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无忧下的孩子,怎样教育?

衣食无忧下的孩子,怎么教育?
从男人视角看题目 在爱中成长

衣食无忧下的孩子,怎么教育?自述 | 夜莺 清算 | 黄木雁评论 | 卯叔



1


她的声音很好听,所以我仍旧叫她为夜莺吧。
夜莺是 1991 年出生的,从小就是个学霸, 年大学毕业后,直接考进了一个新一线城市的重点名校当老师。怙恃都是这个城市的人,家境很好。嫁的老公也是高学历,家里拆迁得了很多钱。可以说她从出生到现在都衣食无忧。参加工作以后,也始终得到领导的器重。
2018 年,孩子出生,她重返工作岗位,之后她对学校开始有顺从心理,觉得形式主义(做科研都是虚的),官僚势利(干得再好不如逢迎得好),人情味淡漠(只给一个月哺乳假,即是每天一小时的这个假),等等。身体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先是鼻炎,一直打喷嚏,后是咽炎,紧张到话都说不出来,然后是失眠,整夜睡不着。
在 年 3 月她提交了辞呈,校长希望她教完这个学期,她答应了,但是每天度日如年,喷嚏打个没完。在 4 月尾,因身体原因再也无法从事教学,请求校长为班里的孩子安排好代课老师后,她就没去上课了。
5 月,她找了新的工作,在一个互联网公司,月薪不高,加上奖金也只有接近一万。加上父母亲和学校校长的劝阻,她最后还是放弃了,还是乖乖回学校上班。只是身体一直不行,天天失眠,睡不着,去医院诊断出焦虑,开始吃药。现在做什么都没意思,就是行尸走肉地活着。

很简单的人生,没有狗血,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小说,就是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一个人。





2
当时接到她的电话,她觉得自己的故事很特别,我说没有,这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市经历的,特别是三十几岁的时候,都会碰到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曾经历过。
大概是在我三十三岁的时候,那时因为炒房赚了一些钱,然后事业上因为努力也走到了一定高度。之前天天忙忙碌碌倒也没什么感觉,直到有一天,我和朋友出去吃饭,喝了一点酒,半夜醒来,忽然怎么样也睡不着。那一刻,骤然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物质上好像也没什么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忽然产生一种深深的空虚感。然后连续一个月睡不着,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跟谁说。
有些人可能觉得很矫情,衣食无忧,怎样也会烦恼?也会空虚?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我是突然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了。
活着是为了什么?
对于我们这样对物质要求不高的人,有几套房,有一些现金,已经足够了。而这个小姑娘碰着的问题,其实也是现在我们在教育孩子中碰到的问题。
我们的上一代人,出生在困难时期,物质极度匮乏,对物质的追求,似乎孜孜不倦。而我们出生在 80 、 90 年代,还经历过一些想要买东西而没钱的情况,对物质可能有些追求。在我们之后的 、 年后出生的孩子,很多一出生,父母就已经准备了两套房子,最少也有一套。
我因为有去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有时会帮一些高中的孩子做心理咨询,发觉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非常多。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是她们不懂得:精神空虚的痛苦比肉体的痛苦难受几百倍。
有一个孩子,叫他小 A 吧,原来小学、初中读书很好,高中突然不读了,然后自伤自残。家长就觉得很想不通,好好的孩子怎么变这样?经过和他聊天,我发觉是因为他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青春期的时候,最早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活着的意义在哪?这个问题其实一生都伴随着我们,只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渐渐将之遗忘在身体的深处。
当我和小 A 成为朋友,他问我:“我为什么要读书?”
我说:“从世俗的意义来说,为了赚钱,为了有房子有车子有地位;从个人来说,我觉得是为了你喜欢的东西而努力。”
小 A 说:“房子车子我家都有了,现在父母天天逼我读书,然后我再像他们那样逼我的孩子吗?每一代都这样,那活着有什么意思?喜欢,我父母从来没问过我喜欢什么?不过,即使问了,他们还是不会管我喜欢什么,只会让我读书。他们天天都说,为了我好,我也知道,所以很努力去读,可是总是看不进去书,成绩总是上不去,我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所以我就自残了。”
所有身体的疾病都是因为心理打了败仗,我很认可这句话,特别对于这些生机勃勃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漫画家蔡志忠说:“人只有为了自己喜欢的兴趣努力的时候才会觉得快乐!才会觉得有意义!”是的,我自己的个人感觉也是这样,那段空虚的时间之后,我就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然后我想清楚了,我曾经喜欢写作,少年的时候曾经在全国获过奖,然后长大、毕业、工作、结婚,在世俗的忙忙碌碌中,我忘记我曾经热爱的东西。
我重新拿起笔来,有机会就写。坐车的时候写,等孩子下课的时候写,有时间就写。每次一进入写作的状态,我周边的世界就全部消失了,我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喝水,任何人和我说话,我都是一片茫然,那时时间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
至于本职工作,我还一直在干,虽然已经到了天花板,但我还是很努力,我开始创新,把一些新的思维带入到工作中,发表了一些行业文章,慢慢地在业内也有了一些名气。虽然因为体制内的天花板问题,无法升职,但是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凝聚了一些人。

