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式育儿法是“对”仍旧“错”?

反向式育儿法是“对”还是“错”?

♬我们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名词,叫做“逆向育儿”。







特指孩子不听话或坏习惯的行为,走放手之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撞南墙,体验痛苦的经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纠正他的行为。









有网友戏称这是“以魔术打魔术”。



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家长让8岁男孩玩游戏16小时的例子》:









案例一:



8岁男孩要求请假从学校到玩游戏。说什么也没用,用计就计,让这小子吃饱。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也制定了严密的游戏计划和KPI。他们每天要打16个小时,还要复习和总结比赛报告。孩子得知这个方案后,立马同意了,但实施三天后,就崩溃了4次。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一种幸福和温暖的感觉,因为他们觉得这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对待熊孩子的方式!


案例2:


只有0℃,3岁的女儿坚持要穿一件薄薄的公主裙出门。即使妈妈说服了“裙子太薄了”,说服了邻居“这么冷的天一定要穿羽绒服”,3岁的女儿依然不肯换,还振振有词:“动画里的公主们”都在寒冷的地方。”.


妈妈干脆不拦着了,让女儿体验一下。同时,也跟在她身后问道:“冷吗?”


让孩子在好奇的过程中有一个试错的过程。


比如天气冷,孩子坚持穿裙子出门,家长认为孩子会着凉,不得不让她穿衣服,但孩子不一定会觉得冷。如果真的很冷,孩子就回去穿上自己的衣服。


让她自己尝试比强迫她做更好,效果会更好。

反向式育儿法是“对”还是“错”?

你觉得这种逆向育儿是“对”还是“错”?

这里其实用到了心理学上常用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厌恶疗法”。当你的爱好变成了你的工作,跨过了你的门槛,你自然就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做这些事背后的意义呢?

孩子玩游戏上瘾是因为好玩吗?不能排除游戏会让人上瘾,但玩游戏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孩子的社交需求呢?


因为邻里的小朋友都会聊到某个游戏,而小朋友想要融入他的圈子,就必须去体验这个游戏,所以才有了共同的话题。


而我们用一种简单粗暴又有趣的方式,扼杀了孩子们的社交需求。到了青春期,他会更加叛逆,更加怀疑父母。



那我们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1.不要强制执行禁令,也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2.按年龄段制定规则;尽量不要在2岁之前制定规则和要求。2岁以后,你和孩子就可以制定规则和要点,并在纸上执行。有赏有罚,态度要始终如一。


3.如果小朋友在规定的时间内玩游戏,我们就可以加入,成为小朋友的伙伴。


4、0-6岁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改用其他游戏;尽量多提供具有丰富现实游戏活动、户外运动等场景的游戏,有技巧的家长还可以组织同学、朋友聚会等社交活动。

第二个案例叫我们“体验式教育”。

相对于纵容教育,体验式教育让我们适度放手,给孩子引导力,给孩子创造尝试和犯错的机会,不断改正和适应自己适应“堵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

不过,在体验之前,我们的父母首先要充分评估问题和后果。孩子和父母都可以承受后果吗?


比如孩子想穿条薄裙子出门,孩子只要出于好奇想去探索就可以了。结果可能是感冒或服药。我们能承受这些后果吗?我们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方法。



其实,“逆向育儿”只是网友根据自己的情绪杜撰出来的概念,有时候也只是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无奈。


每个方法都有它的原理和“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两种情况都有些极端。如果适得其反,反而会激起孩子的抗拒心理或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要多了解孩子背后的需要和需要,讲究方法。三分真情,七分同理心;


三分监督,七分陪伴;


三分自爱,七分奉献;


更重要的是培养优质的亲子关系。毕竟,只有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好,才能使教学方法更加有效。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526566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