拿主意等行为等都不是人际交往的好习惯。

二、有洞察力

1、善于观察

     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我们家长一定要细致观察孩子的表情、行动,发现苗头,规避风险。青少年情绪抑郁很普遍,调查显示,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产生过自杀念头。但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消极情绪不过是“矫情”“小孩子脾气”。很多时候,孩子会用一些反常行动和言语向家长求助,家长如果不能充分重视,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XX失踪事件惊动全网,最终结果令人唏嘘。其他种种我不想多说,我只是在想:孩子是多么痛苦、无助才会选择自杀。他的消极状态和厌世情绪在事前有所流露,只是没有被充分察觉和重视。

他在草稿纸上,在课本上,一字一句写下他的痛苦——

他在社交软件中发布: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多次同学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压力大,活着没意思……

物理书的最后一页写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样?

一次次发出求救信号,却没有回应,最终彻底绝望

胡鑫宇的背后,还有多少像他一样的孩子?

2021首个有关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医学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5%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数据显示:自杀是15-29岁年轻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你的孩子也许没有这么严重,但TA一定也有需要家长关注的至暗时刻,请注意观察并妥善处理,让孩子因父母之爱而更有力量应对人生风雨。

2、习惯倾听

    很多人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1)与人交流时一心二用,要么玩手机、要么做其他事,对方讲什么根本没听清楚。(2)交流时心浮气躁,“拿起半截就开跑”,随意发表意见,造成矛盾激化。(3)错将说教当做交流,肆意传授自己的经验,殊不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乃至我们现在懂得多得多。

    好的交流从倾听开始,耐心,细心,听到主要内容,听出言外之意。听完之后经过消化、思考再反馈。意见一定要有建设性,没想好怎么说或不知道说什么就不说。我们说什么也许不重要,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一份尊重,一个听众。

孩子的事可大可小,我们家长决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过于担心而对孩子过度保护。善于观察,更加了解孩子;习惯倾听,更加理解孩子。用敏锐的洞察力,感知孩子的言行,研判孩子的情况,为孩子的成长把握方向、保驾护航。

三、有榜样性

1、示范生活技能

话不多说,如果你不想培养巨婴,不想将来被啃老,就得从现在做起,从细节抓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来自遗传,也是榜样示范。

2、用行动彰显道德品质

对孩子的道德要求言传不如身教。

如果你看了电影《满江红》,你会相信“精忠报国”四个字不光刻在岳飞后背,更落实在岳飞父子行动中,才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千古名言。古代杨家将的“满门忠烈”,如今父子从军、从警的“光荣之家”,都有祖辈、父辈以身示范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3、以专业素养建立权威

孩子小时候崇拜父母,长大了审视父母。但孩子如果能看到父母的过人之处,仍然会敬畏父母。这里所说的专业素养不一定非得高大上、高精尖,或是工作不错,或是持家有方。

像在我们家,我会做饭但做得少;老公喜欢做饭手艺也好。女儿一直觉得爸爸是家里的大功臣,感觉没有爸爸我们就活不下去,爸爸煎个蛋,她都认为更香。

我有个七岁的小侄孙,常跟我们到学校,我空就带他到操场玩,我忙他就在办公室自己玩,也不打扰我工作。他看到光荣榜上的学生照片,说“你们班的哥哥姐姐好优秀啊,一定是因为你这个老师很优秀。”他特别维护我、照顾我,经常提醒我工作辛苦了要休息。

要让孩子爱你好不容易,也不难。我们可以陪着TA一起成长,也可以教会TA如何成长。

四、有平常心

   新手父母特别喜欢晒娃,认为自家孩子就是天降神童。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发现不过如此。其实,每个孩子是天使,也是凡人。我们要有平常心,发现和培养TA的优点亮点,接纳TA的平凡普通。    

1、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这不是我的孩子”

换位思考需要树立和增强同理心。

“假如我是孩子”,我会希望得到什么?先把这句话拆分为两句:一是“TA还只是个孩子”,二是“TA不会一直是个孩子”。

   “TA还只是个孩子”,所以家长不能把大人的要求强加于T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孩子!请学会接受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试错,引导孩子改错。最好的安慰就是,我们小时候就不出错吗?

TA不会一直是个孩子”,所以家长要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教会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方面的案例,数量巨大,触目惊心。我们要记住:孩子必须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否则就要加倍接受社会的捶打,甚至法律的制裁。

习惯思考“假如这不是我的孩子”,我们就会跳出当局者迷的框框,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到真实情况,看出问题所在,并以旁观者清的角度作出更好的选择。有人说,“孩子的问题,责任在父母,根在家庭。”蛮有道理。

孩子的事,想到还要做到。“想只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2、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接纳孩子的生而平凡。

今天我在这里侃侃而谈,似乎自己是个全能妈妈,超能妈妈。其实,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尤其是孩子叛逆的青春期,我家也很热闹。女儿读大学后,我们还有过激烈冲突;去年我还为孩子的话哭到崩溃。但我深知,她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和相互理解、包容。

我女儿曾问我,“妈妈,你是什么时候确认我不是神童的?”我告诉她,“我从一开始就没有这种奢望,因为当年在手术室并没有抱错。”她又问我,“那你为什么从来不嫌弃我,还感觉特别快乐?”我回答,“生你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大孩子,能陪一个小孩子一点点长大是很好玩啊。”    

3、注重过程,接受结果。

  父母对待孩子,陪伴是标配,共情是高配,以柔克刚是顶配。尽最大的努力,做充分的准备,坦然接受一切后果。

台湾大学教授张文亮把陪伴孩子成长比作“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他写道: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们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气得抓狂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通过孩子不断发现生命中最初、最真的美好。

最后,我把一首诗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孩子  纪伯伦(黎巴嫩)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希望大家记得:我们的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也不只是我们的孩子。既然选择了做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就跟孩子一起成长,做有“边界感、有洞察力、有榜样性、有平常心”的四有父母,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

只有父母更智慧,家庭更和谐,孩子才会更健康,生活才能更美好。春回大地之时,希望我们福满家园、爱满人间!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232660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