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 “幼小跟尾”怎么做?一文读懂!

近日,乳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幼小衔接”新闻发布会,市教学研究中心分管负责人先容了2021年我市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科学衔接的相关事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重点任务
主要举措
12月,威海市《基于幼儿发展的入学准备策略研究》被列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度立项课题。为扩大研究范围,推动双向衔接,在全威海市范围内遴选了三个市区作为幼小衔接实验区,乳山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实验区。今年4月,威海市召开全市幼小衔接实验工作启动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实施幼小衔接行动计划,并建立了行政推动、教科研引领、家园校一体化实施机制。
我市从开始探索幼小衔接工作,并逐渐将其纳入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段一体”学段衔接研究的大盘子当中,通过举办“有益讲堂”,多次邀请专家来乳山为我们教师进行通识培训。为了真正让幼小衔接研究见真功、出实效,我们采取顶层设计的方式,探索建立了“1+1+n”幼小衔接联盟共同体。成立了以教研焦点主任为组长,小学和学前的学科教研员、学校业务领导(园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活动推进小组,确立了所有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参与的“1+1+n”幼小衔接联盟共同体。即:依托“1”(一所中心校)和“1”(一所中心园),联合n个联盟校(园),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和措施,定期开展研讨推进工作。
中心校有5个: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黄山路小学、光明街小学、白沙滩镇中心学校小学部。对应的中心园也有5个:机关幼儿园、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松山路幼儿园、光明街幼儿园、白沙滩镇中心学校中心园。除中心校、中心园以外的所有小学、公办园和民办园,均按照“区域就近”原则加入联盟。这样一来,就辐射引领形成了小学与学前、园校与家庭、公办园与民办园协同育人的5大教研联盟新机制。
在学校和幼儿园均设立4个市级研究推进小组。入学适应方面:学校设环境氛围组、课程教学组、身心发展组、家校共建组,由相应的学科教研员牵头进行专题研讨。入学准备方面:幼儿园设身心准备组、生活准备组、社会准备组、学习准备组,由学前教研员调控、各联盟共同体的中心园牵头进行专题研究。
今年开学前,我们将相继推出一大批关于幼小衔接的成果来保障新生顺利入学。在幼儿园层面,我们围绕着幼儿升入小学首先要面临的生活自理、生活习惯、交流合作等问题,整理出76个问题式案例,汇编成阶段性成果,这些将在幼儿入学准备工作中逐一落实。在小学层面,围绕着环境氛围、心理适应、家校共建,也建立了切实可行的保障学生入学适应的方法和措施。在课程建设方面,设置了“零起点”教学计划,我们针对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每一章教材中存在的陡坡、难点问题,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应的游戏等教学活动,减缓坡度,让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节奏和模式。
新的学年,我们制定了符合一年级学生实际的“零起点”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点、统一进度开始进修。我们也将通过系列的督导和督查,坚决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切实保障小学的“零起点教学”。
提问&解答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0247566.html