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 梅花魂》教案(含深思)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课题 |
梅花魂 |
课型 |
略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乃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觉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性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
|||||
教学 重点 |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感悟、小组竞争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
|||||
教学 难点 |
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性格,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进修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
|||||
第一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葬、腮”等1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腮边、白杭绸、甚至、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分钟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出示课件1】课件出示梅花的图片。 教师引导: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 2.播放完毕后引导谈话: 同学们,欣赏了优美的梅花图片,阅读了图片旁的字幕,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古诗,你了解到什么?(这首诗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3.总结导题:在我国,梅花,因为它所代表的品格,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这节课,我们就和作家陈慧瑛一起,通过一篇课文,了解发生在一位华侨老人身上的与梅花有关的几件事,感受这位华侨老人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梅花魂)学生齐读课题。 4.交流解题:【出示课件3、4】 (1)你能说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吗?(本文中的“魂”是指崇高的精神。“梅花魂”就是梅花崇高的精神。) (2)弄懂了课文题目的意思,再来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了解些什么?(梅花具有什么样的崇高精神?作者围绕梅花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
以梅花图片及其古诗字幕引发交流,创设出优美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激发了学习参与课堂活动兴趣。 了解与梅花有关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标记。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6】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描写了与梅花有关的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7】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因梅花而想到外祖父。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回忆与梅花有关的一些往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照应开头,写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赞扬华侨的爱国精神。 四、细读课文,了解事情。 1. 课文主要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圈画出文中描写与外祖父有关的几件事,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了解和体会。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根据交流结果归纳。 【出示课件8】 ①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②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③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④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⑤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送给“我”。 2.以上五件事中,哪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中的五件事,独立思考,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2)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从“‘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这件事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
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积累的方法进行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
一、辨字组词。 侨( ) 缕( ) 绢( ) 甚( ) 骄( ) 楼( ) 涓( ) 其( ) 梳( ) 衰( ) 稠( ) 眷( ) 流( ) 哀( ) 绸( ) 着( ) 二、选字填空。 竟 竞 境 (1)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2)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 )凉飕飕的。 (5)保护环( ),人人有责。 三、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 1.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 ) 2.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 ) 3.现在,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一把。 ( ) 4.小东正和看门的大爷拉交情。 ( ) 5.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 ) |
||||||
【答案】 一、 侨(华侨) 缕(一缕) 绢(手绢) 甚(甚至) 骄(骄傲) 楼(高楼) 涓(涓涓细流) 其(其中) 梳(梳理) 衰(衰老) 稠(稠密) 眷(眷恋) 流(流水) 哀(悲哀) 绸(丝绸) 着(看着) 二、(1)竟 (2)竞 (3)境 (4)竟 (5)境 三、1.( C ) 2.( D ) 3.( G ) 4.( F ) 5.( A ) |
||||||
第二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2.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分钟 |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说说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其他学生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五件事,初步感受到这位漂泊他乡的华侨老人挚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通过情境感悟、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深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 3.【出示课件10】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学生朗读,交流感悟。)(板书:引起下文。) |
检查交流课文描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这一环节的设计,既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借此提出学习要求,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感悟爱梅,感受品梅。 (一)感悟外祖父珍爱梅花。 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板书:珍爱墨梅图) 2.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出示课件11】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3.指名读这段话。小组交流: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偶尔摆弄古玩老人也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墨梅图家人碰也碰不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①通过老人的语言“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花梨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外祖父对“我”的慈爱,从对比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b.指导学生用严厉的语言读好外祖父的话,从严厉的语言中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②通过老人的行动“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感受到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b.指导朗读,读好“轻轻”“慢慢”,在朗读中表现出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爱惜。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交流过渡: (1)问题交流:“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你能揭开作者心中的疑问吗?(学生各抒己见。) (2)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有关内容,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 (二)感受外祖父品味梅花。 1.引导交流:课文中的哪件事最能解开作者心中的疑问?(板书:赠送梅图) 2.课件出示有关内容。【出示课件12】 “是啊,……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探究交流。 (1)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这段话讲了哪几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2)外祖父说的这段话中的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3)外祖父珍爱梅花是因为梅花色彩鲜艳吗?(不是。)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4)课件突出显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 ①梅花的秉性是什么?(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也是谁的秉性?(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②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③从外祖父对赞美梅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赞梅花,实际上是在赞美什么?(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精神和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 (5)从“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这句话说出了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的目的——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和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4.