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是谁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写在前面 前面两周,在杠精妈妈不轻易善罢甘休的发问下,土老师对内驱力相关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的阐释和探究。 请戳文章: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内驱力满满? 再贵的兴趣班、再高档的鸡娃,都不如好好保护孩子的内驱力‍‍‍ 最后一个回合,杠精妈妈就想聊聊: 01. 内驱力是怎么被破坏的? 02. 被破坏了的内驱力还有救吗?

01.

内驱力是怎样被破坏的?

杠精妈妈:土老师,既然你说内驱力天生就有,都是后天被破坏的,那一朝内驱力被破坏,孩子还有救儿么?还是说根本没法补救?

土老师:能从你的表述中,看出你的不安。

 

杠精妈妈:唉,当家长真难!你说,很多知识我们也不知道,也没人教,结果一不留神就把娃儿最重要的内驱力给弄没了。谁想故意害孩子呀?……唉,太难了,全是坑。

 

土老师:嗯,家长确实非常不容易,就像你说的,全是坑,而且踩进去还不知情。我觉得,咱们可以顺着你的问题,把破坏内驱力的这些坑都说一说,让家长们提早知道,避免无辜踩坑。

 

杠精妈妈:感恩的心!(比心)

 

土老师:通过多年观察,我发现破坏学习内驱力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父母包办,总想替孩子做。 

我之前遇到一个妈妈,她总觉得自己孩子听课不认真,担心他错过重要知识点,妈妈就会在课后借同学的笔记,替孩子抄下来。

 

杠精妈妈:那是别人家的妈妈,我可做不到这么伟大。

 

土老师:你先别忙着膜拜。你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吗?这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听课越来越不认真,笔记也不记了,甚至有时候连作业都懒得写。

 

就这件事,家长们可能觉得因为孩子听课不认真,所以妈妈需要帮忙记笔记。其实,在我看来,恰恰是因果倒置,正因为妈妈总是替孩子抄笔记,过度包办,导致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学习是妈妈的事,不是我自己的事。当学习一旦从自己的事变成别人的事,他还会那么上心吗?

 

杠精妈妈:是这么个理儿。换成我是那孩子,我也不着急了,反正我妈会帮我。

 

土老师:对,没错!所以说要明确学习的主体,把听课做笔记的C位还给孩子,让孩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他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或后果;而不是妈妈越界包办,劳神费力又不讨好。

 

杠精妈妈:对哦对哦,越帮越忙,越帮越乱,内驱全变外驱了……

 

土老师:我们再来说说:


破坏内驱力的第二点,就是父母过度干涉,在学习这件事上,总是在催促、监督、控制孩子。 

我见过这样的父母,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问孩子写完作业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呀?!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妈妈也要在旁边监督,怕孩子不自觉开小差。有的父母呢,即使不坐在旁边监督,也要时不时以送水、送水果的名义,进去检查一圈。

 

杠精妈妈:好熟悉的画面,仿佛回到了我憋屈又无奈的童年。所以我孩子写作业,我就不一直跟旁边儿坐着,但是……也免不了要“偶尔”进去看看什么情况吧?毕竟孩子还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候还不自觉,不“偶尔”监督、督促一下肯定不行吧?

 

土老师:听你这语气小心翼翼,可见,“度”的确是个需要好好把握的问题。我觉得,适当地监督当然可以,但如果过度了,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像妈妈一遍遍催促孩子去学习,寸步不离监督他写作业,其实已经传递了妈妈对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会打击孩子的内驱力。过度的提醒就是暗示。父母如果过度提醒孩子赶紧学习,认真写作业,其实就是在暗示孩子——你是一个不主动、不认真学习的人,孩子就会朝着父母暗示的方向发展。


 

杠精妈妈:土老师,你这个说法,让我感觉有点儿脊背发凉啊……要是不跟你聊,我自己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层……我还觉得,我对孩子挺负责、挺关心呢~

 

