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本解读


◎识字写字: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课文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实践活动 |
《静夜思》 |
1.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读出古诗节奏; 背诵古诗。 |
开展“了解诗人李白”的话动,组织学生和父母一起找一找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拓展阅读李白的诗。 |
《夜色》 |
1. 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头1个偏旁,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 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诗歌的意思。 |
|
《端午粽》 |
1. 认识“端、粽”等13个重写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 生字。 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
1. 学做“粽子代言人”,向大家介绍、推荐粽子。 2.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
《彩虹》 |
1. 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 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
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生活中你有什么奇妙的想法。 |
语文园地 |
◎识字加油站: 1. 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眉毛、鼻子”等8个词语。 2. 激发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只人体其他的部位。自主识字,认识“眉、鼻”等8个生字 。 ◎字词句运用: 1. 读准9个词语。 2. 注意读好轻声。 ◎书写提示: 1. 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 2. 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 1.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 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并背诵积累。 ◎和大人一起读: 1.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 2.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530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