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搞清楚中考自招,小升初还谈什么择校?

五校高考的成绩非常好的一个结果会导致什么?
就是家长们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四校和其相关的附属学校!
例如:
上中系的有张江、华育和上宝、上中东校;还有最近新出的尚汇实验(九年一贯制,以后会就这个学校的横空出世给出相关的市场格局推演、敬请期待)
复旦系有复旦兰生,复旦二附中,复旦五浦汇;
交附系在浦东地区的交大附中;
华二的儿子特别多,在主要鸡血区域基本都生了蛋:华二附中、华二嘉定、华二浦东实验学校、华二紫竹、华二前滩,华二宝山。
七宝系的文莱、七宝鑫都。
家长们以前努力给孩子报奥数班,考各种英语证书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通过这些敲门砖可以进以上这些学校的儿子门。然后在这些学校进行集中的修仙训练,从而通过自招、或者中考裸考高分的方式进5校。
而自招培训是这些学校所特有的体系,在其他普通公办学校是没有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们对这些牛校的子弟学校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以往你要进四校,四校的主要招生途径是自招,几乎占到生源的50%以上。而你在普通对口初中,没有自招体系的培训,那么,为了进四校,努力进子弟学校就是最基本的门槛。
但是现在这个新中考政策出台后,自招比例大幅缩减。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去诟病一哥一姐的原因,因为它的自招的名额缩水了,而现在的7、8年级还是选拔生源的,当时几乎招揽了全上海市的顶级牛蛙。
这群牛蛙以前只要校排前1/2就能通过自招进入心仪的高中,现在自招名额缩水2/3,每个学校能享受到的自招机会可能只有头部的40名学生。
而根据新政,6/7年级的民办学生名额分配到校不能享受,只剩名额分配到区和不能失误的中考裸考之路放在面前。
政策被迫内卷已成现实。
他是把大部分原先自招的名额数量转移放到了名额分配上!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528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