土老师:我能明白你的感受,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和你一样的觉醒过程。没关系,慢慢来,能意识到父母过度的提醒是在给孩子不良的暗示和反向推动,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杠精妈妈:嗯嗯,脊背发凉是父母觉醒的契机,跟你抬杠哦不——探讨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土老师:……还有一类父母呢,他们对孩子学习非常焦虑。孩子写不完作业,他们比孩子还着急;孩子有道题不会做,他们比孩子还挫败。这时候,父母就容易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学习本身的压力加上来自父母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担,他承担不了的时候,就只好选择放弃,不敢再轻易发挥什么内驱力,避免再次令自己陷入负担不了的困境里。

 

杠精妈妈:突然觉着想学点心理学……这一个一个的大深坑,避之唯恐不及啊……

 

那你说,就不管孩子了吗?你不催他,他真的就一直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浑然不觉这样有什么不对劲……

 

土老师:也不是不管。在放任和控制之间,咱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

 

首先,要明确学习这件事,责任主体是孩子。其次,要相信孩子有基本的学习意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沟通,引导他合理规划放学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让孩子在自主意愿和自由安排下完成作业。不能孩子放学回来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家长就说你马上给我写作业去,这就又变成“为父母学”了,又不是孩子自己的事了。


是谁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杠精妈妈:懂了。有方法就踏实多了,照猫画虎,慢慢摸索着来,做不好,咱还做不像么?

 

土老师:你这心态可真好。从改变思维开始,一点点行动起来。

 

杠精妈妈:一般一般,全村第三~

 

土老师:哈哈哈 ( ̄▽ ̄)/

 

咱们继续来说:

破坏内驱力的第三点,就是过度使用外部奖励。 

 

这一点我们大致提到过,就是之前有关奥苏贝尔的三种学习驱力理论的讨论。我们说外部奖励就是附属内驱力,如果过度使用的话,孩子就有可能会只为了外部奖励而学习,当奖励没有了,他就不学了。我还真见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每次考试前就跟孩子说,如果这次考到多少名,就送一个什么礼物。到后来,如果不提前讲好礼物,孩子就不认真考试了。

 

杠精妈妈:这个妈妈不是在给自己挖坑么?

 

土老师:不只是给她自己挖坑,更是给孩子挖坑。孩子原本就有内驱力,家长非要把物质奖励强塞进来,把好端端的内驱力给破坏掉。虽然家长可能不懂这个道理,但客观结果就是如此。


这样做还存在一个隐患。

 

如果孩子考好我们就奖励,考不好我们就冷眼相待,会让孩子觉得:只有那个学习好的我是被接纳的;而我考不好的时候,你们就不接纳我。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孩子好好学习就成了换取爸妈爱的条件,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于是,他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困难就更容易放弃,因为他会觉得反正你们不爱我,那我不如不学了。

 

杠精妈妈:好吧,“有条件的爱”,“自我价值感”……信息量太大,我再一次陷入了深思……

 

土老师:确实,今天咱们又聊了不少内容,需要时间消化。

 

通过今天的沟通,我们知道了内驱力是如何被破坏的,也就知道怎么保护内驱力了。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收获了。如果父母在跟孩子的互动中,能避免那三个破坏内驱力的误区,就能极大地保护孩子的内驱力。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父母在教育中需要懂得留白,懂得不做什么,把学习的自主权和责任还给孩子。


 

杠精妈妈:嗯嗯,别添乱,别画蛇添足。

 

土老师:对,总结到位。

 

02.

 内驱力被破坏了,还有救吗?

杠精妈妈:那些学习内驱力已经被破坏了的孩子,比如之前说的网瘾少年,还有救儿吗?

 

土老师: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对于那些学习内驱力严重破坏的孩子,一方面需要父母做出改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杠精妈妈:毁城容易建城难,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那父母这边,要怎么改变呢?

 

土老师:首先,停止对孩子的唠叨和攻击,这是大前提。

 

很多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他们的亲子关系质量已经很差了,父母经常指责、批评孩子,孩子对父母则是充耳不闻甚至怒目相向。

 

杠精妈妈:是呀是呀,我有朋友说起她儿子,那真是一言难尽。爸妈在旁边叭叭叭一大通,那孩子要么半天不吭声,要么从鼻孔里喷出几道冷哼,一副别人都很可笑、就他人间清醒的轻蔑表情,真把他爸妈看得火噌噌直往上升!

