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本解读

备课笔记||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备课笔记||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教材解读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围绕“家人”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静夜思》《夜色》《端五粽》《彩虹》4篇课文组成。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古诗,顺利刻画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
《夜色》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写出“我”本来胆子很小,很怕黑,在爸爸的帮忙下,克服了对黑夜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
 《端午粽》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彩虹》是一篇有情趣的散文,写了“我”看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桥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1.读好长句子。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教学时,要引领学生感知长句子的停顿,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通、读顺、读好,还要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2.语言的积累。这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积累“XX去”的词语,《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
二、单元目标

识字写字:

1.认识54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归类积累“XX去”形式的词语。
3.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的词,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的字,激发学生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好轻声词并积累。
4.学写“主、门、书、我”四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

阅读与鉴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朗读《静夜思》《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2.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妞妞赶牛》,读正确读流利,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 绕口令中的情趣。

表达与交流:

1.尝试说说”XX去”形式的词语。
2.结合课文《夜色》,能用完整的话回答:“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变成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三、单元重点
1.读好长句子。
在《端午粽》的课后题中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前一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作重点指导,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教学《彩虹》一课时,要指导学生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反问句,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和情趣。
2.积累语言。
包括字词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字词的积累有常见字词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积累《XX去“的词语等。《静夜思》《寻隐者不遇》要求能够朗读并背诵积累。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仍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他们更青睐于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识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和发言。本单元的儿歌语言凝练,而且还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五、教法建议
本单元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信息作接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如《夜色》一课,“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可以引导学生猜测:“我”会看到什么,以为是什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 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如,学习了《端午粽》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学习《夜色》后,说说自己曾经怕黑的经历以及后来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
六、分课解析

课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实践活动

《静夜思》

1.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读出古诗节奏;

背诵古诗。

开展“了解诗人李白”的话动,组织学生和父母一起找一找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拓展阅读李白的诗。

《夜色》

1. 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头1个偏旁,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 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 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诗歌的意思。

《端午粽》

1. 认识“端、粽”等13个重写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 生字。

2.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1. 学做“粽子代言人”,向大家介绍、推荐粽子。

2. 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彩虹》

1. 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1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 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生活中你有什么奇妙的想法。

语文园地

◎识字加油站:

1. 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眉毛、鼻子”等8个词语。

2. 激发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只人体其他的部位。自主识字,认识“眉、鼻”等8个生字 。

◎字词句运用:

1. 读准9个词语。

2. 注意读好轻声。

◎书写提示:

1. 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

2. 养成“一看二写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

1. 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

2. 想象画面,体会古诗表现的美好意境,并背诵积累。

◎和大人一起读:

1.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

2.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530319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