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长进?这个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这个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心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内向的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千万别让我们的偏见,阻碍孩子自由地生长。

——鹿妈

◆ ◆ ◆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 音频: 进度条 00:00 13:53 撤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女儿派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作者 | 盒妈
来源 | 小盒家长(ID:xiaohejiazhang01)

“这孩子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性格太内向了。”


“孩子性格不能太内向,长大以后要吃亏的!”

不知从何时起,内向被认为是性格的缺点与自卑的代名词。

它可能意味着孩子的不合群,难以融入集体,得不到关注甚至是不受欢迎;

它也可能意味着孩子的沉默寡言,怯懦不善表达,羞涩与拘束,在重要时刻错失表现自我的机会。

相比于活泼开朗、善于社交与自我展现的外向性格,内向性格在许多人的认知里是不好的,是不对的。

也因此,很多家长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内向”的特点;

更不希望孩子在未来受到这一性格特征的负面影响,容易胆怯退缩,陷入社交的烦恼。

但内向,真的是一种性格缺陷吗?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这个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这个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内向与外向,都只是性格的一种

当我们去形容一个孩子的性格时,可能最先想到的关键词就是“外向”“内向”
而这两个词也成为了描述性格的第一特质:
外向是活泼开朗的、善于社交的、受人喜欢的、能够抓住机会展现自我的、有出息的……


内向是羞涩拘谨的、不爱说话的、不合群的、交不到朋友的、容易被排斥的、没出息的……
但内向的孩子,就真的不好吗?

1921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心理类型》中提出了“内向”和“外向”的概念。
两种性格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
性格外向的孩子,善于从各种社交活动与和朋友的相处中获取能量。
他们热爱社交,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活跃、开朗与自信。
性格内向的孩子,习惯于从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内心获取能量。
他们更喜欢把关注点放在思考、感受与体验上,性情更内敛稳定。

行为上的差别,并不意味着内向与孤僻、自闭、不思进取是划等号的。
内向的孩子只是选择了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善于思考的他们,内心世界往往比同龄人更加精彩。
当然,还有一种孩子的性格,处于二者之间,既可以享受安静的独处时光,也能融入集体的热闹当中,我们称之为“中向性格者”。
但无论是内向、外向还是中向,都只是一种性格,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礼物”。
内向不是一种缺陷,内向的孩子更不是异类。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这个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内向的孩子,一定要迎合别人吗?

长久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
内向性格是缺点,注定在社会中不受欢迎,孩子必须要学着改变自己。
因为优秀的孩子就应该善于表现自我,在集体中发挥优势,且人缘好。
在这样的观点之下,天生内向的孩子想要快乐地成长就变得很难。
出于担心,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可以做出改变,但有时,强行的改变却会让孩子错失更适合自身的成长道路。
著名作家苏珊·凯恩在一次TED演讲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性格转变:
9岁那年,苏珊·凯恩在参加一次夏令营活动时发现,内向的性格让她在热闹喧嚣的派对活动中倍感煎熬,无法融入。
当她回到宿舍看书,投入到自己的爱好当中,同宿舍的小伙伴不理解苏珊·凯恩为何如此安静,领队也提醒她“应该努力,变得外向一些”。

那一次的夏令营活动让苏珊·凯恩觉得自己好像是不合群的。
她强迫自己变成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即便直觉告诉她:这样做是错误的。

后来,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外向者,她放弃了作家梦想,成为一名律师,参加各种聚会活动,逼迫自己主动社交……
却因此失去了内向性格带给她的优势。
兜兜转转几年后,苏珊·凯恩还是成为了一名作家、一名演讲者,并深刻地认识到:
屈从于偏见而迫使自己从内向变成外向的这些年,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损失。
内向作为一种性格,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也无法带着一个人走向失败。
如果一个内向的孩子因为外界的目光,刻意地让自己变得外向,想办法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那么,他将无法感受到幸福。
因为他不爱自己,也丢失了自己。

