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龄段,这4件事万万万别逼孩子(父母必读)

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龄段,这4件事千万别逼孩子(父母必读)



心中有爱的话,每句话就好好说。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曾经说过: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在此,我想提醒所有的父母:


在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龄段,千万别逼孩子做这4件事情。


01

逼孩子不许哭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孩子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代所受的创伤所致。

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内心留下巨大阴影,以致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和精神。

有数据研究表明,孩子85%~95%的脾气在3~6岁的阶段形成.

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处于起步阶段,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心理学上也把这个阶段称为“湿润的水泥期”。

 

如果在这一期间,孩子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余障碍的影响,其个性就会发生偏离。

一个孩子未来的性格,往往藏在怙恃的一言一行中。

孩子的心灵是有吸收性的,有时候,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性格。

02

逼孩子分享

对2、3岁的孩子来说,分享是一件很艰巨的事情。

分享应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但孩子如果年龄小,不理解分享的意义,家长就不能强迫孩子进行分享。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孩子2岁后会进入自我意识敏感期,能够区别“我的”和“别人的”含义,拥有了物权意识。

孩子的物权敏感期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在敏感期他们会形成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

往往是从“我”出发,什么都是我的,不分享的概念。

引导孩子分享是有必要的,但要知道,分享是发自内心的意愿,而不是靠“牺牲”孩子的幸福去委屈孩子。
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龄段,这4件事千万别逼孩子(父母必读)


03

用情绪逼孩子听话

面对孩子的淘气、不听话行为,很多家长都会来一句“你再不听话,我就气愤啦”。

父母长时间带着情绪教育孩子,会让娃儿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变成讨好型人格。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孩子的脾性也好不到哪儿去。


听懂孩子的话,少说消极的话,多说积极的话,父母的好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甚至决定他一生。



04

逼孩子打招呼

孩子在0-6岁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心理,是他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

他们通过那样的能力,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许多长辈偏爱开朗活泼的孩子,看见“怕生”的孩子,就会用消极或否定的语气说:

“这个孩子不会讲话”、“这个孩子太内向”了……

这时候,作为父母千万不要逼着孩子打招呼,迎合长辈的心态,在大人看来,打招呼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但是对孩子而言,陌生的场合,需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适应。

孩子性格养成的最佳年龄段,这4件事千万别逼孩子(父母必读)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漫长的修行


你的行为孩子看在眼里,你的身教对孩子来说是就是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孩子的成长轨迹。

因为心中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本公众号的文章仅作公益性分享,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除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5526630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