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制核心观点归类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观点归类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句话背诵学问点


一、心理健康与道德


1.青春期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外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三个方面。
2.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为反抗与依附、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3.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工作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有改变认知评价、转化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5.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做作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6.谦让、分享、帮助他人、体贴社会发展等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
7.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人社会的“通行证”,是企业的有形资产。
8.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工作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9.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划一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记,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1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险,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1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融洽的基本条件。


二、法律


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犯法是人们9行为的底线。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外表拥护和真诚信仰。
3.法律的特征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颠末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或认可。
5.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执法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6.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7.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8.根据社会危害性的不同,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9.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中,构成违法的是严重不良行为。
10.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
11.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或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13.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14.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5.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6.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
17.我们要提起诉讼时,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18.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19.诉讼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类型。
20.民法典规定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2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2.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2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分别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
三、宪法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于2004年写入宪法。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8.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0.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11.宪法的核心价值是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12.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3.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14.宪法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法治。
1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9.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20.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化。
2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共同纲领,颁布的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23.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日前经历了五次修改,分别是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
24.全国人大具有修改宪法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 具有解释宪法和法律的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25.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 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143条(五部分四章)
26.宪法的核心内容是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7.公民的基本权利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8.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9.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
30.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1.公民的政治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33.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5.财产权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36.公民的维权方式包括 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37.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
38.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39.仲裁委员会不是国家机关
40.民事诉讼参与人有原告、被告、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证人等。
41.行政诉讼参与人有原告、被告、委托代理人等。
42.刑事诉讼参与人有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证人等。
4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44.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45.税收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任何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6.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47.在社会生活中,公民 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48.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0.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1.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52.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53.集体经济 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5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55.公有制经济 和 非公有制经济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6.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如、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 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57.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58.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 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5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6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6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
6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6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66.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67.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68.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7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71.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街道办)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 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
72.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
73.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4.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75.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是国家监察委员会。
76.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四大职权。
77.人大代表有审议权、表决权、提出议案权、质询权等权利。
7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是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79.国家主席的四大职权分别是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
80.国家行政机关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81.监察委员会是 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82.监察机关的三大职责分别是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
83.国家司法机关包括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84.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5.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86.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是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富强与创新


1.改革开放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改革的标志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尝试“大包干”。
3.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9.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11.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1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1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
1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民主与法治


1.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5.我国的民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6.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9.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10.民主选举的形式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2.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
13.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1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1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六、文明与家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3.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国家层面的价直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6.资源国情是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7.环境国情是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
8.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科技国情是我国虽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10.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七、和谐与梦想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5.“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7.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9.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1.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13.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丛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荷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注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6.“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八、中国与世界


1.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 深入发展。
4.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藏的旗帜,为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7.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8.作为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9.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10.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1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12.我国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4829296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