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如何做?郑州幼教大师来支招

幼小衔接,你筹备好了吗?
今天上午,
郑州教育邀请河南省名师、郑州师范学院从属
第二小学执行校长刘素平,
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幼教大师马灵君,
与郑州教育的粉丝们泛论
幼小衔接究竟该如何做!
郑小微邀请专家团为幼稚衔接“支招”
专家团与粉丝畅谈幼稚究竟该如何衔接
粉丝认真倾听
“幼小衔接”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
A
马灵君讲道,幼小衔接是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结束在为进入小学做准备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那么在幼儿园阶段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关注幼儿优秀习惯的养成(如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等);各种能力的提升(如: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知觉转换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还有就是能拥有积极主动、坚持、独立、专注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而这些习惯、能力和品质的获得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通过某一阶段的突击训练就可以达到了,而是要在幼儿园三年的生活和学习中,遵循孩子的身心倒退规律,基于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孩子点点滴滴建构和积累有益的经验,让这些经验帮助孩子顺利、平稳度过过渡期。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提前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A
刘素平表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要为后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指导要点》中提出,以促进儿童身心片面适应为目标,围绕儿童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语言上的唤醒。多用激励和鼓励的语言,唤醒孩子的成长自豪感,唤起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期待,对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进行一场心理按摩。其次是行为的准备。带领孩子参观即将升入的小学,通过参观熟悉环境,邀请学校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邀请学长学姐在学校组织游戏活动,讲述学校生活的美好,唤起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关注孩子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尽快适应,做好入学前的心理调试,这是最为至关重要的。
第二是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升入小学以后,班级人数比幼儿园要多,如何和更多的伙伴友好相处,和伙伴发生了矛盾,该怎么去面对和处理,如何坦诚大方和老师进行沟通,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述事情发生的经过、遇到困难,勇敢地向老师去请求帮助等,这些看似很小,却很重要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入学体验。一定要积极引导孩子去掌握方法,也可以在升入小学前,营造一些氛围,创设一些情景,训练和帮助孩子初步形成这个能力。
第三是良好学习品质的初步培养。如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时能够保持专注而持久的注意力等,也是进入小学前家长们要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小学的每节时长要比幼儿园更长,课堂上坐得住,听得清,记得住,会表达也很重要。
第四是生活适应能力。如孩子的作息习惯,要逐渐调整,和小学的作息习惯调整一致,注意要渐变,而不要突然改变。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3624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