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后正解

七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后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与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第1课 隋朝的一致与灭亡

1、P3问题与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轨制有什么重大不同?

参考答案: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问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2、P4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小儿百姓,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泛起这样的社会状况?

参考答案:原因: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3、P5想一想: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P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5、P5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请查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参考答案:赵州桥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P8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农民反抗是由赋役繁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引起的,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因此,他明确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2 、P8问题与思考:唐太宗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政治上,明确中央和地方职权范围,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考核官吏;法律上,减省刑罚;经济上,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P10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参考答案: 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门几个月不用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4、P10诗歌赏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摘自杜甫的《忆昔》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第3课 盛唐气象

1、P12材料研读: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好处: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2、P17阅读下引史料并回答问题。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参考答案: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3、P17诗歌赏析

蕃人旧日不耕,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镇《法曲》 

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参考答案: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页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4、P 17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果丰硕。以医学为例,不仅政府开办了医科学校,编写了《唐本草》,而且名医辈出,“药王”孙思邈还写成《千金方》。查一查,看看这一时期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科学技术成就?

参考答案: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发明、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等。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P21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

参考答案: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饶,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2、P22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找相关材料,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3、P2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参考答案: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4、P22尝试查阅资料,看看同一时期的欧洲、非洲和美洲,处在怎样的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中国的唐朝约在公元7世纪——9世纪。此时,欧洲与中国一样,同处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当,但社会稳定性、和谐程度远不如中国。非洲和美洲都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P24安史之乱造成“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参考答案: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使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2、P26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 □军队战斗力薄弱

3、P26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参考答案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P30《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有哪些职权和作用?

参考答案: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的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可见,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

2、P31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思考: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参考答案: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连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文荣。

3、课后活动 P32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钱”指的是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税赋的权力。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

4、 P3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P36课后活动澶渊之盟后, 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 

参考答案: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寇准的景仰和爱戴。

2、P36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对民众的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1、 P40:课后活动: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讲讲有关岳飞的故事。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参考答案:数百年来,民众一直传颂岳飞抗金的事迹,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抗金斗争中,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因此,数百年来,岳飞能够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2、P40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整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P44材料研读

市并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想一想:东京的夜市和早市对市民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参考答案:夜市既补充白昼经营之不足,又满足对夜间消费生活的持续需求 早市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决人们购物需求推动市民阶层的壮大活跃了都市生活

2P44问题思考: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社会生产方面: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它的兴盛将有利于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商业贸易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3、P46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参考答案: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4、P46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参考答案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P49问题思考: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参考答案:一方面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政权的认可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封建化与民族交融;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

2、P50课后活动: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参考答案: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蒙古诸部互相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P50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忽必烈继承汗位4      南宋灭亡6

蒙古灭金3            元朝建立5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  西夏灭亡2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P52问题思考:

阅读元朝疆域图。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参考答案:元朝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汉唐时期。与汉唐疆域相比,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2、P53问题思考:想一想,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驶行政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P53课后活动: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P53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课后活动:P58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3、P58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

参考答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P61材料研读: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P62材料研读: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3、P64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4、P64材料略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各种快递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 P67问题思考: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管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2、P68材料研读: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删除部分3、P69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想一想:顾炎武抨击八股文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4、P69课后活动:

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5、P69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影响: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明朝改革科举考试,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P73      《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一辈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继光止止堂集

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参考答案:这首军歌说明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能征善战,上下团结,作战力强;表达了戚家军同仇敌忾、不除倭患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这首军歌表现了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

2、问题思考:P74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参考答案:明中期海防松弛,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猖獗。所到之处,倭寇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到沿海地区民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3、P75课后活动:(材料略)

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参考答案:“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4、P75 戚继光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下面是其中一些诗句:“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参考答案: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1P78材料研读: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参考答案: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

2、P80问题思考: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P83课后活动: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本草纲目》  

吴承恩——《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农政全书》                    

《水浒传》——施耐庵 

4、P83   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搜集有关长城和故宫的资料,撰写成文,具体介绍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参考答案: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万里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蜿蜒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北京故宫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精髓,其建筑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立体轮廓、空间组织、建筑色彩,还是平面布局,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P86材料研读: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参考答案: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规定了严明的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2、P87课后活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 ……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参考答案:土地贫瘠的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地,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但是,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

3、P87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P95课后活动: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阅读材料,结合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为什么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参考答案: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达台湾。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台湾。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上述史实,有力地说明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2.P95议一议,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清朝治理西藏和新疆,一方面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P100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表格略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参考答案:1661年—1766年,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增加接近35%)。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等。

2.P100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这对清朝社会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玉米、甘薯、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P102材料研读:“(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yán]曝[pù]杂记》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作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记录,然后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成为虚设机构。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2、P103问题思考: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从历史上看,吏治的腐败,一方面会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国家财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剧;另一方面会造成社会风气败坏。

3、P105问题思考:想一想: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御政策,闭关锁国不可能也没有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曾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它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而且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P106课后活动(材料略)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参考答案:这些诗句大都有“明”或“清”等字眼。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认为这些诗句说明了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他们下大狱。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5、P106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参考答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在明朝的话本中多有出现。句中的“清”,非为“清朝”之“清”,而为“清廉”之“清”。此谚又作“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靠各项陋规,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后来含义扩大为: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这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腐现象严重。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P112课后活动:(材料略)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红楼梦》背景广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以贵族家族贾府的兴衰变迁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朝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所以能受到追捧。《红楼梦》思想性强,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下层人民的抗争精神,批判了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2、P112清朝的画坛上,活跃在扬州地区的八位画家被称为“扬州八怪”,郑板桥就是其中的一位。查一查:他们的绘画具有怎样的风格?