 

土老师:确实,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你再去长篇大论就显得很无力了;要是一个劲儿指责批评,那更容易激起他强烈的反抗心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必须先软下来,停止数落攻击,停止继续破坏亲子关系。还记得上一次讲到的“适应不良的孩子”吗?

 

杠精妈妈:“适应不良”,这词听起来好温和,让我想想……呃,就是那些不走正道、不乖乖学好,整天痴迷打游戏之类的不良少年。

 

土老师:对,你看心理学上用“适应不良”来说他们,而不是“坏”“叛逆”或“顽固”,就是对他们报以一种理解、接纳和帮助的态度。作为父母,难道我们不更应如此吗?我们更需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处境,譬如了解他之前经历过什么困境,反思我们是否误用过破坏孩子学习内驱力的那三种方式,才导致他逃避现实,去往网络世界寻求安慰与成就感。当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还需要真诚地理解、接纳孩子的现状。

 

杠精妈妈:不是,不是,我打断一下……你说接纳现状,是说接着让孩子继续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

 

土老师:接纳并不是放任,而是在对孩子深刻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你知道,孩子变成目前这个状态是有原因的,是可以被理解的。当你真诚地接纳了孩子,就不会再对他持批判、对抗的态度,这对亲子关系的修复非常重要,对内驱力的恢复也很重要。


 

杠精妈妈:听起来有点道理,那接纳之后呢?

 

土老师:《父母效能训练》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之后,他就会“从此起步,开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改变,希望如何成长,怎么样才能变得不同,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同时他认为,“接受一个人的真实自我是一种爱的行为,感到自己被接纳就能感受到被爱,爱的感受有巨大的能量,它可以促进心灵与肉体的成长,是我们所知的修复身体和心灵创伤的最有效的手段”……



 

土老师:所以你看,接纳多么重要。就拿这小树来说吧,你想让它恢复成长,并不需要拼命浇水施肥,而是搬走石头;接纳孩子就相当于帮孩子搬走成长路上的石头,让他重新自主向上成长。如果不搬走石头,家长呕心沥血说得再多都是徒劳。

 

杠精妈妈:理解、接纳谁不知道?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关键有时候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还是无动于衷!他的心就像一座冷硬的城堡,你说什么都刀枪不入,你说可咋整?

 

土老师:对,孩子的心不是一天冷硬下去的,修复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此家长要有耐心,要给他足够的喘息、回转时间。这也更加警示我们,要及早关注、察觉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等到各种问题积重难返时再束手无策干着急。

 

杠精妈妈:你说得真好,让我特别感动,也给我敲响了时刻关注孩子心理状态的警钟。现实生活中,我也听说过,有些网瘾少年的父母用尽各种办法,最后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就会把孩子送去那种专门戒网瘾的地方,用电击之类的疗法……父母也难受啊,可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忍痛割爱,这是另一种深沉的爱吧。

 

土老师:(义愤填膺)这当然不是爱!这是赤裸裸的伤害!父母把孩子送去电击戒网,是一种无奈之下的病急乱投医,当有人说能治的时候,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而不管这根稻草是不是真的能救命。这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父母的焦虑,但它绝对不是爱。爱孩子只是一个让父母感觉不那么内疚和痛苦的借口。

 

更重要的是,这种暴力戒网的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给孩子造成新的身心伤害。所以我想对各位父母说,当濒临绝望的时候,请你们一定一定不要放弃爱孩子,要相信,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电击不是。

 

杠精妈妈:受教了,土老师。❤

 

土老师:我也很想感谢你,既会听又会思考,才提得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的也是在帮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相信。

 

杠精妈妈:哈哈哈,你别记恨我就行~~那咱们下次再杠,再见了,土老帽儿!哦,不……土老师。

 

土老师:。。。。。。


1 月 12 日下午 1 点,一土全村将举办全村年货节直播,在分享家庭教育干货的同时,送上全年精选好课、好书、好货,欢迎大家前来围观。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3524983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