而写作方面,也因为一直的努力,慢慢得到了一些公众号和读者的认同。我的空虚感慢慢消失了,重新找到了努力的目标,每天都充实地为之而努力。





3
回到本文开头夜莺故事,她其实正在经历着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的阶段,自我意识的觉醒:我是谁?我要成为怎么样的人?只是她自己不知道。她知道自己孤独、空虚、不被理解,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发生一件事:出轨。
人类的孤独与生俱来,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一个人一直都很懂你,他只能阶段性地懂你。有时候是别人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有时候是别人还没到这个阶段。而此时夜莺要是遇到一个刚好走到这个阶段的人,发生婚外情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
当然夜莺还有一条路:寻找超我。
她说她其实很喜欢教书,做科研,那我就跟她说:你就以这份工作谋生,赚一份工资,不求其他进步。但是你可以自己认认真真地做教学科研,这个是你喜欢,而且你要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世界还是美好的。只要你做出好的科研,教出好的学生,你最后收获的肯定是更广大的世界。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发觉外面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不会再放在心上。
我一个好友,就是中学语文老师,他教学很好,但是不懂人情世故,在学校经常被打压。他不管,就是专心教学,同时坚持自己的爱好:朗诵,几年后在全国多次获奖。现在他把工作辞了,专心做艺考生的语言培训工作,在全省开了十几家的连锁店。
一件你喜欢做的事,只要你努力去做,结果都不会太差。
那个高中生男孩小 A 很幸运,他的父母亲都是高知,跟我沟通几次以后,就明白了。后来就让孩子去学画画了,从原来孩子一定要上清华北大的执念,到现在孩子开心就好,这中间孩子经历了太多的心灵创伤。现在小 A 不自残,也愿意回学校读书了,去年通过艺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我会继续跟踪小 A ,看小 A 后面的人生路会是怎样。
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逐渐脱离贫困,今后对精神上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对于青少年,我个人觉得读书当然很重要,但是让他们认识到为什么而读书,读书的意义,活着的意义,可能是我们作为家长要关注的。

衣食无忧下的孩子,怎么教育?

