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刚开学一个多月,已经背了10多首新诗,孩子能学懂多少

小学一年级刚开学一个多月,已经背了10多首古诗,孩子能学懂多少

近几天,一位小学一年级家长在朋友圈抱怨,开学才一个多月,已经背了10多首新诗了,还是回家背,家长教不明白,孩子无法理解,这样的语文学习有何用?

现在因为减负,小学一年级不能留书面回家作业,但这类的背诵作业还是需要完成,一个多月,10多首古诗,从相对数量来看,并不算太多。

平均3天一首,以孩子的记忆力,背诵不是太大的问题。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学习是否有效?一年级的孩子,如果没有超前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连古诗的字都认不全。

这样的强记模式对学习有什么帮助?古诗的意境很美,但别说一年级的小学生,就算是初中生,能有几个完全理解诗词中的意境?这里面的很多东西,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理解,而学生,显然是不具备这种阅历。

如果说初中生或者高年级的小学生凭借着对字词的理解,勉强能认识打听诗词的意思,至少他们的理解力比刚入学的孩子要强很多。

但学习这个,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要求过高了。也有专家认为,学认字的最好办法是通过阅读,但你阅读什么不行,非要阅读古诗词,这东西难道比故事更吸引孩子,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如果数量少,作为必要的补充那没什么。但3天一篇的频率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这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能让孩子畏难产生厌学心理。

语文的教改改了一次又一次,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说,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语文高考,要让15%的人做不完。

但小学低年级,放这么多古诗词,把难度提得这么高,其意思何在?这样的死记硬背作用又在什么地方?

温主编对阅读量又超乎寻常的热情,但事实上我们语文的阅读理解也存在很大问题,我们的阅读理解是有标准答案。

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创作的散文《清明》出现在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的试卷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作家在做这道满分20分的阅读理解题时,只得了6分。

为什么会这样,理由很简单,标准答案是按照出题人的理解来制定的,你想得高分不是你理解得如何到位,而是你得猜出题人是怎么理解的,得顺着他的理解来答题。

阅读理解有标准答案,本来就是一件无比荒唐的事。所谓1000个人内里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

比如:宋代大诗人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很简单,大家都能明白,但要说诗人当初的写这首词的心情,则就很难说了。

标准答案必然是诗人爱国,时刻祈望祖国统一之类的高大上情怀。

但如果理解为陆游当时的心情非常悲观,感觉在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祖国统一了。这么理解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在考试时,这个解答一定错,且一分也得不到。

我们现在的语文,对阅读非常重视,但对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是监禁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标准答案,必须顺着这个方向去思考。

而思考,也别是深度思考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可以这么说,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意,而没有创意哪里来的发明创造,哪里来的创新精神?

小学生不理解的状态下死记硬背,长大以后阅读理解有标准答案,这样的千人一面的学习方法只会把思惟禁锢,我们很多大学生只会做题,而缺乏创造力,显然,这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4730316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