参考答案:“扬州八怪”发展明朝徐渭写意画特点,绘画讲究诗、书、画结合,不拘成规,笔墨纵横,自成风格。他们作画,与正统画不同,因此被称为“八怪”。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与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P6课后活动: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参考答案: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结合《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影片,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战力起立了”的理解。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2课抗美援朝

P9材料研读: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威胁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P12课后活动:

1.选择题:A

2.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和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除了黄继光、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有许多值得纪念的英雄,如杨根思、罗盛教等。查找资料,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并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参考答案:提示:结合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课 土地改革

P14材料研读: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的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事,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1.√;√;×;√

2.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P19材料研读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参考答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P20问题思考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参考答案: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P21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P22课后活动  

1.列举至少3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参考答案: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或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2.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搜集资料,看看最近一次“两会”有哪些热点议题和主要活动。结合这些资料,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

参考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5课 三大改造

P26问题思考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26课后活动

1.选择C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这是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结合这段话,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

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P32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结合课文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时期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也得到锻炼。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和失误,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从挫折中,我们也吸取教训,认识到发展经济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规律。这些都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2.谈谈你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红旗渠精神指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P36材料研读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参考答案:因为会议全面纠正了“左”倾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必将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P37课后活动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材料中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符合中国国情。只有坚定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8课 经济体制改革

P40材料研读(材料略)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迅速改变了中国长期落后的面貌。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也逐渐显露。这种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国民经济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企业和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正因为这些弊端,所以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P41课后活动  

1.×;×;√;×;×;√;√

2.分析上表,(表格略)你能说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吗?

参考答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第9课对外开放

P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课后活动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经济特区也是对外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10课P47材料研读结合材料,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参考答案: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P52课后活动1.结合课文,谈谈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参考答案: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引导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有哪些事让你感到自豪?

参考答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如经济特区崛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等。

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提示:联系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相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P54材料研读回顾历史,想一想: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参考答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P58课后活动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的建设出谋划策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联系进行阐述,合情合理即可)

2.查阅地图,了解“一带一路经过那些国家和地区
参考答案: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版本、韩国—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权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12课 民族大团结

P61材料研读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参考答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P63问题思考联系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参考答案:

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昭君出塞等等。

①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铸就共同意识,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因休戚与共。

②维护民族团结与分裂民族的言行作斗争。

铸就共同意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团结,有利于共同繁荣。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识”,没有“民族认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可结合具体例证展开讨论。)

P64课后活动

1.列举我国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

参考答案: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请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孔繁森为当地发展作出的贡献。

参考答案:孔繁森曾于1979年、1988年两次赴西藏工作,与西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93年,孔繁森任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赴各地进行考察,为阿里地区的发展付出了极大心血。在孔繁森的努力下,阿里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阿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P67材料研读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参考答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P68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指中国。

2)“MACAU”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母亲的怀抱;他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

3)“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香港、澳门胜利回归,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P72材料研读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参考答案: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国家对实现统一有信心和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

P74问题思考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

P74课后活动  1.A

2.宣传语:参考答案:本是同根,赤子情深;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人。

第15课 钢铁长城

P77问题思考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参考答案:旧中国国力衰弱,统治者腐朽无能。清朝虽有北洋舰队等海军,但慈禧不惜挪用军费来大搞万寿庆典。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在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的时候却下令避战,丧失了制海权。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巨大,武器装备先进,军队战斗力强,筑起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综合国力不断跃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P82材料研读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他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P84课后活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参考答案: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间也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看到亚非会议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初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赞同,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也促进了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P86问题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霸权地位削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等。

P88课后活动

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参考答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2.查阅有关报刊和互联网资料,了解亚太经合组织有多少个成员。中国参加了哪几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参考答案:21个成员。中国参加了西雅图峰会、茂物峰会、大阪峰会等多次峰会,同时,中国还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P92材料研读结合材料,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参考答案: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P95材料研读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答案: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念,从发展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合理的扬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文化自立、自强,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现实基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坚定与增强。

P95课后活动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兴建完成了许多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我国还兴建了哪些重大工程。

参考答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兴岛造船基地、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P98问题思考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过去物资比较匮乏,人们可以选择的食物品种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P99材料研读  结合上表,搜集材料,说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参考答案: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增长。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1)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4)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5)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P101课后活动结合电脑、电视、手机、洗衣机、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在生活中的作用,谈谈科技进步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科技进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电脑、电视、电话、手机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电冰箱、洗衣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开发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3930307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