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跳伞上演试一试(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试一试(二)

                 

试一试(一)
大地新

今天我上的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六课时试一试。


教学内容


学生目标

1.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的量用的是减法。

2.学生知道图与算式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师目标

1、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比较两个量”是可以用减法计算的。

2、教师通过“你能找到比较的两个东西吗?”让先生感受到图与算式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学评价

练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讲故事

出示11-5=6

学生反馈:学生基本都了解11-5=6。

学生讲故事是这样讲的:1、十一比5多6。

2、一共有11个桃子。你给同砚5个,还剩下6个。

3、 叽里咕噜、、11、、、5 说不明白

反思:我示范讲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大!吸引力不强,学生不理解要求或者说学生不感兴趣。假如出示图片,让他们讲故事列算式,最后都发现是11-5,可能效果会更好。

然后再慢慢的过度到列算式讲小说。

算式 故事,要酿成故事 算式

环节二、找联系

11比5多6

5比11少6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反馈:1、生:我发现都是6, 问:为什么是6?

2、生:因为都是相差6 总结:是啊,不管是谁比谁多仍旧少,都是在比较11和5,他们都相差6呀。

3、生:我还发现了多和少   师:是啊,多么了不起的发现,一对反义词,为什么会出现反义词呢?

4、生:因为11和5交换了位置,师:交换了位置就会相反吗?

5、生:11比5是多的,5比11是少的。

反思

      好久没有找到这种酣畅淋漓的上课片段了,层层递进阿!

    训练小朋友听,是最重要的,怎么让他们肯听、愿意听呢?回过头问:你听到了什么?

    你听到了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在听我讲绘本的时候注意力特别集中,是不是可以把每一堂课都按照一个故事线串起来?下节课试试看!会听才会去听!

   有学生反馈,像11比5多多少?有用5+6=11,用加法列算式的。我的处理方式是私自辅导!不展示出来了,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感悟:一年级的知识点简单,建立模型,建立图形与算式之间的练习,注重计算的基础知识培养!

    最重要课的设计还是在于,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么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时间,怎么让他们思考,去想他们喜欢的问题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了解的喜好,才能抓住课堂的本质。

    训练他们的表达以及学习习惯

结束语

    我接触两个班的小朋友已经快二个星期,小半个月了,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和我遇到,就是缘分,就需要去爱他们,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管他们的背景如何!

    好久没有带一年级了,我也慢慢的发现一年级小朋友的可爱之处。一年级就是要多陪伴,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唠唠家常!我发现很多规矩不一定要在上课的时候说,或许下课的时候说清楚会更好!

    对一年级小朋友的评价暂时没有跟上,我也在思考课堂以外的连接。

   慢慢地,遇到一个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这也是给我带来快乐!慢慢学习!我的眼睛就像一架录影机,慢慢的摄像一群孩子,用一个研究者,记录着的角度去观察他们,会发现不一样的感觉。

    突然想看看动物世界了!一个研究动物的学者或许角度会不一样!

  作品









    我喜欢利用学生的作品来点出知识点,我发现教学,就是教小朋友读懂别人的思维,数学是一门语言,那么同理,数学也是一门阅读课,你只有读懂别人的思想,才能更好去学习!

    就像这个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画错了,我问:你有没有办法避免这样的错误?学生一下子就懂了为什么书上会有一条虚线,分割了两部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错误,而且还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相同的部分,一部分是多出来(少掉)的一部分。



点评:是不是杂乱无章?但是也是刚刚给学生修改的作品!







点评:这幅作品看上去是“无稽之谈”,但是确实是上课的好帮手,刚刚好问下这位学生画画的感受,是画得快画得慢,突出圆圈代表降落伞的好处



点评:这幅作品也很意思,利用书上的图,用数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很有特点。不过我没有点评他的算式,而是选择课后去点评。

突然发现:你要在课堂内呈现什么,是要促进学生思考的点,而不是全部,很多时候是可以利用课后去点拨的。当然你记得的话!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20134962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