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先生

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学生

    

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学生

上学期担任九年级英语教学,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是有几个同学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同学偷偷的看小说,或搞小动作、手机拿上小东西玩。 这些同学出现这种行为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英语课文不会读,老师讲的听不懂,既然他们听不懂,那课堂对他们来说就没有意义。但他们还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坐在教室,装模作样,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慢慢的他们就会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五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找到答案。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出“为什么在小学一年级就有成绩不好,落后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还会有不可救药的落后生,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重要领域,即脑力劳动领域,对幼小的学生没有个别对待”。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想成为好学生的欲望,只是由于孩子们在记忆、理解、想象、归纳、总结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老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每一个孩子学习状况的了解、关注,从而导致有一部分学生慢慢的就跟不上进度,感觉新知越来越难,越来越听不懂。有时候,老师为了赶进度而调整上课时间及方式,举座灌式的课堂模式普遍存在,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敢于花时间,有的老师不敢给学生时间探究,讨论,因为,给学生探究的时间稍微一长,一节课的任务就不能完成,进度就赶不上。其实并不然,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的学习状况了如指掌的时候,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正确看待考试成绩,由于每个同学的基础参差不齐,老师应给理性的看待考试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同学都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这个概念本身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很大的成功。”每一次考试结束后,老师应该认真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成绩,千万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用考试成绩给学生贴标签。永远都不要忽视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尊严的活着,这个尊严从哪里来,就要从他们的考试过程中来,“学生不能用抄袭的办法获取好成绩,这就是建立自己的尊严”;从他们的课堂表现中来,积极投入学习,认真讨论,踊跃发言;就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热爱生活等。

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学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12669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