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正文 孩子说脏话怎么办?教你这几招准确引导 01 最近,一篇小学五年级先生写的作文引发关注。 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做《脏话风波》,讲述的是小作家班级里发生的一种不文明现象——讲脏话的同砚越来越多了。 班主任也是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煞费苦心想了许多办法,各种跟学生斗智斗勇…… 有着21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说过:学生讲脏话的苗头,一般在三年级就有所显现。 因为在三年级时,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接触面也广了,坏习气也多了起来,说脏话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就是所说的“三年级景象”。 其实,很多妈妈会发现,孩子早在4岁上下时,就已经开始会说脏话了。 当我们不让孩子如愿时,可能就会遭到孩子“脏话”的攻击。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尚的感情。脏话也可以替代,只是让情绪变得低俗而已。 祸从口出,父母所担心的,是娃儿的未来。 02 那么小的年纪,说脏话的习气都是从哪儿来的? 社交平台、网络游戏,这都有大概成为脏话的来源。 一位苦恼的爸爸讲述了他的阅历: 他的儿子现在正好在读小学三年级。 “以前他是不说的,自从三年级开始学会了用平板上钩,他说脏话的次数就多起来了。” 爸爸怀疑,儿子学会说脏话,是因为在网上学了这些不该学的话。 从网络游戏开始流行后,学生说脏话的现象就越来越普遍,而且呈低龄化趋势。手机在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像一些流行的手游,入门门槛低,只要有手机都可以玩。 在游戏的社群里,脏话等不文明用语非常普遍,即使平常文静乖巧的学生,一进入这个环境也会不经意地冒出脏话。 昨晚也有用户留言:我发现了孩子上4年级后,时不时嘴巴会嘣出一句脏话,问了才知道,说是手机上看到网红口头句,一火就不让他看手机了。 03 说脏话也可能是孩子受好奇心驱使。 孩子到了三四年级,好奇心特别重,但又怕自己不合群,与主流脱轨,越是不知道的事、不会说的流行语,越会主动去了解、去学习。 在小孩子眼里,也算是一种社交文化。 所谓好奇害死猫,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好的学了,不好的也学了。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是“脏话”的概念,对他们来说,“牛X”、“靠”等只是一种常用的、帅气的表达语气的词。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语言听多了,便习以为常,同学间相互说了也不会觉得这是在骂人。 04 当发现孩子说脏话时,应该怎么办? 其实,父母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一味打骂,只要方法适当,就能轻松应对。 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能帮助孩子净化这些不良的行为。 父母长辈的反应决定了孩子的习惯。 不随情绪起舞 当孩子刚开始说脏话,大人的反应决定了孩子会不会养成说脏话的习惯。 如果孩子发现脏话总是能引人注意或激怒别人,等于得到变相的「鼓励」,于是愈讲愈多、愈讲愈难听。 听到孩子口出秽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镇定,问孩子:「你怎么了?」这样问是在提醒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让他有机会意识到该不该这样讲。 如果父母生气、责骂,甚至也用粗话、脏话骂孩子,只是流于意气之争,反而会模糊了焦点。 也不要说「你再给我说一次!」以免激化冲突,甚至有些孩子情绪被激起来,演变成殴打父母的另类家暴。 同理脏话背后的情绪 孩子说脏话其实有一部份是在表达生气、不舒服等情绪,父母要去了解孩子在传达什么讯息。 苏伟的儿子正在读高中,偶尔会冒出一两句不雅的话,他听到后会说:「你现在很不舒服?不然怎么会说那么独特的字。」 当孩子的情绪被接受,大人才有机会提醒他:「你不舒服的时候,要不要考虑用别的字表达?如果你讲这些不好听的字,别人听了也不舒服,可能会起冲突。」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家不是讲法、理的地方,而该讲“情”,家人间互相谅解、包容、协助;创造良性互动、温柔而温暖的关系。 教孩子学习表达感受 讲脏话其实反映了沟通能力不足,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感受,所以用简单有力的脏话最快。 因此父母可以进一步跟孩子讨论怎样用平和、具体的方式表达感受。 比如被人误会,可以说:「你误会我了,我觉得很难过。我能不能有机会澄清?」先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态度,才有机会接受自己的陈述。 05 引导孩子思考:你可以选择不说脏话 很多孩子说:“同学都这样讲,为什么我不能讲?” 建议爸妈这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别人这样讲,你就一定要跟他们一样? 学这些话对自己有好处吗? 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这并不是要孩子排斥讲脏话的同学、不跟他们来往,而是学习判断是非,同学的优点当然可以学,但不需连缺点也照单全收。 尊重别人跟我们不同,但也要有自主的选择。 虽然“父母”是一个不需要学习和经验就能直接上岗的“职业”,但是要想当一个好的父母要学的东西不要太多,相信你我都有很深刻的感受。 孩子所接受的一切教育,起点都在于我们。不管是潜移默化的教养问题,还是令人棘手的青春期问题,只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正确的方法,就能让孩子以乐观、健康的心态生活和成长。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7276381.html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