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十万个为什么? | 一禾履历

幼小衔接的十万个为什么? | 一禾经验





一禾经验 | 一禾课程 | 一禾感悟




幼小衔接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了大班的最后一学期,拿出来提得最多的就是“幼小衔接”的这件事了。大班的孩子们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要迈步走进小学,开始他们的新篇章,为了避免孩子们出现种种的不适应,在入学之前,做好幼小衔接是十分必要的。







3月20日周六,邀请到曾建胜校长(原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为蓝湾一禾大班家长开展题为《陪孩子上小学》的幼小衔接讲座。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幼小衔接”是什么?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孩子人生早期一个重要的转折,“幼小衔接”旨在帮助幼儿从幼儿园三年游戏式的生活方式平稳过渡到小学以课堂学科学习为主的生活方式。这个阶段,娃儿要从生活作息、学习习惯、集体纪律、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适应小学生活的新要求,做好幼小衔接,将对孩子长远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Why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ng and primary schools?

为什么“幼小衔接”?


近十年,社会上对于幼小衔接的做法和建议层出不穷、众说纷纭,不少家长越听越感到困惑与焦虑。一些商业机构甚至以“饥饿营销”手段倒逼家长抢购幼小衔接产品和效劳,夸大学前辅导班的功能与价值,令许多家长误以为幼小衔接要做的就是提前让孩子比同龄人更早学习一年级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事实上,“幼小衔接”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段,更不是一个短期学习的行为。家长们要实验将手中的“放大镜”放下,换成“望远镜”,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幼小衔接”。


当我们把应试焦虑暂时放在一边,看看眼前这个有着无限精彩可能的小生命,将“幼小衔接”理解成“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家校帮扶计划”,是否更令家长以为温暖而坚定?既然是家校帮扶,那么“幼小衔接”的主角便不应只有孩子本身,而是孩子+家庭(家长)+学校(幼儿园与小学教师)。







How to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幼小衔接”怎么做?


每个孩子的幼小衔接阶段都基于独立的个体而或长或短。根据低年段一线教学与班级管理经验,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较好、与家人关系融洽和谐的孩子,往往较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要求与节奏,个别入学后的两个月经老师有目标有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已能全面熟习校园规范、礼仪礼貌、课堂要求、作息规律。相反,一部分孩子可能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来消化、理解与融合。


为此,家长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在上学前通过游戏、讲故事、聊天、画画等差别形式,带着孩子猜一猜、说一说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


例如,在幼儿园,孩子每天会有早餐、早点、午餐、午点。而到了公办小学,学校是不会提供餐饮服务的(局部提供午休托管的学校,会请合资格的供应商提供午餐)。所以,孩子的饮食就有必要提前调整适应了。


小学与幼儿园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无法一一列举,家长们可以根据小学与幼儿园一日作息的不同点,选取孩子最需要提前顺应的部分,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往小学生活过渡。这样,到了真正上学时,孩子便能自然而然地适应过来。







Three keypoint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幼小衔接”的三个重心


一、幼小衔接,从疏通开始

精细动作不仅代表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视觉运动协调能力,而且更主要的是反映了人的一种精细的感觉和对外部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6岁孩子在精细动作上该当达到的指标:

  • 熟练使用筷子。

  • 会使用剪刀。

  • 自己能系鞋带、扣纽扣。

  • 能专注地、动作协调地将烛炬一根一根地插在蛋糕上。

  • 能按正确的方法叠被子、折衣服。

  • 能够将护肤霜均匀涂抹在脸上和手上。

  • 比较熟练地折纸。

  • 准确涂鸦、描红。


在运动当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的专注力。


二、幼小衔接,从生活开始

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很难独立照顾好自己和物品,自我效能感比较差,自然很难处理好更有难度的学业和自我管理了。

比如:孩子不知道渴了,不会自己喝水,常常上学带去一瓶水,放学带回一瓶水。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冷了不知道穿衣服等等。常常开学了没几天就生病,课业落后了一大堆。


生活自理能力应该重视的三个方面:

  • 学会照顾自己。

  • 学会收纳整理。

  • 调整作息,合理安排时间:

    1.熟悉时钟,形成最初的时间观念。

    2.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3.联系制定时间计划。



三、幼小衔接,从空间开始

    空间是容器,人是被容之物,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而幼儿的学习空间能够给孩子一个情境的体验,将学习空间与游戏空间区分开来,使学习成为更加专注、自主的活动。








Before going to primary school, what skills should children exercise?

在上小学前,孩子要锻炼哪些本领?


学前,孩子们首先要学会的会写自己的名字、知道父母的名字、背诵父母的手机号码能有助于孩子在陌生的新校园里让老师尽快熟悉孩子,并在必要时及时联系到父母。





要的自理能力是上学后特别重要的。步入小学后,收拾书包、整理抽屉、座位保洁乃至课间的洗手、喝水、如厕、穿衣、绑鞋带、梳头(尤其是女孩子的长头发)等,都需要孩子自理。





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每天坚持,反复巩固,家长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些阶段目标,让孩子在不断成功“过关”的体验中获得成就感。





How to reduce anxiety from parent?

如何缓解父母的幼小衔接焦虑?


一、用笔记下来

对于幼小衔接、对于孩子,将想做的事和担心的事用笔记下来,再进行分类。


二、树立科学的育儿自信

当大人认识儿童,理解儿童,读懂儿童的时候,就会对各种育儿理论行程自己的甄别和判断,不会在各种声音中丢失自己,树立育儿的自信。


三、着手于现在,从最简单的事做起

将写下来的目标,做个详细的每日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来实施。

如果你觉得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得不好,你就和孩子一同制定练习的计划,常常剪一剪、画一画、缝一缝、补一补,这些有趣的事情一样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而不是一味的在哪里写字。如果孩子对数学不敏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换鞋的时候,请孩子把鞋柜里的鞋一一对应,在排队的时候找到第几第几的序号,在买东西的时候,找到合适的量词单位。


推荐阅读:

儿童技能教养法

把问题转变为技能 技

探索拥有该技能的好处

给技能取个名字,选择一个魔法宝贝招募支持者,建立信心

策划庆祝的方式,并广而告之

练习技能,提醒技能

庆祝成功



四、找一个学习的榜样

思考清楚你的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找一个与你孩子类似的家庭,形成一个小的社群,让孩子一起成长,向其他家长持续地学习。



解决作业问题的小建议:

  • 整理好家庭空间分区:阅读区、学习区、玩耍区、交流区分开,给作业一个相对简单整洁有序的空间。

  • 提前看作业,估算孩子的能力,并适当帮扶。

  • 从第一天起,就学习独立阅读作业,做完一项,检查一项。

  • 从第一天开始,就主动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作业是自己的事情。

  • 定时休息,保证最佳专注力。








小衔接,不是一个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的长期过程。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




END




蓝湾一禾将会不定期的发布一禾经验、 一禾课程、一禾感悟,分享一禾人的成长故事。


希望提升老师们教研反思的能力,以辩证的角度看待生活、深挖教育。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428577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