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取消中考、延长学制能提高生育率吗?
点击上方蓝色字“王营说教诲”关注公众号
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取消中考、延长学制能提高生育率吗?
校长会 2023-01-20 06:30 发表于北京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牺牲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则意味着我国人口将握别持续攀升的历史,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到了令人“捉急”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日,梁建章、任泽平等专家发布了《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学前和基础教育篇)。报告提出,因为孩子的升学和考试压力太大,造成了教诲的过度内卷,教育的过度内卷,让家长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家长需要在教育上过高投入,成为一只“拦路虎”,让人不想生。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在教育上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抑制了生育意愿。
因此,这份报告在开头就提出了两个消灭“拦路虎”的重要措施:取消中考,制止过早的教育分层;缩短中小学教育学制2年,提升教育的整体效率。
诚然,这是用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国内的低生育率问题。但是取消中考与缩短学制,是不是真能减轻教育压力,从而提高生育率?
取消中考
能缓解教育内卷?
《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认为,国家实施“中考分流”政策,意味着有50%的学生进入高中,而另外50%的学生将进入职业学校或流向社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高中,正在付出高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因此,取消中考,自然能够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和教育投入,有利于刺激生育。
早在2016年,梁建章就曾提出,避免教育分层的最好方式就是取消中考,同时也可实现教育减负的目的。他认为,取消中考的同时,高考应该降低录取难度,让大学成为普及教育,学生们真正意义上的层次分流要在大学学习中展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在当年两会上建议,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两次统考,让学生坐上“直通车”。
是否该取消中考,在教育界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有教育专家认为,中考导致过早地进行人才选拔,抑制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让更多学生考入“重点高中”,大部分初中学校压缩教学进度,让学生提前备考。
而“反方”观点则认为,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存在,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还是会受到其掣肘与影响。取消中考与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必然关系。
另外,如果取消中考,实行高中就近入学,就意味着有很多农村孩子、居住在偏远城郊的孩子失去了升入重点高中的可能,会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育不公平。
考试制度实行多年,国内教育早就形成了不断内卷的漩涡。取消中考,可能并不会让大家从此变得“ 佛系” 。在已经习惯考试制度的人看来,一旦“放开”了中考,高考前的竞争反而会增加,课业压力会更大,说不定,还会促进内卷。
学制长短
身心成长规律说了算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估算,中国家庭6-14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超21万元,占孩子18岁前总养育成本的44.65%,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成为家庭经济负担最重的一个时期。
梁建章等专家认为,以前中国很多小学都是五年制,而现在的小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了很多,实际上完全可以缩短一年时间。而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2年时间用于复习和应付中考和高考。取消了中考,可以缩短一年时间。这就可以把基础教育阶段提速2年,16岁就能上大学。
早在2016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研讨会”时,与会专家就一致反对“缩短基础教育学制”的建议。教育专家认为,12年基础教育学制是世界通行的学制,也是培养一个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时间。人的成长分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12年基础教育是慢速成长,并非把成才作为唯一目的。缩短学制,让大量心理尚不成熟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科学。
2020年,教育部官网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也明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
一项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教育学制,恐怕很难因为“要生育”而修改吧。
教育是迈向“人口强国”的重要一环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从控制人口走向优化人口是历史的必然。我国需要通过人口优化发展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将一个“人口大国”打造成“人口强国”。
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人口大国”迈向“人口强国”的重要一环。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亦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如何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书记、校长、教师应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按照政策精神对标对表,以此校准学校的行动,遵循教育规律,让教育主体回归,激发学校的内生活力,完成“双减”政策的落地执行。
毫无疑问,教育压力的确是压在生育率上的一座大山,我们需要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未来就学人口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下,以教育效率的提高反哺生育进度。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3329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