命运为内向的孩子开了另一扇窗
在这个世界上,有近1/3的人都是内向性格者。
换句话讲,每3个人里就会有1个人的性格是内向的。
所以即使我们自己是外向的,我们的亲人、丈夫、妻子以及孩子,也有可能是内向的。

尽管内向的孩子不如外向的孩子受欢迎、受喜欢,总是生活在偏见当中,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
甚至是因此而自我否定,但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外向的优势,而忽略了内向性格的力量。
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西尔维亚·洛肯在《内向高敏者》一书中,分析了内向者拥有的典型优势:
谨慎、专注、自我探索、善于倾听、安静独立、善于分析、擅长写作、持之以恒、有同理心……
我们熟知的许多诗人、作家、画家、科学家、音乐创作人等,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坦言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他每天都会有1-2个小时的独处时间,跑步、写文章、读书……


独处带给他安静而深沉的力量,也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个喜欢独处与思考的人,他曾说过:“年轻时,我过着痛苦的独处生活。但成熟后,我发现独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比尔·盖茨在童年时期是并不善言谈,也不爱与人接触的人,他经常独处,一个人钻研技术……
因为安静,内向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因为独处,内向的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因为有更强的专注力,内向的人能够潜心研究科学、技术。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中的内向性格占比高达70%。
内向性格的人,正在用一种相对温和的力量,撼动着这个世界。

正如苏珊·凯恩在书中所写得那样:
如果你是一名内向者,那就珍惜你的天赋。
你有很好的毅力,有解决复杂问题的顽强,还有敏锐的目光,可以躲避会羁绊他人的陷阱。

让内向的孩子走到合适的位置
当你有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请千万不要为他感到着急担心,更不必强行改变孩子的性格。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接纳孩子,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并教孩子如何学会爱自己,鼓励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1. 与其强行改变,不如给予认可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形容孩子的性格时,可以用“慢热”代替“不会说话”,“喜欢独处”代替“孤僻自闭”,避免让孩子产生自我认知错误,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
当内向的孩子在社交中感觉到为难或不适时,不要强迫,也不要急于让孩子迈出第一步。

过度的催促会带给孩子压力,我们可以先给孩子足够的适应期,让孩子去观察、去感受、去习惯;
然后再试着引导孩子去找到合拍的朋友,交流心得、分享生活。
当我们认可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与意愿,减少对孩子的否定,孩子才会认可自己,并看到自己的价值。
2. 在合适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
不要因为内向而给孩子设限,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汲取内向性格的力量,摆脱外界的偏见,撕掉不好的标签,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光、发亮。
内向的孩子虽然不喜欢社交,不爱时刻表达,但他们并不是孤僻、自闭。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享受独处的时光,那可以为他营造独处的环境,让他享受其中。
与此同时,父母可以尝试挖掘孩子的天赋与能力,引导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比如阅读、绘画、运动、写作……让孩子在其中洞悉美好。
当孩子借助内向的力量,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未尝不是一把社交的钥匙,一种实现自信的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养育孩子,我们千万别着急。
有的孩子像太阳一样,热烈明亮,引人注目,用外向的力量感染着别人;
有的孩子像月亮一样,温柔皎洁,安静美好,借助内向的力量不断成长。
尽管太阳出现的时候,月亮好像变得不那么醒目,但太阳与月亮有各自的优点,会在各自的时间里闪耀着光芒,谁也替代不了谁。
任何时候,性格内向都不是一种缺陷。
我们应该允许,内向的孩子拥有一个“安静”的童年——
有勇气与底气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必为了迎合别人的想法而改变,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在父母的爱里,过适合自己的生活。

“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这个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女儿派

01月05日 10:00 直播

孩子专注力不够?抓住黄金纠正期,帮孩子打造超强专注力

视频号




*来源:小盒家长(ID:xiaohejiazhang01)。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524981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