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写作业不用催的孩子,他们的怙恃做对了什么?

那些写作业不用催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了什么?


一位妈妈曾说:


“儿子回到家很少主动写作业,非要等到我回家他才写。”


这是很多孩子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离开了大人的监督,就像脱了缰的野马,自觉性变得特别差。


父母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写作业从来不用催,我家孩子却要父母混合双打才哭哭啼啼地打开作业本?”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到底如何做,孩子的作业才不用大人催?


#01

孩子三年级前

父母总是要“催”上一阵子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那些写作业不用催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要么付出了很多心血,要么用对了方法。

因为几乎没有天生就自觉的孩子,孩子在主动学习之前,父母都有一段“催促”的过程,

这种“催促”,不是让你跟着孩子后面唠叨,而是帮助他养成学习上的好习惯。

10岁前的孩子,行为约束往往靠的是父母的监督,需要父母坚持底线,给孩子立下一些规矩。
这个时间是孩子性格塑造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最为有效的时候。

不然等到高年级,家长想要纠正孩子在学习上的诸多问题就会无从下手。

父母扮演的角色是跟着孩子的发展阶段而变化的。

4、5岁前要给娃儿充分的爱与亲密;

而在6岁左右,光有爱还不够,也要偶尔学着做“严父严母”,特异是进入学习生活之后,毕竟好的习惯,不严格一点,是培养不起来的。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始,孩子有惰性、有畏难情绪、没有毅力……这些表现都很正常,需要父母用教导和督促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

不要只是指望孩子自觉,很少有小孩在完全放养之中,神奇般地学会了克制自己。

尤其是刚上小学的前三年,在孩子主动性建立之前,父母付出的努力甚至要比孩子更多。

#02

时间观念要从小培养

养成在规定的工夫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位朋友曾经抱怨过四年级的儿子考试经常因为写不完试卷而丢分,而孩子日常平凡在家写作业就是爱“磨洋工”,只需要10分钟的作业,他能耗时半小时以上。

他不是不会写,而是学习时没有紧迫感,到了测验时,分配做题时间时就出现了问题。

孩子的时间观念,要从小抓起。

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往往做事情有条理性、主次明白,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更高。

至于怎么做,也很简朴:

  • 学前的孩子要帮助他认识和感知时间,不妨借助钟表、沙漏感受时间的流逝;

  • 给必要的事情设定一个期限,增加孩子的紧迫感,比如电视只可看半小时、再玩10分钟就去睡觉等等;

  • 培养孩子的守时习惯;

  • 紧急的事情,先做好再玩;不要小看这个排序,保持下来就能解决大部分拖延问题;

  • 要让孩子体验做事“快”的好处,好比赢得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作业的问题上,一开始就要和娃儿商量好开始的时间和时长。

比如你们说好:放学后回家先写作业,那末尽量让这件事变成习惯。

这样安排有两个好处:

第一,孩子回到家,看看钟就知道功课时间到了,省去父母的反复唠叨。

第二,有了时间限制,孩子学习效率会越来越高。有的孩子一张数学试卷,在学校60分钟就能搞定,在家就容易拖拉。

孩子写完作业,也能心无旁骛地玩了。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它是一种隐形压力,能帮孩子戒掉写作业时的拖拉。

如果孩子认真并提前完成了,多出来的时间让他自己去分配,看动画、找同学玩、看漫画书都无妨,当孩子体验到快快做事的好处,更容易能激励他下次主动做事。

#03

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起写作业的信心

孩子坚持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成就感。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喜欢拖拉、磨蹭,而是他在这件事上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和信心,当他把作业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第一反应就变成了逃避。

这种表现,我们也把它叫做“畏难”情绪。

在《老师请回答》的一期节目中,有个让父母头疼的磨蹭小男孩他提及自己走神、磨蹭的原因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反思:

“每当有困难把我卡住,后面的题我就一眼都看不进去了。难倒我的东西,就会把我拉到走神里面。

孩子的话让人动容,他坦言:是困难把我困住了。

这也是很多磨蹭小孩的困境之一:作业太多,害怕自己做不完,题目难了,自己不会做,孩子产生了焦虑情绪,于是就学会了逃避,开小差、做各种小动作。

面对这样的孩子,催促是不管用的,他表现出来的走神、拖拉其实是一种求救。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在作业面前,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第一,将每天的作业根据难易度划分,先从简单的开始,增加孩子写作业的信心,不要让孩子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

第二,作业太多时,可以把任务分成小块,孩子更容易专注和完成。

第三,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适时鼓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忍”,忍得住不去责怪孩子,忍得住立即告诉孩子答案。

有时候一道题说了很多次孩子还是做错,我们很容易失去耐心,开始歇斯底里,最后成为辅导作业的家长大军中最痛苦的那一拨人。

其实,题目不会做,可能是能力问题,也可能是态度问题,但只要进行针对性训练,还是能解决的。

相反,父母越是强调孩子做不好,他就会越做不好,越不想做。

我们不能够再增加孩子在作业上体会到的无奈和痛苦。

#04

孩子写作业时

家长在做什么很重要

自觉性的建立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其中,父母的榜样和家庭环境很关键。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人爱看电视,闹得读一年级的孩子每次写作业都不安分,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每次出来就站在走廊里,眼巴巴地看着电视,半天挪不动道。
大人发现后,总是吼他:“快进去写作业!”

但是就是没有人愿意为孩子关掉电视。
渐渐地,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也变成了看电视,作业催个上百次,孩子才磨磨蹭蹭地打开书包。
这种场景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我们不仅没有给孩子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还用手机、电视等物品诱惑了孩子的心,这种家庭成长下的孩子,学习主动性可想而知。
一位高考状元的妈妈曾说:“监督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非常痛苦,你得时时刻刻监督留意他。这个过程,家长也要自律,而不能像现在很多人那样,把孩子丢一边玩手机。

的确如此。孩子在家学习时,父母在做什么很重要。

最好的选择是拿本书在旁边看,孩子遇到困难,你也能及时帮助他。

如果不爱看书也没关系,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尽量不在孩子旁边闲聊,不看电视或手机视频,摆脱外部的干扰,孩子的心思才能在学习上。

我们总是期望孩子能自觉主动学习,远离那些容易上瘾的“低级快乐”,然而捷径就是做给孩子看:

“好的习惯,爸妈在坚持实行;坏的生活习惯,我不会去做,也希望你不要去做。”

这才是最有信服力的教育。

身教远远大于言传,孩子看到的比他听到的更具教育意义。

自觉的父母,更能养育出一个自觉的孩子。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转自中国教育报





☞:一张价值不菲的家庭教育表,转给所有家长!

☞: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10条常识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

☞:假期多陪陪孩子!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5223919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