卯叔评论: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昨天的故事是讲这个道理,今天的故事,还是讲这个道理。

从历史来看,每一个朝代,都有其兴衰的过程。在一个朝代走向衰亡的时候,你去歌颂它,你会成为笑话;在走向强盛的时候,你去批判它,同样会成为笑话。所以鲁迅是伟大的,而学习鲁迅的方方,就是刻舟求剑,成了笑话。

个人的发展与选择,一定要与时代的要求、个人的条件相适应。

过去我们温饱没解决,大家努力赚钱,努力解决温饱,解决衣食住行,这么度过一生,也觉得很充实,很幸福。

这些都解决了,父辈希望儿女就躺在这些功劳簿上,平稳度过一生,觉得这是为孩子好。

但人都是有头脑、有智力,有意志、有情感的,每个人都是拥有一定能量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的能量,怎么让它释放出来,是他生命的根本问题。

若你不让他释放,就好比不让成年人有性生活;你让他做无意义的释放,就好比总让成年人用器具解决性问题,这两种,都会让他崩溃的。

正确的教育,就是让“小宇宙”将来能有价值、有意义地把他的能量愉快地释放出来。

过去你解决温饱问题很艰苦,但也很爽,因为你的小宇宙释放能量畅通,解决基本问题意义重大。

现在你还让孩子去解决温饱问题,就是毫无挑战、毫无压力的了,比如你有一千万给他,存银行的利息就几十万,稍稍理财就过百万,比他上班的年薪还高几倍,那么他通过上班来养家糊口就是无意义的。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小宇宙”的能量就释放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找不到人生意义”。

那么这个时候,什么样的目标才能让儿辈的“小宇宙”释放得爽快、人生有意义呢?

他们的人生目标应当是为人,而不再是为己。

远的佛陀,近的大大,不都是这样吗?

反例也有很多。《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也同样的厌倦读书考功名,因为那种努力还不是为了锦玉食?而现在已经享有玉食了呀,不需努力也同样可以享受一生,所以读书考功名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不如在大观园里怜香惜玉,最后出家了一生。

英国老王子查尔斯,他同样也厌倦木偶般的皇室生活,所以他一生宁愿去研究一个庄园——怎样的一个庄园,才是艺术而实用的,适应人类未来需要的。

我们虽然和那些极富贵家族不可同日而语,但孩子面对的人生选择,是同一个道理:

他们不可能与我们相同。

你强求他们与自己一样,那就是让他们刻舟求剑了。

但是又万变不离其宗——“为己”的问题解决之后,一定是“为人”。只有能为别人提供服务,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服务的人越多,价值感越大;钻研的领域越困难,越能出新意,“小宇宙”释放能量越起劲,人生越鲜活。

对于孩子来说,与其名校,不如名专业(当然越是名校,名专业越多);与其为虚名,不如遵从内心,根据兴趣、特长去学习研究,因为不论哪个专业,能做到出类拔萃,都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择业上也是如此。既然可以不受眼前的物质生活所困扰,那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长线”的工作项目,只要耐得住寂寞,努力钻研,等到“一鸣惊人”,那带来的精神享受,可以治愈一切。

其实只要确立了有意义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了精力,释放了能量,一切心理病症,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人最怕的是既没有“为己”的目标,也没有“为人”的愿望,又不浑浑噩噩,头脑还很清醒,很敏锐,这就好比一个性欲很强的人,禁止他有性生活,这肯定会把他逼疯的。

所以教育下一代,对待他们的选择,与其“抓紧”,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只需告诉他们,只要能为人民服务的,或者觉得将来是可以为人民服务的,自己又是有兴趣、有热情、可以挑战的,那么完全可以去从事。

就像昨天的文章我评论里讲的小张教练,其实她老公很有钱,家里住着大别墅,开着大奔驰,完全不需要她挣钱,所以她就不急不躁,从人体结构平衡出发,把瑜伽、健身、医学、饮食结合起来研究,为现代人追求健康与美服务。经过十几年的钻研,从身边人下手,事实证明可以很有效地解决他们的问题,现在到了可以推广给更多人的阶段。

她老公原来很看不上她,对她很傲慢,认为“我赚钱我就是老大,你要完全服从我”,到现在觉得老婆才是真的伟大。

其实我对我们的下一代和我们的国家,是很有信心的。当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再需要为温饱而奋斗,可以依个人兴趣去从事某项工作,只需为人生意义买单时,我们国家就更加繁荣昌盛了。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223361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