读了外祖父的这段话,谁能把对课文题目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说给大家听?(《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鼓励学生试着用外祖父的语气读好这段话。 6.谈话过渡,从外祖父分外珍爱墨梅图我们感受到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深厚的爱。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教“我”读唐诗宋词经常流下眼泪;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呜呜地哭了;送“我”上船时眼含泪水。) 三、读“三哭”,悟真情。 (一)一哭:【出示课件13】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吟诗落泪。)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究: (1)从外祖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感受到了什么?(外祖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表达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目的还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2)你能说说对课文中提到的诗词的理解吗?(这些诗词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3)读到一些诗句“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是因为什么?(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所以伤感地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二哭:【出示课件14】 有一天,母亲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鸣呜呜地哭了起来……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不能回国。) 2.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从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体而难过地哭了,感受到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在分角色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三)三哭:【出示课件15】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 ……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1.学生默读上面一段话,指名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递梅花巾。) 2.从“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一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是思乡的深情和不能回国那孤独的痛苦,一下子使外祖父变老了许多。) 3.读“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一句话,思考:外祖父让“我”带回的只是一块手绢吗?(外祖父让“我”带回的不只是一块手绢,外祖父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四、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 【出示课件16】 当年的我,……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板书:照应开头) 3.再读这段话,结合全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4.女生朗读课文的开头,男生接读课文的结尾。 五、学习写法。 1.快速默读全文,感受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①文章抓住外祖父的五件事进行叙述,在叙事中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赞颂梅花品格以及通过梅花寄托的热爱祖国之情。 ②语意含蓄,感情深厚,借物抒情,充分地揭示了课文题目“梅花魂”的含义。 ③文章在写法上首尾呼应,结构非常严谨。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板书:眷恋祖国) 2.指导朗读。 (1)谈话引导:本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首先要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在理解的基础进行有感情朗读,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舒缓,语速不能太快。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 |
通过问题交流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梅花在外祖父心中的地位,使学生初步懂得梅花的含义。了解字词的作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写作手法的积累,并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更加了解了梅花的深层含义,理解“魂”字的含义,懂得“魂”指的就是梅花精神,是外祖父的一颗爱国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导语相照应。 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手法,读写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课文由故乡梅花的开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作业。 (1)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请收集并诵读有关的诗文,并和同学进行分享。 (2)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红梅颂》。 |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描写的人和事,升华了文章表达的情感。 |
板书 内容 |
引起下文 吟诗落泪 珍爱梅图 梅花魂 不能回国 眷恋祖国 首尾呼应 赠送梅图 递梅花巾 照应开头 |
|
教学反思 |
||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借助阅读,感受文本。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读中主动用心的感受课文内容,加深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并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对学生的阅读交流及时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与同学、与教师、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阅读习惯。 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作者由梅花想到外祖父,透过吟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悲哀落泪、赠送梅图、赠送梅花手绢这五件事,感受到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体会到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二、借助课件,补充资料。 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让学生欣赏梅花的图片并朗读感悟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在吟咏古诗词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外祖父的思乡情怀就水到渠成,学生从梅花的秉性来了解中华民族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也顺理成章。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频率过高,教师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过长,教师参与课堂活动所涉及的内容过多。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自由的空间。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主动探究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并自觉得到情感的熏陶。 |
||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课文中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如,对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分外爱惜,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与外祖父有关的具体事例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外祖父挚爱梅花中感受外祖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是准确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孙女的几首诗词,感受其中表达的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表达了诗人王维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作者写眼前景物,观落花轻飘,细雨蒙蒙,触目伤情,用“轻描淡写”的笔法,融情入景,明写景,实写人的愁怨。
三是准确理解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感悟其中表达的情感。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四是理解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厦门人》《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星岛:
星岛,新加坡的别称。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华侨:
华侨是指旅居国外的中国人。“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相关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陈慧瑛回国
祖籍地是厦门同安丙洲的陈慧瑛出身于书香世家,她是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将军的嫡系第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经过努力与奋斗,陈家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
自小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慧瑛,因为聪慧也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终于,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的富商、爱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这一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带着外祖父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陈慧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这一别,她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天7夜的陈慧瑛和母亲回到了厦门。很多年以后,历经艰辛的陈慧瑛才明白,为什么外祖父要让她带着这一幅画回国,傲雪而立的梅花正是老人爱国之心的写照,也是外祖父对她的寄望。陈慧瑛把这些写进了她的文章《我的梅花魂》中,入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此文,写的正是陈慧瑛的家人以及她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826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